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護理論文范文第1篇
皮膚護理專業論文是發表在專業期刊上的皮膚科護理科研成果及臨床護理結論的文章。通過護理專業論文,護理人員可了解本專業在臨床和基礎研究中的新發現、新知識及創新成果,以便指導護理人員更好的從事臨床和科研工作。皮膚護理專業論文價值取決于主題,集中于作者在論文中闡述的學術觀點、看法、主張和經驗[1],在指導護理實踐、提高護理質量、推進護理學科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筆者在2004-2012年期間,擔任某護理雜志的皮膚病護理專業論文的審稿人,通過對論文的審理,欣喜地發現皮膚護理專業論文質量邁上了新的發展階段。但由于種種原因,還有一部分來稿價值不高, 以致沒有刊用。筆者就稿件寫作中常見問題進行分析。
1 一般資料
1.1 稿件類型
69篇文章中,護理經驗交流49篇(71.01%), 護理研究19篇(27.54 %),綜述1篇(1.45%)。
1.2 審稿結果
經過審閱,可刊出的文章11篇(15.94%),修改后可刊出的文章28篇(40.58%),兩者為39篇(56.52%)。修改后重審11篇(15.94%),退稿10篇(14.49%),建議改投其他刊物7篇(10.15%),送其他相關專業再審2篇(2.9%)。
2 稿件中常見問題
在筆者審閱的69篇文章中,問題可歸為以下幾類:
2.1 格式不規范
筆者在審閱中發現部分論文將泛意詞(如:方法、研究)作為關鍵詞或提取關鍵詞較隨意,有些短語也被放入關鍵詞中。摘要本是論文內容信息的精煉濃縮,而有些作者卻將精煉濃縮誤解為“簡略”而導致摘要信息的缺失;相反,有些作者想反映全文的信息卻使摘要篇幅過長,顯得“嗦”。
2.2 偏離主題,缺乏重點
有的作者有好的臨床經驗,但文字水平欠佳,其文章重點不突出,邏輯性差,文字口語化較多,雜亂無章,有的生怕文章寫不全面。所有的問題面面俱到,反而喧賓奪主。只有文字敘述簡明順暢,推理符合邏輯,前呼后應,論述有據,重點突出,觀察明確,才易被及時采納刊用。如《**皰疹相關因素的分析與護理》,其相關因素分析目的是為了找到影響護理效果的因素,遺憾的是護理技術部分內容未詳細描述,僅提出少量的護理對策。
2.3 內容不嚴謹
筆者提到的內容嚴謹性包括統計學的嚴謹性和數據的一致性。統計學的運用需要有足夠大的樣本量,一些文章雖使用統計學,但樣本量較少,其結論可信度不高。還有一部分文章中的數據與得到的統計結果明顯不一致,這讓讀者對其數據來源的真實性產生質疑。
2.4 理論描述為主,缺少亮點
理論描述對于推導性的文章來說還能接受,但對于實踐性的皮膚護理就顯得有些空洞了。69篇稿件中護理經驗交流的有49篇(占71.01%),大多數為回顧性分析的總結,內容缺乏亮點。
3 提高皮膚護理論文專業價值的建議
3.1 規范文章的格式
論文的基本要素包括題名、作者署名、單位信息、摘要、關鍵詞、分類號、引言、正文、結論(結束語)、參考文獻和作者簡介等。規范的論文格式,會無言透露作者治學嚴謹、成果可信。因此,作者只有按照規范化編排要求處理的文稿,才能讓優秀皮膚護理論文的價值得到體現。
3.2 合理運用數據
能否正確運用統計分析方法是判斷醫學論文是否具有學術價值的重要標準[2],相比于文字敘述,加入數據的論文對于觀點的闡述顯得更有說服力,而統計學在論文的寫作中更是如虎添翼。論文中運用統計學需注意數據的搜集方法,盡量選用隨機化較高的數據,并盡可能避免偏倚;樣本量需經過計算達到統計要求的最少樣本量;選用合適的統計方法關系到統計結果的有效性,錯誤的統計方法將導致前面的工作功虧一簣。
3.3 理論結合實踐
皮膚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光有理論,也只是紙上談兵。結合臨床實踐,作者才能更熟練地掌握護理理論知識。論文中加入護理實踐,就會顯得很飽滿,也更能引起讀者的注意。醫療創新領域的研究,不僅給臨床護理實踐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給護理人員提供了從難點、疑點、空白點中尋求具有創新的護理科研選題的機會和目標[3]。例如醫療上開展某種新項目,護理人員應不斷學習、觀察記錄,對得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找出護理方面的規律,從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供他人參考或進一步指導護理實踐,撰寫出具有價值的高質量前沿性護理論文。
3.4 融合創新元素
護理學是應用學科, 貼近臨床、貼近護理, 是護理學術研究的主方向, 是永恒的護理研究課題[4]。創新是論文的靈魂,是有別于其他文獻的特征所在。選題前,作者首先要查閱大量的文獻,確保所選的方向確實有創新意義。選題時應針對當前皮膚護理的熱點或前沿問題,重點解決護理工作中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這類文章才會更吸引眼球,更有有專業價值。
皮膚護理論文價值的提高,既要作者掌握護理方面的基本知識,又要熟悉必要的論文寫作技巧。多參加實踐活動,密切關注學術發展動態,勤于動腦、勤于思考、勤于鉆研,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和寫作能力。只有作者把握了論文立論新穎、結構層次清晰、語言表達規范等寫作要點,才會使皮膚護理論文的質量和水平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蔣艷,沈寧,閆瑞芹. 我國護理專業人力資源現狀及改進建議[ J ] . 護理管理雜志,2004 (2) :19-21
[2] 王晴,李剛.醫學論文中常見的統計學問題分類簡析.編輯學報,2006,18(4):270-272
[3]李青.醫護合作在提高護理論文質量中的作用.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104-2105
[4] 劉蘇君. 盡責于護理研究的健康發展[J].中華護理雜志, 2010,45(1): 5
作者簡介:
皮膚護理論文范文第2篇
[論文摘要]目的:調查分級護理在臨床應用的現狀,找出分級護理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議。方法:隨機選取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內科系統、外科系統、婦科、兒科共19個病區的住院病人1816例,應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指定1名中級職稱以上護師到病房進行現況調查。結果:特級、三級護理病人的實際情況與分級護理標準基本符合;一、二級護理病人實際情況與分級護理標準不符合。結論:分級護理內容不完善是臨床病人護理級別與分級護理制度不符合的主要原因,應對分級護理內容加以改進,使臨床易于操作。
我國的分級護理始于1956年,為張開秀、黎秀芳等老前輩所倡導而成,一直沿用至今。在醫學科學和護理理論不斷發展的今天,原有分級護理制度中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已不能適應現代護理的要求[2],國內也有同行提出,分級護理的內容已相對陳舊,在臨床執行中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對我院分級護理臨床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分析了執行分級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隨機選取2007年3~9月在我院內科系統、外科系統、婦科、兒科共19個病區住院的病人1816例進行分級護理實施情況調查,其中男961例,女855例,年齡6~78歲,平均年齡43.2歲。調查特級護理病人117例、一級護理病人441例、二級護理病人1012例、三級護理病人246例,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816份,回收1816份,回收率100%。
1.2方法
根據分級護理制度中各級別護理的要求,設定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4種問卷調查表。
1.2.1調查內容
(1)病人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診斷、住院科室。
(2)護理實施內容包括以下6個指標:①巡視病房間隔時間:分為24h專人護理,15~30min,1h,2h,>3h,12h;②生命體征監測間隔時間:分為15~30min,1h,2h,3h,4h,6h,8h,12h;③生活自理能力評價:分為完全依賴、部分依賴、自理3個層次;④基礎護理項目:包括口腔護理、皮膚護理、會陰護理;⑤心理護理;⑥衛生宣教。
1.2.2調查方法
指定1名經過培訓的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護師深入病房,用各級別護理問卷調查表,評價相應級別護理病人的病情,填寫調查表后收回匯總,統計出病人病情與級別護理的符合情況。
1.3符合率的評價標準
特級護理:能夠24h專人護理、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依賴的視為100%符合;一級護理:每15~30min巡視病人1次,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或部分依賴的視為100%符合;二級護理:每1~2h巡視病人1次,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依賴的視為100%符合;三級護理:每12h巡視病人1次,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2次,生活完全自理的視為100%符合。
2結果
(1)本次調查中有266例病人的病情與其醫囑護理級別不符合,屬人為因素導致的,如醫生對分級護理認識的差異性和受收費因素影響,其級護理11例、一級護理91例、二級護理141例、三級護理23例。
(2)病人病情與醫囑護理級別符合情況見表1。
3討論
近幾年來,國內對分級護理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的人日漸增多,探討的問題愈加深刻,提出的建議應引起我們護理工作者的重視。本次臨床調查結果顯示,分級護理制度在臨床實施過程中確實存在諸多問題。
3.1分級護理內容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
分級護理制度中有些內容較籠統,臨床執行中隨意性太大。例如,特級、一級護理對生命體征監測的間隔時間沒有具體的規定,本次調查級護理的病人間隔15~30min監測生命體征的65l例(61.3%),1h的22例(20.8%),2h的19例(17.9%);一級護理的病人中間隔1h監測生命體征的191例(54.6%),2h的52例(14.9%),3h的17例(4.8%),4h的90例(25.7%);沒有規定具體的時間范圍,形成同樣級別的護理,病情監測的時間卻相差甚遠。
3.2分級護理制度中病情依據和護理要求存在矛盾
分級護理制度中依據病人的病情輕重來決定病人的護理級別,并規定了相應的護理要求。在一級護理中,有時會出現病情與護理要求不符,有些病人需要給予完全的生活幫助,但不一定需要嚴密的病情觀察。本次調查中,骨科一級護理病人51例,其中46例(90.2%)為臥床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低,需要完全依賴或部分依賴,護理要求很高,但是生命體征相對平穩,并不需要隨時監測,給臨床護理級別的選擇帶來問題,給臨床醫生和護理人員帶來困惑。
3.3分級護理制度中有些內容執行有一定難度,不切合實際[4]
分級護理制度中要求對一級護理病人每15~30min巡視病房1次,該標準既概念模糊,又不可執行。每次巡視病房做什么,全面評估病人病情,還是監測生命體征,是否需要記錄,無明確規定。況且,本次調查中有此需要的病人僅為33.4%。再說,假如一個病區有10個一級護理病人,每個病人巡視1次需要5min,那么需要3個護士連續巡視才能完成,此標準適合特護的病人應用。調查又發現一級護理巡視病房時間間隔1h的183例(52.3%),生命體征監測時間間隔1h的191例(54.6%),每小時巡視時間的例數與每小時監測生命體征的例數接近,因此取消巡視時間的規定,改為病情監測時間更為合理。
3.4分級護理中病情依據滯后
由于醫學科學的快速發展,從前的疑難、危重病例,已經能夠很好地控制或治愈,例如腎衰竭病人在分級護理中定為一級護理,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開展,不但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而且,定期透析病人還可以繼續參加工作。各種制度需要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進行修改,否則就會給臨床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3.5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分級護理制度中規定,對特級、一級、二級護理病人要做好基礎護理。但由于內容籠統,不同護理級別的病人需求不同,如特級護理病人基礎護理需要護士做,而一級、二級護理病人需要護士完全或部分協助。況且不同的疾病需要的基礎護理項目不同,如婦產科的病人會陰護理多,神經科的病人則需要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所以,不同護理級別、不同疾病不能一概而論。
3.6醫囑中護理級別不準確
在本次調查中有266例醫囑護理級別與病人需求不符,應為一級護理的病人,醫囑定為特級護理;應為二級護理的病人,醫囑定為一級護理等等,醫囑護理級別不準確的原因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4建議
分級護理制度病情依據不可能涵蓋所有疾病,建議用生命體征監測時間的長短,作為病情輕重的依據,取消巡視病房時間;另外可以根據病人的自理能力分為不同的活動度,護士根據病人的活動度給予生活協助,病情監測與生活護理應分別分級分度,匹配使用;基礎護理項目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分別對待,以便使分級護理制度更實用、便于操作。
參考文獻
1丁言雯.護理學基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63
2劉義蘭.對分級護理制的商榷.護理學雜志,2006,21(12):44-45
3楊潔.介紹日本分級護理制度.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80
皮膚護理論文范文第3篇
總醫院皮膚激光美容整形中心將于2010年11月24~28日舉辦第7期全國激光美容與美容外科新技術學習班,本學習班由總醫院皮膚激光美容整形中心、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北京市醫療整形美容業協會共同舉辦(授予國家或軍隊繼教Ⅰ類及Ⅱ類學分)。
學習內容:各種新型激光、光子技術及臨床應用;痤瘡的光熱治療;皮膚外科手術與美容整形手術技巧;注射美容術、充填美容術;水動力吸脂及自體脂肪隆乳術;男性外生殖器美容整形進展;激光術與美容外科特殊病例展示及術后皮膚護理,常見面部問題皮膚的修復性治療,醫學遮瑕、文飾技術及生活美容等。屆時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授課。
學費:1000元/人(含資料費、午餐費及觀摩費)。
住宿及交通費用:外地學員住宿由會議統一安排,150元左右/天/人,住宿及交通費用自理。
聯系人:郝震鋒,夏志寬電話:13718191619;13810887820
郵箱:詳情可登錄:www.省略
?告作者讀者?
有關作者署名的要求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變動;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排于作者姓名下方。作者應是:①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三條均需具備。僅參與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一位作者負責,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對該文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對該研究有貢獻者應列入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證明信。
ASWindows世界整形之旅--周游世界各國 學習先進技術
2010迪拜國際美容與抗衰老整形之旅
為了讓更多的美容整形醫師走出國門,開拓視野,提高技術,特推出“世界整形之旅”,赴世界各國參加國際會議,到著名美容整形醫院、診所參觀和觀摩手術,為美容醫師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使廣大醫師實現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夢想,在學習之余還可以飽覽世界各國風光。請提前至少一個月與我們聯系報名,以免錯過機會。
詳細情況請訪問官方網站:www.省略
會議名稱:國際美容與抗衰老大會時間地點:2010年10月22~28日,迪拜
聯系電話:0533-3176011,13853316827 電子郵箱:info@aswindows.省略xjzxwka@fmmu.省略
皮膚護理論文范文第4篇
美國的NPUAP(國家壓瘡咨詢委員會)在2007年2月的會議上對壓瘡下的定義:壓瘡(pressure sores)是皮膚和/或皮下組織的局部損傷,通常發生在骨突出處,是壓力的損傷的結果,或者是壓力和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護理學沿用的概念是壓瘡又稱壓迫性潰瘍[1],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導致皮膚失去正常功能,從而引起組織缺血、壞死所致。重癥監護患者常有血液循環障礙、姿勢固定、全身營養不良、貧血、水腫、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加上意識不清、焦慮、精神失常、多汗、大小便失禁以及局部皮膚的摩擦和剪切作用等而很容易發生壓瘡。壓瘡的發生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加重病情,延長疾病康復時間,嚴重者可因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2]。一旦發生壓瘡,不但加重患者的病情和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對重癥監護患者必須加強皮膚觀察和護理,防止和降低壓瘡的發生率[3]。
CCU是全院危重患者聚集的地方,其壓瘡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普通病房。據數據統計,CCU診治的患者中并發壓瘡的發病率最低約4%,最高可達51%[8]。國外患者及家屬因發生壓瘡提訟要求賠償的案件正日益增加[9],在荷蘭大于1%的衛生保健經費用于壓瘡的防治或支付因壓瘡所致的住院費用;美國的壓瘡治療費用約為每年10億美元[10]。壓瘡的防治是ICU護理工作的重點及難點,壓瘡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且延緩疾病的康復,延長住院時間。如何及時識別壓瘡的危險因素,以便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達到有效預防和治療壓瘡,又能避免醫療資源浪費的目的,是護理界同仁的共同愿望。筆者通過檢索大量文獻資料,現就危重患者壓瘡易發的原因及預防護理措施綜述如下。
1患者易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
臨床壓瘡對高危人群的識別、分類有利用合理分配有限的護理資源。壓瘡高危因素分內在因素:癱瘓、大小便失禁、營養不良;外在因素:、局部受潮濕和理化刺激、床鋪不平整等。對年老體弱、昏迷、截癱病人應加強皮膚護理和預防壓瘡的發生。
1.1導致壓瘡發生的局部因素有壓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潮濕,垂直壓力作用于皮膚是導致壓瘡發生的重要因素[4]。9.3Kpa的壓力持續2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細胞改變,因此每間隔一段時間就要為患者減輕局部壓力。因治療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時,骶尾部和足跟部都承受著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因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等導致皮膚浸漬潮濕,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性會增加5倍[5]。
1.2導致壓瘡發生的全身性因素有感覺喪失、營養不良、組織灌注不足、年齡、體質、體溫、精神心理因素。
1.3營養狀況血球壓積小于0.36和血紅蛋白小于120g/l是較好的化驗剪切點,對壓瘡的發生具有良好的篩選預測作用。
1.4 吸煙吸煙者壓瘡的危險性顯著升高。吸煙者足跟壓瘡是非吸煙者的4倍,吸煙量與壓瘡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1.5 危重患者長期使用鎮靜劑、類固醇導致機體抵抗力及活動能力下降也是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
1.6 高熱皮膚壓瘡與體溫的關系密切,根據文獻報道昏迷病人在20小時內發生壓瘡:發生壓瘡患者平均體溫大于38.5℃;未發生壓瘡患者的體溫平均小于37.5℃[8]。有研究表明:體溫上升1度,代謝率增加10%,因此體溫過高也是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
1.7 體重消瘦者較肥胖者發生壓瘡的機率高,但肥胖的危重患者脂肪組織血液供應相對較少及活動困難,在床上翻身時易被拖拉,而導致壓瘡的發生。現已證明,壓力大小與壓力作用時間呈拋物線關系,既較大壓力產生壓瘡所需時間比較小壓力短。
2壓瘡危險因素的評估
2.1積極評詁患者情況是預防壓瘡關鍵的第一步,對有壓瘡危險的患者提供個體化預防方案[6]。
2.2對患者發生褥瘡的危險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綜合分析,對高危患者實行重點預防。
2.3壓瘡的防治―直是困擾臨床醫務人員的難題,應用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RAS)評估病人情況是預防壓瘡的關鍵一步。在臨床上獲得認可及常用的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有Anderson評分量表、Waterlow評分量表、Nortoni5F分量表、Braden平分量表、Cubbin和Jackson評分量表等。美國的壓瘡預防指南推薦應用Norton和Braden2種量表,尤其是Braden評估量表被認為是較理想的壓瘡RAS,其敏感性和特異性較為平衡,使用Braden評估量表對高危病人采取干預措施后,壓瘡的發生率下降50%~60%[11],目前已在世界上多數醫療機構中應用。Braden量表包含6個被認為是壓瘡發生的最主要危險因素,即感覺、活動、潮濕,運動能力、營養、摩擦力和剪切力。這6個方面除了“摩擦力和剪切力”為1~3分外,各項得分均為1~4分,每個因素分為4個分值等級,總分6~23分,評分分值越小壓瘡發生的危險性越高,18分為壓瘡發生危險的診斷界值。15~18分提示輕度危險,13~14分提示中度危險,10~12分提示高度危險,9分以下提示極高度危險。Braden評估表在臨床上應用于老年病人、重癥監護病房病人、骨折病人圍術期及外科病人圍術期均能作出準確的風險評估[11],有利于采取對應的護理措施,合理利用護理人力資源(人力資源論文),以科學的方法防治壓瘡。評估除在患者入院時進行外,還強調在入院后定期或隨時進行,因隨著治療的實施或病程的進展,入院時不存在的或潛在的危險因素會產生并表現出來,隨時評估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遏制壓瘡風險。建立壓瘡三級監控管理網絡,及時申報,同時與患者及家屬做好口頭或書面溝通,提高患者及家屬對壓瘡護理的認知和依從性,取得較好的護患溝通和法律保護的效應。
3皮膚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3.1消除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注意局部護理和患者全身情況相結合的綜合預防。間接性解除壓力是有效預防壓瘡的關鍵,對病情允許能自行翻身的患者,鼓勵和協助患者經常更換臥位,根據病情和皮膚受壓情況應至少每2?h協助他們翻身1次,使患者始終避開自身骨突起部位壓力。在搬動時注意身體各部位的位置,避免拖拉扯拽患者。長久坐姿的患者一般每15min做1次重量轉移或抬臀減壓的動作。對于自己不能獨立完成者,則需要護理人員每1h幫助進行重量轉移或抬臀減壓動。
3.2護士應加強責任心,提高對壓瘡危害性的認識,減少由于護理工作失誤而造成壓瘡發生。有研究顯示護理工作的重點在于及時識別高危因素,準確預測危險性,以便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3.3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并準確記錄,每次換藥時對傷口進行評估以制訂和修改計劃,提高護理質量
3.4建立壓瘡監控記錄,在床頭建立翻身表,表中記錄翻身時間,等,翻身時間要嚴格按時間表進行,不得隨意更改,翻身前后要對壓瘡好發部位的皮膚認真檢查并記錄結果。對可能發生壓瘡患者,全身皮膚檢查1次/d。對解除壓力30~40min皮膚持續發紅的患者,可用活絡油或鹽酸山莨菪堿稀釋溶液按摩受壓皮膚,也可將少許紅花酒精或痱子粉傾倒于手掌中,用大魚際在受壓部位向心性進行局部按摩10~15min,以促進受壓部位血液循環,并置氣圈墊、海綿墊或軟墊于受壓部位,效果很好,每次按摩后要記錄皮膚情況。
3.5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定期清潔患者皮膚,盡量避免皮膚接觸大小便。大小便后要及時清洗會和肛周皮膚。傷口滲出液和汗液,及時更換敷料和揩干或用吸收敷料盡快保持皮膚干爽。保持床鋪平整、干燥、無皺褶,如有潮濕或污染及時更換。保持臥床患者衣服、床單、被褥清潔、柔軟、平整、干燥。保持臥床患者全身皮膚完整、清潔、干燥。
3.6 針對制動患者可使用減壓貼,定時抬高臀部;腰部、臀等部位墊靠枕,改變著力點;有條件的使用懸浮床;禁止在受壓發紅的部位按摩(按摩無助于防止壓瘡發生,因軟組織受壓變紅是正常皮膚的保護性反應,解除壓力30-40分種后一般會褪色,不會形成壓瘡,無需按摩。如持續發紅,表明軟組織損傷,按摩必將加重損傷程度)。
3.7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適當補充礦物質保證患者足夠的營養。對不能經口進食患者經腸內營養管進行腸內營養或靜脈營養,可靜脈輸入脂肪乳、白蛋白、氨基酸、全血等。根據病情選擇不同方法,盡快恢復內環境的平衡。
3.8對患者做細致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壓瘡發生、發展及預防和護理知識,掌握預防壓瘡的知識和技能,積極參與預防壓瘡的護理活動,促進早日康復。
4發生壓瘡后的護理
4.1 創面的護理 依傷口嚴重程度采取分期護理:Ⅰ期主要是及時發現,解除局部受壓狀態,保持局部干燥,可局部涂抹碘伏或者用25%的硫酸鎂局部濕敷,可阻止進展。Ⅱ期創面的小水泡可不予處理,大水泡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液體,局部碘伏消毒,防治感染。Ⅲ期出現淺表潰瘍,Ⅳ期形成深潰瘍,要盡早剪除壞死組織直到出現新鮮組織,加強換藥,局部使用喜遼妥及紅外照射也起到一定效果。其中Ⅲ、Ⅳ期都應做創面分泌物培養加藥敏,如有感染,及時使用敏感抗生素。
4.2 觀察項目?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創面完全愈合;好轉:創面明顯縮小,肉芽組織生長,無壞死和身處;無效;創面改變不明顯。療效評定時間;從開始用藥到完全愈合的時間。
4.3 壓瘡傷口的濕敷 1962年溫特博士證明了使用保濕敷料的傷口較暴露于空氣中近乎自然愈合的傷口愈合速度明顯加快;減少炎癥反應及痂皮形成;降低感染的危險;減輕疼痛。
4.3.1 雞蛋內膜覆蓋清創后用雞蛋內膜覆蓋,將其平整緊貼于創面上,蛋膜覆蓋范圍要超出創面1厘米。
4.3.2 碘伏是新一代廣譜、高效、無毒的外用消毒殺菌劑,使組織脫水、促進創面干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軟化和消散硬結作用,對粘膜無刺激,無腐蝕性,涂于局部表面可形成一層保護膜,保護創面及周圍皮膚,防止細菌直接進入創面,促進創面的愈合。
4.3.3 傷口有感染時,周圍出現紅、腫、熱、痛,滲出液多,有異味,外周血白細胞升高,可做傷口細菌培養和藥敏實驗,按醫囑使用抗生素或使用含銀離子或納米銀抗菌敷料。
4.3.4 胰島素聯合654-2治療壓瘡胰島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增加微血管的灌注;654-2能解除血管痙攣、有鎮痛作用;濕潤,有利于創面上皮細胞形成,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創面愈合。故將胰島素、654-2混合液濕敷于創面后,可以改善局部循環,促進傷口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減輕疼痛,加快組織生長,縮短壓瘡愈合的時間。
4.3.5 胰島素聯合苯妥英鈉治療壓瘡研究發現胰島素有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樣作用,能促進成纖維細胞的生長和膠原合成。苯妥英鈉能顯著增加創口局部膠原沉積和血管形成,增加創口巨噬細胞的數量和功能,有效促進肉芽組織增生,加快創口愈合。
4.4 注重細節 CCU患者約束方法應正確,約束帶易致手或腳腕皮膚勒傷,故約束帶靠近患者皮膚面須有一保護層。
4.4.1氣管切開患者要隨時保持頸部皮膚干燥,如及時抽吸口腔和氣道的分泌物、處理嘔吐物等,并應及時更換固定氣管導管的系帶。固定氣管切開導管的系帶易引起頸部皮膚破損,如果頸部皮膚發紅,系帶前皮膚應用新潔爾滅消毒,晾干后墊無菌紗布再系帶,系帶松緊以能容納1~2指為宜。
4.4.2電極片定期更換,各類導線及管路妥善固定,測壓袖帶不能直接綁在患者皮膚上,應有內襯,易過敏者使用低敏膠布。
4.4.3保證患者術后充足的灌注量是保證組織灌注的物質基礎。因此,要觀察患者平均動脈壓的變化,一般把平均動脈壓維持在40~60mmHg。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中心靜脈壓、心率、血壓變化,根據患者的病情將各項指標調整到合適的范圍;另一方面注意加強病人術后的保暖工作,隨著體溫的上升再撤除棉被。
4.4.4由于重型顱腦損傷可導致嚴重的全身代謝紊亂,患者處于顯著的負氮平衡狀態,有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出現肢體偏癱,肌力只有0~II級,再由于將降溫毯置于病人軀干部、背部和臀部,毯面最低濕度為6℃,血液循環減慢,因此患者極易凍傷誘發壓瘡。采用24cm×24cm、厚5cm的海棉墊保護骶尾部,每小時翻身按摩1次,并持續保持平臥位,實踐證明此法既可有效預防凍傷,又能顯著提高降溫效果。
5討論
5.1壓瘡的治療和護理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根據壓瘡的分期來合理進行,包括皮膚護理,營養支持,創面的護理等。保持病房內環境清潔、注意通風、空氣流通通暢。有條件者可采用高壓氧治療,其能夠提高血中氧含量,改善循環,增加缺血部位的血供,抑制厭氧菌的生長繁殖,存進創面愈合接駕。近年來,負壓理療逐漸被用于臨床,采用負壓引流技術能早期持續引流分泌物,促進組織細胞的生成,在治療嚴重壓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時也需要特別的護理[7]。
5.2在積極護理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幾點誤區:在水腫和肥胖患者身上避免使用氣墊圈,它不但能夠阻斷局部血液循環,造成靜脈充血和水腫,而且能阻礙局部汗液揮發,使局部皮膚一直處在汗液形成的濕潤環境中,能夠刺激皮膚及創面,影響愈合。美國衛生保健政策政策研究機構(AHCRP)也指出了壓瘡治療護理的四大誤區:在危險區域禁止乙醇擦拭、油膏涂抹、冰敷、熱拷。
5.3皮膚護理是關鍵,同時要需加強患者營養支持,根據壓瘡的不同分期采用分期護理原則。同時與患者家屬及時溝通交流,介紹產生壓瘡的處理,使其協助參與護理工作,增加康復信心。預防是控制褥瘡的關鍵,護理工作中做到主動、積極、及時原則,能夠早發現、早治療,采用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將壓瘡治愈在萌芽中是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5.4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壓瘡的預防和治療已由傳統的局部墊氣圈、受壓處按摩、紅外線燈烤、碘酒涂抹等干性治療方法發展到現在以造口治療為主導,保持創口持續濕潤,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的濕性治療方法,這種趨勢將會對壓瘡的預防和治療帶來革命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殷磊.護理學基礎[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16.
[2]劉光維.壓瘡防治進展.護理研究,2005,19(10):2082-2084.
[3]何華英,杜峻,王素芳,等.壓瘡危險因素預測及預防護理研究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05,20(9):803-805.
[4]王泠.壓瘡的管理(一).中國護理管理,2006,6(1):62-64.
[5]蘇春燕.ICU患者壓瘡危險因素及其評估工具.護理研究,2005,19(9):1695-1697.
[6]葉麗花,吳海勤.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與壓瘡預防的循證護理.護理雜志,2004,21(4):36-37.
[7] 鄭莉斯,吳仙蓉,林金玲.腦卒中老年患者長期臥床的壓瘡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1):223-224.
[8] 王小玲,王輝明.ICU壓瘡的誘因分析與預防措施[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1):100~101.
[9] 馮靈,楊蓉.壓瘡護理的研究現狀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7):28.
[10] 王加梅,李燕,董華蕾.壓瘡護理新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9):239~240.
皮膚護理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疝修補術; 無張力,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6.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2-0199-01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外科此類患者24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例,年齡1~78歲,平均年齡40歲,斜疝17例,直疝7例。其中嵌頓性腹股溝疝2例,術后患者下床活動時間為6~10h,進食時間為6~12h,住院時間為5~10天,均治愈出院。術后隨訪6~12個月,無一例復發,無補體排斥病例。
1.2 手術方法 均選擇硬膜外麻醉。采用成形補片,按手術關鍵三步驟(即游離、回納高囊置入充填物放置補片),完成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由于該手術是將外源性補片植入人體缺損部位,又為一種新的手術方法,一般患者了解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情緒,擔心手術成功率及異物對人體是否有害。因此,我們采取以下措施:詳細講解該手術的有關醫藥知識,與傳統手術方法的區別及優點,新材料的特點;介紹病區成功病例的患者現身說法;介紹醫學資料中的相關論文摘要。并告知患者目前尚無因手術引發患者合并癥的發作,讓患者了解此手術的安全性,使其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配合新術式開展。
2.1.2 詳細的體格檢查 做好心、肺、腎、凝血功能檢查,積極治療控制各種原發病,使患者的身體處于最佳生理狀態,以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
2.1.3 手術區域準備 皮膚護理是防止切口感染,避免疝復發的重要措施,所以手術區域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術前護理。常規做到:(1)術前一天下午手術區常規備皮。由于手術切口距會較近,容易污染,備皮須徹底且防止損傷皮膚,患者在備皮過程中應注意保暖,防止受涼誘發呼吸道感染致咳嗽增高腹壓。(2)備皮后請患者淋浴、更衣。(3)協助醫師以龍膽紫和碘酊在手術處畫出站位時疝囊的輪廓和臥位時腹壁缺損區及手術切口。(4)對慢性肝炎、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及有手術區皮損的患者按醫囑給以預防性抗生素。
2.2 術后護理
2.2.1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術后6h常規監測生命體征,原有心血管疾病者,術后24h內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并給予連續心電監護。
2.2.2 并發癥的觀察、預防及護理 患者若出現陰囊水腫積液,給予穿刺抽液;用棉墊、陰囊托托起陰囊及熱敷等。鼓勵老年患者早期活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腹股溝區持續疼痛者,術后局部理療和封閉法可緩解疼痛。
2.2.3 傷口的護理 術后切口用1kg重沙袋壓迫30min,以利于止血及補片組織黏合。[2]此術式創傷小,出血少,不需每日換藥,如有滲濕、污染應立即更換,術后1周拆線,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1~3天,預防切口感染。如有咳嗽用手按扶傷口。
2.2.4 活動與休息 由于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規去枕平臥6h,6~8h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輕微活動,如排便、室內行走,老年患者不能下床者鼓勵其多翻身,多做手腿伸縮動作,應注意動作輕柔,不能負重,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并防止受涼感冒,3~5天逐漸恢復日常生活。
2.2.5 飲食與營養 術后6h即進流質飲食,術后第一日進半流質,第2天飲食恢復正常,宜選高蛋白、高熱量、高營養的食物,多吃粗纖維的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
3出院指導
3.1 2個月內避免增加腹壓的因素 防止受涼、感冒、咳嗽;加強營養,多進粗纖維及潤腸食物,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積極治療前列腺肥大;戒煙等。
3.2 活動指導 1周后日常生活可自理,但應避免各種體力勞動;2~3個月可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術后3個月盡量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
4 體會
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為逐步開展起來的一種新手術方法,同時也從根本上改變了術前、術后護理及健康教育內容。因此認真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對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護理強度,確保患者順利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嘉林,周漢新,余小舫,等.免氣囊分離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附44例報告)[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5,10(2):129-132.
[2]李健文,鄭民華,董峰,等.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經驗總結(附235例報告)[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5,10(2):126-128.
[3]李宇洲,梁健升,楊慶堂,等.腹腔鏡在高齡腹股溝疝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4,4(3):212-213.
皮膚護理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壓瘡是皮膚或深部組織由于壓力,或者復合剪切力或摩擦而導致的局部組織的損傷,常發生在骨隆突出處。[1]壓瘡多發于長期臥床、脊髓損傷、慢性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為腦血管疾病)、體質虛弱、各種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若有低蛋白血癥、大小便失禁、骨折、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吸煙等更易發生。它是臨床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惡化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發生敗血癥而導致死亡。現對壓瘡預防與治療新方法作一綜述。
【關鍵詞】壓瘡;預防;治療
1 壓瘡預防的新進展 壓瘡預防主要在于加強在機場療法和健康教育,消除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局部護理與全身情況相結合的綜合性的預防。
1.1 間歇性的解除壓力 各文獻顯示,每1-2小時改變是預防壓瘡最簡便的而有效的方法[2]與傳統的90度翻身法相比,30度更能有效的緩解骨隆突出處的預防,提高預防壓瘡的效果。
翻身的順序為:右側30度側臥左側30度側臥平臥位循序進行。雙下肢稍屈曲,中間墊軟枕。從而有效的分散了壓力。
1.2 患者平臥位時床頭不得抬高30度 以5-30度為宜,同時把膝下床抬起或者墊軟枕,對于禁忌翻身或者強迫時可使用“手墊法”雙手插入患者的背部或者臀部等受壓部位,1次2小時,每次20分鐘,使局部減壓透氣。
1.3 預防壓瘡的運用工具 氣墊床,水床,泡沫床等。
1. 4 營養的補給 除高營養膳食外,可通過靜脈營養,鼻飼,腸內營養等糾正低蛋白血癥、貧血,盡量恢復內環境的平衡。
1. 5 注意保護皮膚 清潔皮膚時可使用溫水及中性清潔劑,皮膚干燥時可使用賽膚潤,易潮濕皮膚可使用皮膚保護膜。
1. 6 新型敷料的應用 選擇水膠體敷料或者泡沫敷料進行預防。
2 壓瘡治療壓瘡的治療以采取局部治療為主、全身治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措施,壓瘡的治療必需在局部減壓的基礎上,徹底清除壞死組織,過去認為創面干爽清潔有利于壓瘡的愈合,目前認為在無菌條件下濕潤有利于創面上皮細胞形成,促進創面肉芽組織生長和創面的愈合,保持壓瘡創面濕潤,有利于肉芽生長和上皮移行而加速愈合。有研究證明,用濕性愈合療法治療壓瘡效果滿意,采用封閉及半封閉的敷料能有助于傷口的早期愈合,而且可減少換藥次數,縮短治療時間。
2.1 局部治療
2.1.1 Ⅰ期主要以增進血液循環,解除壓迫為主。一般情況下,只要及時處理, 避免繼續受壓,建立翻身卡定時翻身。水膠體敷料保護皮膚,使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解除, 神經營養機能恢復, 能有效治療Ⅰ度壓瘡。
2.1.2 Ⅱ期壓瘡應把預防感染放在首位, 因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受壓表面呈紫紅色、變硬、出現水泡, 表面松解剝脫、顯露出紅色浸潤創面, 因此極易引起感染。未破潰的小水泡,應盡量減少局部受摩擦,讓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則應在無菌條件下,用注射器穿刺抽吸泡內滲液后,覆蓋無菌敷料。在這里介紹幾種治療Ⅱ期壓瘡的方法。
2.1.2.1 濕潤燒傷膏治療壓瘡[3]用0.9%生理鹽水沖洗創面,清創去除膿性分泌物,將美寶濕潤燒傷膏涂在褥瘡上,采用暴露療法,涂藥用一次性壓舌板,使創面藥液均勻,厚度為2~3mm。
2.1.2.2 康惠爾泡沫敷料加貝復劑 清0.9%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后外噴貝復劑再貼泡沫敷料,每兩天更換敷料。
2. 2 Ⅲ期,Ⅳ期壓瘡治療的方法:分次小范圍手術清創,每周作瘡面細菌學鑒定。換藥前, 操作者戴無菌手套, 用無菌棉簽從傷口中心環形向外擦拭傷口分泌物或直接取膿液送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根據結果選擇抗生素。
2.2.1 手術清倉后根據傷口情況選擇不同敷料
黑色期:傷口有黑痂覆蓋,滲液無或很少 去除黑痂干痂+清倉膠+潰瘍貼或透明貼
黃色期:黃色腐爛組織滲液增多 清除腐爛組織+清倉膠或澡酸鹽敷料+潰瘍貼或泡沫敷料
紅色期:肉芽組織生長 組織呈鮮紅色,滲液開始減少 泡沫敷料或澡酸鹽敷料+透明貼
粉紅色期:上皮化開始,傷口縮小,滲液減少。透明貼或水膠體油紗
2.2.2 應用濕性愈合理論治療Ⅲ期和Ⅳ期壓瘡法 有研究對重度骶尾部壓瘡,根據濕性愈合理論,應用密閉式敷料,創造良好的傷口床,適時更換敷料,促進傷口的無瘢痕。方法: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擦干后涂清瘡膠覆蓋新型密閉性敷料,采用自溶性清瘡與切痂清瘡相結合,徹底清除創面壞死組織及液化脂肪,根據敷料吸收滲液情況,給予更換,一般開始使用1~3d更換1 次, 以后根據創面愈合情況, 換藥時間可適當延長。[4]
2.2.3 負壓傷口療法(NPWT)Ⅲ期和Ⅳ期壓瘡的輔助治療。運用負壓傷口療法(NPWT)前,應先清除壓瘡的壞死組織。[5]
3 全身治療護理
3.1 加強營養 營養不良是發生壓瘡的原因之一,也是直接影響壓瘡愈合的因素,因此對患有壓瘡且可進食的患者,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對不能進食的患者可靜脈滴注白蛋白、復方氨基酸等,以達到營養治療的目的,增強患者的抵抗力,促進創面的修復。3.2 外科治療 對于深達骨質、保守治療不佳的壓瘡可用外科手術處理加速愈合,如手術修刮引流、清除壞死組織、植皮修補缺等。采用擴術修復可縮短壓瘡的病程、減輕痛苦、提高治愈率,而圍手術期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強調術后護理中的減壓,可用燒傷懸浮床;傷口護理注意皮瓣血供和負壓引流物的性狀;皮膚護理應減少局部刺激保持干燥。
4 通過開展教育減少壓瘡發生:給患者及家屬做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患者及家屬減少剪切力和受壓的種種危險因素。演示減少皮膚破損的不同,選擇和使用不同的壓力緩沖墊,對預防和減少壓瘡的發生非常關鍵。要求護理人員提高工作責任心,提高護理人員及壓瘡危險因素的正確評估,加強業務學習,更新知識,對新設備新方法要學會正確使用。
參 考 文 獻
[1] 2007年國際NPUAP-EPUAP壓瘡的預防:快速參考指南英文印刷版在NPUAP的網站上(www.省略)
[2] 朱文芳、胡克等得30度側臥更換預防壓瘡的療效觀察 護理學雜志總2007年11月第22卷22期外科版
[3] 黃云飛,陳愛,梁麗萍,周桂東.濕潤燒傷膏治療潰瘍期褥瘡的觀察與護理[J].現代護理,2005,11(9):718-719.
[4] 護理研究2009年10月第23卷10期中旬版(總第301期)
[5] 蔣琪霞.李曉華.胡素琴.彭青.周昕 負壓閉合技術在處理慢性傷口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期刊論文]-醫學研究生學報2009(12
皮膚護理論文范文第7篇
隨著科技的發展,美已經不再是難事。人造美女、人造美男頻頻可見,人們已分不出真偽。當追求美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時尚,各種美容護膚品也隨之誕生并締造了美容業爭奇斗艷、群雄爭霸的局面。一時間,形形的美容宣傳,美麗承諾讓人心曠神怡,不禁飄飄然地蠢蠢欲動起來,人們開始爭相購買美容產品,不惜一切代價來換取美麗容顏。于是乎造假者便借此良機,抓住機遇,開始了他們的溫柔暴力活動。這時愛美的朋友們可要擦亮雙眼,認清美容行業的各種坑爹手段。
一大坑爹:辦卡篇
很多愛美的女性消費者在美容院都經歷過類似的“美容升級”。在各種美容卡的誘惑下,她們就像著了魔一樣把錢撒到美容院。
1、美容院免費體驗貓膩多
因為該美容院發放的免費體驗卡。一般女性作皮膚護理,要經過洗面奶洗臉、去死皮、面部按摩、做面膜、導入精華素之類的營養素,但是免費過后,美容師往往以各種理由要求消費者開卡。“如果你堅持不開卡,美容院通常在體驗中要求你支付額外費用。
2、熱情服務只為推卡
去美容院體驗服務時,店內美容師對她熱情有加,享受著上帝式服務。通過聊天摸清了顧客的身份和需求,然后因人制宜。憑著簡單的交談,美容師即可判斷出該顧客的消費能力、家庭經濟狀況,然后進入掏顧客腰包的下一個環節。
二大坑爹:推銷產品篇
不少美容院產品的成分、功效、質量檢測沒有統一標準,無法保證產品質量。一些美容院甚至以次充好,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美容院都喜歡向顧客推銷號稱國外生產的名牌護理產品,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美容院有95%的產品都不是出自正規廠家,而是在廣州灌裝的無牌產品。要拿到所謂“品牌”很容易,只要有20萬現金,注冊好品牌,做好外包裝設計,就能到廣州化妝品生產廠家去進行灌裝,精油一般1000支起灌,洗面奶5000支起灌。
很多美容院并不看重產品的牌子,更看重產品的利潤空間。美容院灌裝產品的成本一般是產品標價的0.6折,賣給美容院的價格一般是2折,因價格便宜,因而深得美容院青睞。
三大坑爹:美容儀器篇
去美容院做臉的時候往往要用到一些手執的工具。這些神器可謂多種多樣,皺紋、黑眼圈、眼袋、青春痘、黑頭都可以去除。但是實際呢?是純粹浪費時間和金錢還是……
1、導入儀
導入儀一般使用電流或超聲波,號稱能打開皮膚細胞間的通道,使護膚品成分充分滲入肌膚,達到緊致、提拉、祛皺等各種奇效。
壞處:沒有任何公開發表的科學論文證明這類儀器對皮膚有益。就算電流或超聲波能打開真皮層的通道,這樣做對皮膚其實有害無益。“皮膚通道”意味著皮膚組織不再緊密,而出現了傷口,細菌、污染會乘虛而入,那些本應停留在皮膚表面并被沖洗掉的護膚品成分也可以長驅直入。
2、輸氧儀
輸氧儀通過連在氧氣機上的一根細小管子向面部皮膚輸送高純度的氧氣。特制的半圓形面罩把氧氣鎖定在皮膚表面。輸氧前,臉上先敷一層導入產品的紗布或面膜。一般戴上面罩后輸氧20分鐘。有些美容院或美容師還會用特殊的工具把氧氣集中輸送到面部的關鍵部位。
壞處:理論上輸氧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但是研究發現實際上幾乎沒有效果,特別是對健康無損傷的皮膚來說。沒有任何研究證明輸氧對皺紋或皮膚老化有改善作用。只有在高壓氧艙中輸氧,氧氣才能透過皮膚,即使是這樣,短期內也會造成自由基損傷,抵消了任何可能的長期效益。
3、負離子毛孔凈化療法
負離子毛孔凈化療法對皮膚沒有任何作用,既不能打開毛孔,也不能排毒,不對皮膚有任何其他幫助。不管是空氣中的負離子還是機器產生的負離子都不能穿透皮膚,也不能在皮膚中產生共振,因此對毛孔沒有作用。說來你也許會吃驚,不過皮膚沒有排毒的功能。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1-2525.html皮膚護理論文范文10篇
相關文章:
推普周的宣傳標語09-21
icu護理知識點范文8篇08-15
睡衣廣告標語07-25
發朋友圈的立冬祝福句子11-09
老公送七夕禮物朋友圈文案08-10
最新公安清查行動工作總結(3篇)10-26
寫給女生的道歉信12-17
道路橋梁專業求職信11-14
荷花淀讀后感12-12
國際大學生節廣播稿11-16
最新積極主動心得體會08-22
《二十年后回故鄉》作文01-31
感恩節祝詞12-05
企業員工辭職申請書12-05
童年經典好詞好句好段摘抄11-04
幼兒園春節活動教案10-09
《枯樹賦》原文及翻譯賞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