除夕守歲手抄報(精選8張)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手抄報了吧,手抄報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于縮小的黑板報。究竟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除夕守歲手抄報(精選8張),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除夕守歲手抄報
除夕守歲含義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后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除夕守歲原因
關于守歲,有三個不同的傳說。一個為,迎接灶王奶奶。相傳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從臘月23開始,“灶王奶奶”便開始收集年夜飯所需東西,直到除夕才收集齊,為了為了人們能過個好年,連夜趕回人間,人們守歲就是為了迎接她。
還有一個傳說為“守歲熬年”。這也是人們最常聽說的一個傳說,即為了一年來一次的年獸,每到除夕之夜,人們把“年”肆虐的這一夜,視做關口來熬,為消磨時光,一家人團聚交談,有祈求平安度過這一夜的意思。時間長了后,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就形成了。
守歲還有驅走邪瘟病疫之說。傳說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燈光、火光,因此人們在除夕之夜燈火通明,放鞭炮等,就是為了驅走對人們不利的邪瘟病疫。
除夕守歲作文
今天晚上是大年夜,是一個讓人高興的夜。因為晚上是一個告別舊年,迎接新年的夜晚,所以我決定守歲。
在爺爺奶奶家吃了年夜飯后,對了我給你們說說我吃的東西吧,什么烤雞,烤鴨等等,反正是許多平時難得吃上的東西,哎呀,太多了!我也說不清。可說得上是山珍海味啊!回到家,我就開始守歲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春節聯歡會>>,里邊表演的小品讓我樂翻了天,什么馬大姐外傳,打工幼兒園等等,都讓我開懷大笑一場。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馬大姐外傳>>,說的是一個男的找對象,一會兒要馬大姐說合,一會兒又要馬大姐說散,弄得馬大姐團團轉,真是太好笑了。就這樣,我吃著零食,同大人一起看著電視,隨著節目慢慢度過著大年的夜晚。
不知不覺就到了十一點半了,我那不爭氣的眼睛就開始打架了。媽媽笑著對我說:"不行就去睡吧!別硬撐著!",爸爸在一邊直看著我樂,我本想再堅持一下,可是太困了,只好乖乖上床睡覺去了。
這就是我的守歲之夜,他是我記憶中的幸福時光,我會永遠記著它。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2-10521.html除夕守歲手抄報
相關文章:
森林消防宣傳標語07-25
畢業生個人自我鑒10-24
工地上生產經理的述職報告08-10
醫生轉正申請書07-20
畢業生求職需要的英文求職信01-12
護士簡歷08-16
我的初三生活初中作文02-12
媽媽的愛小學作文12-24
激烈的秋季運動會作文800字10-28
最新《喬妍的心事》觀后感10-26
江蘇2024年8月證券行業專業人員水平預約測試成績查詢入口已開通08-26
李商隱《蟬》譯文及賞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