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謂早梅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
早梅朝代:唐代|作者: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村路 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譯文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
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注釋
(1)迥(jiǒng):遠。
(2)傍:靠近。
(3)發(fā):開放。
(4)經冬:經過冬天。
(5)銷:通“消”,融化。這里指冰雪融化。
全文賞析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一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云:“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云:“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尋覓的認識過程。并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3360.html張謂早梅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
相關文章:
商務談判禮儀總結12-07
論文畢業論文范文10篇08-15
大魚海棠經典臺詞07-25
激勵人前進的名人名言摘抄12-07
兒童節QQ問候語22條08-23
超市采購工作計劃01-22
最新教師轉正工作總結300字 教師轉正工作總結(4篇)08-09
家庭經濟貧困證明09-14
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培訓心得體會11-05
《贈汪倫》改寫優秀04-03
五年級期末考試前的復習計劃作文12-23
五臺山的傳說故事09-28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作文09-09
燕京理工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