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外甥書原文及翻譯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誡外甥書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原文
夫①志當存②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③,使庶幾之志④,揭然⑤有所存,惻然⑥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⑦,廣咨問,除嫌吝⑧,雖有淹留⑨,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⑩。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釋
①夫,讀作“fú”,句首語氣詞
②存,懷有,懷著
③凝滯,心思局限于某個范圍;拘泥
④庶幾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賢的志向
⑤揭然,高舉的樣子
⑥惻然,懇切的樣子
⑦細碎,瑣碎的雜念
⑧嫌吝,怨恨恥辱
⑨淹留,德才不顯于世
⑩濟,成功,實現
強毅,堅強果斷
竄伏,逃避,藏匿
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譯文
一個人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慕先賢,節制情欲,去掉郁結在胸中的俗念,使幾乎接近圣賢的那種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體現出來,使你內心震動、心領神會。要能夠適應順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驗,擺脫瑣碎事務和感情的糾纏,廣泛地向人請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緒。做到這些以后,雖然也有可能在事業上暫時停步不前,但哪會損毀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擔心事業會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堅毅,思想境界不開闊,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無為,永遠混雜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會難免淪落到下流社會,成為沒有教養,沒有出息的人。
【賞析】
諸葛亮是國人心目中的智者,《三國演義》是小說,對他的描寫是拔高來寫的,近乎神仙一流的人物。所以魯迅讀后有“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評價。根據正史中的記載,他的死敵司馬懿視察了他撤退后的營寨后,情不自禁發出了“天下奇才”的感嘆。這可就不是小說家言了。現在的人以為死人無法辨誣,喜歡作翻案文章,諸葛亮也是常被言語攻擊的對象,但在我看來,這些攻擊絲毫沒有影響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因為在多年以前就讀過他的一篇短文《誡外甥書》,對他的言論佩服得五體投地,并且一直是努力當作自己的人生指導方針的,雖然很多地方沒能做得到,但總算是得益非淺。過了多年,無意中再次看到這篇文章,還是覺得特別親切。覺得這就象一個慈祥的長輩在對自己耳提面命,諄諄教誨。
在這篇短文里,沒有空洞的說教,都是針對青年人普遍存在的毛病來說的,所以讀起來讓人有切中要害的感覺。
首先是說做人要有理想,要有遠大的志向。當然對于每個人來說,向往的東西各有不同,所謂“人各有志”.記得有個笑話,老師問學生,說:你長大了喜歡干什么?學生說了:我要為金錢和美女奮斗!結果被老師狂K了一頓。過了些天,老師又問同樣的問題,學生就學乖了,說:我要為事業和愛情奮斗!老師聽了就十分滿意,夸他是個好學生。其實無論是金錢和美女,或者是什么事業和愛情,說到底本質上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不過就是換了個說法罷。一個人,只要找到了可以為之奮斗的目標,先不管這目標的正當性和合理性,至少就不會迷失了方向。活著也就有了奔頭,至少不會讓自己覺得很空虛。當然太容易實現的東西是不可以稱之為人生目標的。
話說回來,這人生理想還真是好東西。所以,諸葛亮首先提出的就是這個。接著他就做出了要求:要向榜樣學習。榜樣就是那些先賢。當然他沒有具體指明是那些先賢。但從他自己早年的榜樣來看,應該就是管仲、樂毅一類的人物。“恒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樂毅率五國之師伐齊,連下七十余城。都是匡扶天下,挽狂瀾于既倒的出類拔萃人物。學習書法的時候,有這么一句話:“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學習的榜樣還真是得找最好的來學習。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1726.html誡外甥書原文及翻譯
相關文章:
最新畢業留言句子07-25
簡潔的治愈系早安問候語11-19
婚禮父母祝詞11-19
雞湯感言10-12
解除同居關系協議書11-30
兄弟合作建房協議書08-27
小學生建隊日的廣播稿10-19
新生軍訓精彩的新聞稿09-21
高中軍訓心得第三天09-19
冬至的作文900字12-17
敬業與樂業的優秀讀書筆記11-26
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英語讀后感帶翻譯08-28
小學生中秋節的作文08-17
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是一本嗎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