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行蹤的成語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用到成語的地方還是很多的,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語?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形容行蹤的成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有哪些成語形容行蹤?成語大全頻道精心搜集了20個關于描寫行蹤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2、來鴻去燕:比喻行蹤漂泊不定的人。
3、鼠跡狐蹤:比喻人行蹤鬼祟。
4、神龍見首不見尾:原是談詩的神韻,后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5、飄蓬斷梗:飄飛的蓬草和隨波逐流的斷樹枝。比喻到處漂泊,行蹤無定。
6、浮跡浪蹤:指行蹤不定。
7、尋蹤覓跡:覓:找;蹤:跡,腳印,指行蹤。到處尋找別人的行蹤。
8、覓跡尋蹤:覓:找;蹤:跡,腳印,指行蹤。到處尋找別人的行蹤。
9、潛蹤躡跡:指藏匿行蹤。
10、來蹤去跡:指人的來去行蹤。
11、來蹤去路:指人的來去行蹤。同“來蹤去跡”。
12、東飄西泊:指四處漂泊,行蹤無定。
13、東西南北:指四方、到處、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處飄泊,行蹤不定。
14、浪跡浮蹤:到外漫游,行蹤不定。
15、藏蹤躡跡:躡:輕步行走的樣子。隱秘行蹤,悄悄行動。
16、枯蓬斷草:干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難定。
17、偃旗息鼓:偃:仰臥,引伸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18、卷旗息鼓:猶偃旗息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19、行蹤無定:行蹤:行動的蹤跡。指在各處來往出沒,沒有固定處所。
20、偃旗臥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同“偃旗息鼓”。
21、偃旗仆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同“偃旗息鼓”。
22、東飄西泊:指四處漂泊,行蹤無定。
23、飄蓬斷梗:飄飛的蓬草和隨波逐流的斷樹枝。比喻到處漂泊,行蹤無定。
24、萍蹤梗跡:像浮萍在水中,飄泊不定。比喻行蹤無定。
25、撞府穿州:指在江湖上東游西蕩,行蹤無定。
26、無影無蹤:一點蹤跡都沒有。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27、銷聲匿跡:隱藏聲音和蹤跡。指不公開露面。
28、行蹤無定:行蹤不定,沒有固定的處所或地點。
29、無跡可尋:沒有蹤跡可以尋求。多指處事為文不著痕跡。
30、韜聲匿跡:隱藏蹤跡。指不被人所見聞。
31、韜光養晦:隱藏才能不使外露。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32、潛蹤隱跡:隱蔽蹤跡。指隱藏自己的蹤跡不使暴露。
33、韜跡隱智:指藏匿蹤跡,不露才智。
34、遁跡潛形:遁、潛:隱藏。跡、形:蹤跡,形跡。指隱藏蹤跡和身形。
35、遁跡匿影:指隱藏蹤跡和身形。
36、杜門晦跡:晦:隱匿。關上門,隱匿自己的蹤跡。指隱居起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或動態。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7-1675.html形容行蹤的成語
相關文章:
經典下雨朋友圈文案句子01-22
多功能室標語01-07
窗簾,布藝廣告語12-23
資產管理自查報告08-16
簡短的早安共勉句子朋友圈59條12-28
七年級語文工作總結育反思(16篇)10-05
發展對象培訓總結08-24
對客戶的道歉信01-30
大班第一學期期末家長會發言稿08-22
預防網絡電信詐騙演講稿08-02
想象未來三年級作文09-02
《昆蟲記》好詞好句摘抄08-17
鄉村美景四年級作文08-02
學校小攤見聞作文07-23
2023文科一本二本三本的分數線 昆明學院二本錄取分數線202309-12
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