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教學過程中,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自尋新知,我設計了下面各個環節開展教學。
一、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欲。
為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條件,為激發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引入新課時,我以學生置疑為線索,改變了以往談話導入的做法。利用"葉圣陶先生是怎樣評肖復興的習作的"這個問題作為引入新課。目的是通過這個問題來完成這一段的教學內容,進而引出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習作的。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輕松、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節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⑴葉圣陶先生對我作文的評語是怎樣寫的?⑵看了葉圣陶先生的評語,"我"非常激動,從哪兒可以看出"我"為什么那么激動?⑶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讓學生讀自學提綱,接著要求學生讀第一部分的內容,采用自學法,讓學生獨立完成自學提綱。在解決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這個問題時,我以讀講結合的方法來完成這個教學任務。
為了解決"葉老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習作?"這個問題,我利用過渡語言設疑導入:作者的感受這么深的原因是葉老先生仔細、認真地為"我"修改習作,那葉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習作的?我采用自學法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來完成這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小結、歸納出修改習作的一些方法。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評評議議,教師采用讀講結合的方法,促進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掃除障礙。
三、在練習中鞏固新知,深化新知。
課堂的修改練習是對掌握新知的延續和提高,學生的知識必須經過訓練,才能轉化為技能。因此,我講讀課文之后,根據葉圣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習作的方法,采用師生共議--對比體會--小組討論的方法,來修改肖復興的獲獎稿的部分內容。修改訓練,層層深入形成階梯性,有目的地促進學生修改自己習作的能力。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8-4667.html四年級語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反思
相關文章:
我見或者不見你詩歌11-30
水抒情散文07-20
沖刺期末口號01-07
食品供應應急預案12-07
初一簡短自我介紹11-19
人資專員自我介紹08-20
三八節的隨筆12-23
女生超甜的晚安問候語錄11-04
經典中秋節祝詞45條08-21
市場監管年度工作述職報告文本08-17
致業主道歉信09-05
新生入學新聞稿10-26
同學聚會的邀請函09-26
學習委員的競選稿07-16
賞月的100字作文12-20
高一寫景作文600字11-28
以快樂而充實的假期為題的英語作文11-26
春姑娘作文08-31
煙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