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語文《花鐘》的教學反思
導語:《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接下來小編整理了2020年語文《花鐘》的教學反思,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2020年語文《花鐘》的教學反思
課文開始,我用課文的語句引入,請會讀的學生朗讀,看看作者發現了什么。這樣孩子閱讀課文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學生們很快進入狀態。接著圍繞問題再讀,邊讀邊思考。三讀,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四讀,讀出感情。
這樣整節課時時圍繞讀書做文章。讓學生們充分的讀,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書中解決問題。
"讀"是理解課文的有效手段。讀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多讀的目的在于將課堂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感悟領會課文。本課教學時我采用多種方法指導朗讀。
1、聽讀。學習課文之前,可安排學生看課文聽錄音或聽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受到錄音或教師朗讀的熏陶。
2、自讀。自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讀熟課文。在學生自由讀前,要提出要求:
(1)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不丟字,不加字。
(2)讀的過程中遇上難讀的句子可作記號或隨時請教老師。
(3)讀通課文后,標出自然段序號和畫出生字。對于課文中出現的`難讀的字和較長的詞組,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注意。如"炙"不少學生讀成"zi",等等。我都及時進行了糾正
3、細讀。所謂細讀,就是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邊讀邊進行字,詞,句,段的訓練。這一步是以"情"貫穿的讀。課文一段我抓住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去引導,我這時適時引導:花開放了你高興嗎這一段應帶著什么樣的感情去讀進行了朗讀指導。二段我主要抓住你讀了課文,發現了什么讓學生自讀自悟。課文的最后一段,我主要抓住有趣,讓學生去讀。讀這一部分時,要讀得親切活潑。我設計了這樣的問話引導孩子:"孩子們,這位植物學家的想法可真奇妙,設計的花鐘可真有趣,能不能通過你的讀書聲讓老師感受到他的有趣呢"
4、賽讀。經過教師的指導,多數學生能讀熟課文。這時,可安排學生分組比賽讀,每組選出最好的同學再比。讀完后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以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讀熟,讀出感情后,再進行背誦的練習。
2020年語文《花鐘》的教學反思
《花鐘》一文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寫了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及花開放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及光照有關,一位植物學家根據這一特點,做出了花的時鐘。文章第一自然段語言優美,采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描寫花開,為了能與寫作相結合,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進行教學:
(一)、把“品味和發展語言”作為切入點。
要讓學生在語文素養上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根據學生興趣及文章特點,把“品味和發展語言”作為切入點。學習的重點放到第一自然段,設計了四大環節:
(1)、自讀圈點,初步感悟;
(2)、比較句子,品味語言;
(3)、自悟自得,積累語言;
(4)、仿寫延伸,發展語言。這些教學環節,既有前后關聯,又有層次推進,層層內化地將學生引領進入“花鐘”的奇妙世界之中,學習課文是如何借助語言對花開進行豐富精妙的表達的,體會漢語言文字的豐富,從而扎實學生語文功底,體現了語文學科特點。如,進行句子對比,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改過的句子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欲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其間,學生對“吹起小喇叭”、“欣然怒放”的理解與感悟是那么獨到又富有想象!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多媒體課件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本節課恰如其分的'情境布置、生動的多媒體課件,構成了輕松,愉悅的語文課堂,而這一切都應從課堂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要讓“現代化教學手段”直接指向語文學習。本節課上幾處運用多媒體手段,如,各種鮮花的圖片與文中的美言相結合,實現了圖文并茂;接著將學生在第一課時后查找到的各種花兒的圖片用于本節課的“語言再現”;出示花鐘圖進行欣賞。這樣的教學設計,使課堂流露出一種自然的美,生趣盎然,而且與教材情境渾然一體。
另外,本課教學中學生不僅利用課余時間查找資料、運用資料,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堂反饋、評價、留作業等手段,意在增強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幫助學習的能力,并使學生養成收集、查找資料的習慣。
(三)、給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空間”。
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讀一讀講一講”、“說一說背一背”、“交流歸納”、“介紹資料并仿寫”,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喜歡哪句就說哪句”;可以在想象的召喚下,轉換角色變成小喇叭;可以身臨其境徜徉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還可以通過朗讀的表現力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老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探討中,體驗了學的過程,實現了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空間。
當然,本節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第一段是重點,沒有把握好時間,在訓練學生說話時,未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在第二段教學時顯得有些倉促,因此,結尾草草收兵。在今后的教學中學會更好的把握課堂,提高課堂駕馭能力。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8-4648.html語文《花鐘》的教學反思
相關文章:
將相和教案12-05
風入松詩歌11-09
表示狼的歇后語有哪些08-23
投標法人代表授權委托書10-18
民事訴訟授權委托書10-11
志愿活動策劃書07-20
感恩母親節催淚演講稿01-30
突然有感而發的說說句子12-28
名著優秀讀后感11-02
勵志校園廣播稿10-05
國家助學金申請書優秀10-24
歷史不能忘卻作文800字09-28
法律作文300字08-26
安徒生故事:世界上最美麗的一朵玫瑰花08-17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