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2021,建筑業的分水嶺(上篇)
- 2、保山在職研究生報名時間是什么時候?
- 3、騰沖有云南開放大學教學點嗎
2021,建筑業的分水嶺(上篇)
非常感謝各位領導來參加“預見2021,大時代的融合和蛻變”。
作為一名咨詢師,我比較喜歡做研究,從2015年開始,也撰寫一些行業發展趨勢的文章,從“2016,增速逐步下行”,“2017,建筑業加速分化”,“2018,走入深水區”,“2019,傳統牛市結束”,到“2020,沒有增量的競爭”。寫了這么多以后,再看2021年建筑業有什么變化,我覺得用 “分水嶺” 這個詞比較合適。
“分水嶺”是什么意思?中國最著名的“分水嶺”是秦嶺,它是中國南北地理的分界線,南面是四川和湖北,北面是陜西;“分水嶺”的本意是指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接下來我跟各位來探討建筑業的“分水嶺”,我姑妄說之,各位姑妄聽之,看看行業的“分水嶺”是不是真的來了,我從 行業改革、產業政策、投資動力、市場、商業模式、發展動力六個方面 跟大家一起探討我的看法。
第一是行業改革的分水嶺 。
建筑業從2000年開始就有很多改革,行業里面有很多微信公眾號專門傳播行業改革政策,每次有改革出來,會在第一時間推送,這類文章點擊量非常大,建筑業是政策性比較強的行業。行業從 改革醞釀 到今天的 實質性推動 ,方向已經逐步的清晰。
首先是 《建筑法》修法 有可能進入實質性的推動階段,《建筑法》經常被詬病,1997年的7月11號推出,2011年修訂第48條關于修改職工保險的相關條文,2019年修訂第8條關于修改申請施工許可證的條文,從1997年到現在23年,只改了兩條,所以修法要求是比較迫切的,有很多律師事務所、行業人士都提出了改革的意見。
資質改革方案 已經出臺,進入一年的過渡期,從593項減到245項,減了60%。資質改革,一次性砍掉60%,這個力度還是比較大。如果將來再來一次改革,砍60%,就只剩100項了,制約就更少了,我跟很多人探討過這個問題,當然這是非常極端的一個想法,但是“放管服”這種趨勢已經在行業改革方面出現效果了。
造價改革制度 也已經出臺,進入了啟動階段。今年7月24號推出了“38號”文,從中我摘了兩段話:“推行清單計量、市場詢價、自主報價、競爭定價的工程計價方式”;“取消最高投標限價按定額計算的規定,逐步停止發布預算定額”,可以看到這個改革既迫切,力度也是比較大的。
此外,還有 建設模式的改革 ,包括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咨詢、建筑師負責制,從政策引導逐步進入實質性推進的階段,江蘇省今年7月份發文就要求“各地每年要明確不少于20%的國有資金投資占主導的項目實施工程總承包,至2025年,政府投資裝配式建筑項目全部采用工程總承包方式”。
第二是產業政策的分水嶺 。
我們有很多產業發展是靠政策外力推動的,未來產業政策這一外力推動的作用會逐步衰減,產業的發展將逐步靠 內生動力 。
建筑工業化產業政策推出的時候,力度非常大,當時建筑工業化項目建設到各地去拿地,地價要么很便宜,要么買了土地以后基本上可以全價返還給你,我相信類似的政策風口會越來越少,你可以去做建筑工業化,但一定要能夠提升效率,能夠順應未來勞動力逐步減少的趨勢。
PPP(包括BT,BOT,AB0)、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咨詢、建筑師負責制等模式,園區開發、特色小鎮這樣的業務,也需要有真正的內生動力,只有創造價值模式才能發展、才有生命力。
說到園區,很多勘察設計企業、施工企業都在做園區,我做過一些橫向調研,行家告訴我上海就有1000個產業園,全國可能有幾萬個。這么多產業園,據說大多數不成功,要做好產業園,也要靠內生動力。特色小鎮的發展也是如此,有一個流傳的所謂“特色小鎮死亡名單”,2018、2019年網上都在傳,我以為“特色小鎮死亡名單”是炒作,沒想到人民網上面也有這個名單,人民網是比較權威的,看來特色小鎮死亡名單確實是名不虛傳。
以上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什么呢?說明如果沒有內生動力,所有靠政策的風口去做這些事,都不會得到長遠發展。
第三是投資動力的分水嶺 。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固定資產投資全面增長,現在投資正進入分化和補短板期,我摘錄了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議》的原文,大家從中可以看到國家對未來投資的新思考。
在總量方面 ,原文說“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合理增長意味著大水漫灌的機會應該是不可能了。過去建筑業的很多領導經常會談到“基建投資又會增大力度,又會增長多少”,未來這種情況大概率不太會發生了。 萬博士范文網
在結構方面 ,《建議》里寫的很清楚:“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什么是優化結構?“從無到有”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未來是“從有到好”。中國過去巨量的投資,有很多投到了沒有經濟回報也沒有 社會 效應的地方,比如市區的同一條路每年挖幾次、空關的房子、沒幾輛車的高速公路等。類似的例子,發改委這個層次的人,看到的應該更多。
在動力方面 ,投資的動力源自于什么呢?“發揮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政府的作用是一個“撬動作用”,關鍵的投資在民間投資、市場主導的投資,那么民間投資持續的關鍵是什么?投資要賺錢,才可持續。
談到投資,大家翹首以盼的是 基建投資 。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固定資產投資的統計,2015年12.1萬億,2019年的18.2萬億;我們換個角度,從資金來源的角度來統計,2017年15萬億,2018年14.5萬億,2019年14.8萬億,按資金來源的基建投資這幾年并沒有持續增長。再看資金來源,主要五個方面:國家預算、國內貸款、利用外資、自籌資金、其他。國家預算資金占比17.5%,國內貸款占比15.3%,兩塊加起來占比1/3;基建投資大部分靠自籌資金,占比56%。各位,我們自籌資金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呢?八大建筑央企過去幾年做了很多PPP項目,說明自籌資金的能力還比較強,但靠哪一類現金流籌下去能持續做下去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從投資的動力的角度,我覺得也到了分水嶺。
編輯
圖表1:基建投資總量—按資金來源口徑
編輯
圖表2:各基建投資資金來源占比
第四是市場的分水嶺。
過去的建設是全國開花,現在正走向“大國大城”,城市內的建設也 從全面布局到補短板,從粗放的建設轉化為品質的建設 。
首先是 市場結構 方面,新增的時代基本結束,而改造、維保市場開始增長。前幾年我一直在談這個觀點,像制造業、房屋建筑、城市基礎設施三個建設市場,再增長已經很難了。在房建領域國家有個說法:大城市一般不得新建500m以上,要嚴格限制新建250m以上,100m以上要充分論證、集中布局,縣城住宅以多層為主;而基建領域,“71118”骨干公路網、“八縱八橫”鐵路網基本上建成。
那區域方面又呈現怎樣的特點呢?
第一是 “胡煥庸線”繼續起作用 ,人口依然流向大城市,“胡煥庸線”是一條什么線呢?1935年,地理學家胡煥庸在研究人口的時候劃這條線,從東北黑河到云南騰沖,“胡煥庸線”東南側44%的國土面積,就擁有94%的人口,貢獻了96%的GDP。有領導去中國的人口博物館就看到這條線,他說我們一定要打破這條線,事實上85年來,統計數據顯示要打破很難的,這可能是一個基本的規律。
編輯
圖表3:胡煥庸線兩側發展狀況比較
第二是 經濟發展強勁的城市,依然充滿強勁的建設動力 。把2019年全國GDP排名前20城市列出來,秦嶺淮河南北地理分界線以北,只有北京排入前十名。所以網上有一段話怎么說的呢?原話我把它摘了下來:“今天一條比胡煥庸線更重要的分界線,在中國大地上悄然浮現。它,就是位于北緯31度的“長江防線”。99%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地理大發現的重要性。守住這條長江防線是未來五年,也就是十四五規劃期間的重中之重,它的成敗,幾乎決定了大國崛起的勝負?!?
圖表4:中國GDP排名前20的城市情況
編輯
這就是“胡煥庸線”和南北城市的對比。經濟發展也許有自身的規律,而經濟發展是建設的基礎,如果經濟不發展、沒有投資,就沒有建設動力。最近復旦大學一個著名的經濟學家教授華民到海南去轉了一圈以后,發了一段感慨,他說要警惕海南“自貿區”變成海南“自我區”。所以市場從區域和結構方面都到了分水嶺。
第五是商業模式的分水嶺。
企業的商業模式從過去的 “羊群效應” 到現在的 獨立思考 和 自我堅持 ,從過去的 跟風模仿 到現在有 清晰的STP (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定位)。我把建筑業的商業模式分為五種,分別是 2T、2G、2B、2E和2C 。
2T(to time) ,時代在變化,建筑業會出現很多基于新技術的商業模式,如果能與時俱進,所有人都有機會,一些企業正在跨界進入建筑業。
2G(to government) ,這是資本和大企業的機會,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PPP模式等。
2B(to business) ,大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機會,就像南通的建筑企業和大開發商進行戰略合作,大型房地產企業都有合作商。
2E(to ecosystem) ,大量的專業分包、勞務、材料商、設備商正逐步與大企業形成生態圈,一個企業的生態圈有多大呢?我做過估算,以中建為例,中建有30萬人,其背后有240萬勞務在跟著做;如果每個勞務企業100人,那就有2.4萬家企業跟在后面,再加上材料、設備供應商,中建的背后就是一個中小企業的生態圈。一些大項目、政府項目、基礎設施項目中小企業一般進不去,也可以選擇跟在大型企業后面做,這種方式也可以生存的很好。
2C(to customer) ,運營型項目往往要做到有好的客戶體驗,裝飾行業的家裝也是面向最終客戶的。我發現大多數傳統新建企業都做不好2C業務,2C業務對大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的組織結構、人員配置、供應鏈體系在2C模式面前都顯著不適應,既不能適應客戶的需要,也沒有經濟性。
為什么要講這五種商業模式呢?我認為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去做所有的業務,有的業務不適合做就不要強行去做。有些勘察設計企業、施工企業曾經熱衷于玩資本運作,如果不建設資本運作的能力,玩兩年就會玩不下去。我見到有頂尖設計院玩了幾把投資后就變成一個苦不堪言的設計院,也有央企的二級工程局玩了幾把PPP以后就發現投資是苦海,還好是央企的二級工程局,否則就是死海,這就是商業模式的風險。
第六是發展動力的分水嶺。
建筑業 傳統的發展動力正在逐步衰減 , 新動力正在加速形成 。
有一家咨詢機構的研究報告里面說,過去20年全球建筑業每年效率提升1%,而全球所有行業每年效率提升3%;我估計中國建筑業的效率提升大概在1.5%,甚至到2%,進步速度是比較快的。
中國建筑業效率提升的動力源自什么呢?源自管理進步、材料方面的進步,裝備的進步也很大,比如說混泥土攪拌站、盾構等都顯著提高了行業效率;此外工藝工法的進步,傳統信息技術的進步也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但這些傳統的動力將難以再帶來突破性的效率提升,它只能是1.5%,高的時候是2%。
那么新動力源自于什么呢?可能要從 企業的專業化,客戶服務的產品化,建造的工業化,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 這四個“化”里去找,比如說產品化,福特當年把T型車造出來后,就把 汽車 從2000美金降到140美金,可以想見產品化對效率的提升有多大作用,這是值得我們去考慮的。也可以在建筑業的生態鏈中尋找價值、提升效率,要從價值控制以及核心供應鏈的集成中尋找效率,比如說像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做集采,這是方向之一,但是真正能做到有很好體驗和價值的集采平臺在行業還比較少見。
這是我認為的六個分水嶺,供大家參考。
保山在職研究生報名時間是什么時候?
如今越來越多的在職人員發現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適應時代的發展,于是就有一些考生想知道保山在職研究生報名時間是什么時候。在職研究生報名時間有哪些確實是不少考生關心的問題,主要根據考生報考的類型來決定,考生可以提前有所了解。保山是云南省地級市,是中國通往南亞、東南亞乃至歐洲各國的必經之地,境內騰沖為云南重要的近代工商業發祥地之一。目前沒有開設在職研究生的學校,考生可以選擇其他學校,比如云南大學、大理大學、云南民族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開設的專業是法律碩士、教育碩士、金融碩士、工程碩士等,需要參加全國統考,經過初試復試后方可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時間每年10月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進行網上報名。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是: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學歷后滿2年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職人員也可以選擇同等學力申碩法學、經濟學、項目管理在職研究生等進行學習,同等學力申碩免試入學,一般大專及以上學歷就可以報名學習,完成學業后可以獲得結業證,滿足本科學歷且學士學位滿三年的學員可以參加申碩考試,通過申碩考試完成論文答辯后可以授予碩士學位。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學力在職申碩有困惑?院校專業不好選?點擊底部官網,有專業老師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碩士/博士開放網申報名中:
騰沖有云南開放大學教學點嗎
萬博士范文網()小編還為大家帶來騰沖有云南開放大學教學點嗎的相關內容。
有。2013年7月云南開放大學騰沖開放學院在學校掛牌成立,2014年1月成立保山學院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騰沖分院。
云南開放大學是一所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秉承開放辦學、服務終身的辦學理念,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 更多相關文章關注萬博士范文網: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4-8816.html保山在職研究生報名時間是什么時候?
相關文章:
2025年遼寧高級經濟師報名時間:預計4月9日-4月28日02-26
喀山聯邦大學有哪些專業10-31
人物神態描寫成語11-30
《夸父逐日》原文、翻譯及賞析08-31
師德師風個人學習計劃02-19
專升本財務管理社會實踐報告12-14
銀行貸款調查報告11-09
校園快遞員的調查報告09-04
對標工作總結09-06
初中運動會的加油稿10-26
植樹節二年級作文03-24
青春作文2000字09-24
助學筑夢征文記敘文08-02
描寫竹子品德的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