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原文
村晚
朝代:宋代
作者: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譯文
在一個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的樂曲。
注釋
①陂(bēi):池塘。②銜:口里含著。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掛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③浸:淹沒。④寒漪(yī):水上波紋。⑤橫牛背:橫坐在牛背上。⑥腔:曲調。⑦信口:隨口。⑧歸去:回去。⑨池塘:堤岸。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樣(是落山后),倒映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他拿著短笛隨便的吹奏。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
1、寫景的藝術特色:《村晚》的寫景文字集中在一、二兩句,寫的是山村晚景。詩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描繪了一幅非常幽雅美麗的圖畫,為后兩句寫牧童出場布置了背景。瞧,"草滿池塘水滿陂",兩個"滿"字,寫出仲夏時令的景物特點,寫出了景色的生機一片;"山銜落日浸寒漪",一個"銜",寫日落西山,擬人味很濃,一個"浸",寫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動形象。"橫"字表明牧童不是規矩地騎,而是隨意橫坐在牛背上,表現了牧童的調皮可愛,天真活潑,淳樸無邪。這些景物,色彩和諧,基調清新,有了這樣的環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樂融融的了。同時,也表現出了牧童無憂無慮,悠閑自在的情致……
2、詩歌的意境的創造:詩人是帶著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牧童、寫村晚的,他十分滿足于這樣一種自然風光優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環境,所以他寫牧童,讓其"橫牛背",吹笛呢,則是"無腔信口",是詩人厭倦了塵世的喧囂,看破了"紅塵滾滾"呢,還是他天性好靜、好無拘無束呢?總之,這首詩描繪的確實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畫面,無論是色彩的搭配,還是背景與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協調,而畫中之景、畫外之聲,又給人一種恬靜悠遠的美好感覺。
創造背景
《村晚》這首詩約作于作者晚年隱居,游覽農家之時(很可能為宋度宗年間)。詩人在游覽過程中,被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鄉村晚景圖深深打動,于是揮墨創作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詩中描繪的池塘、青草、落日、牧童等景象,都是詩人在游覽過程中親眼所見,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鄉村晚景的寧靜與美好。
作者簡介
雷震,南宋詩人,關于他的生平,歷史記載很少。有說法認為他是四川眉山人,又有說法稱他是今江西南昌人。雷震是宋寧宗嘉定年間的進士,晚年選擇隱居,過著淡泊名利、親近自然的生活。他的詩作以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而著稱,深受讀者喜愛。
古詩特色
寫景生動:
詩人通過“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兩句,將池塘、青草、山、落日等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幽雅美麗的鄉村晚景圖。其中,“滿”字寫出了仲夏時節的景物特點,生機勃勃;“銜”字則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了落日將沉未沉的情態。
動靜結合:
詩中既有靜態的景物描寫,如池塘、青草、山、落日等;又有動態的牧童活動描寫,如“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這種動靜結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詩既有畫面感又有聲音感,更加生動形象。
色彩和諧:
詩中的色彩搭配也十分和諧。綠色的青草、藍色的池塘水、紅色的落日以及牧童和牛背的色彩,共同構成了一幅色彩豐富的畫面。這些色彩不僅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效果,也傳達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情感真摯:
詩人在描繪鄉村晚景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喜愛之情。通過牧童“橫牛背”、“信口吹”的描繪,展現了牧童無憂無慮、悠閑自在的情致,也反映了詩人內心對自由、寧靜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綜上所述,《村晚》這首詩以其生動的寫景、動靜結合的手法、和諧的色彩搭配以及真摯的情感表達而獨具特色,成為了一首廣受歡迎的古詩詞佳作。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174.html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
相關文章:
最火蛇年新年文案01-08
霜降手抄報簡單又漂亮10-18
統計學論文范文10篇08-15
好聽英文句子08-16
最新教師教學年末工作總結 教師教學工作期末總結(十四篇)09-19
公司員工工作證明04-15
公益廣告策劃書案例優秀08-31
學生給老師的道歉信08-17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01-19
文秘專業知識的試題及答案10-11
向袁隆平院士致敬作文03-26
《誤殺3》電影觀后感12-31
工作的寓言故事12-05
介紹我自己作文11-26
星海專業組100是什么專業?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