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熱詞”》閱讀答案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冷眼看“熱詞”》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冷眼看“熱詞”
“熱詞”是指來源于突發事件或社會現象,經過形象、鮮明和恰當的隱喻性總結,讓人們更深刻地記住關鍵信息的公共焦點詞語。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上流行的“熱詞”已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新潮網絡語言。“打醬油”、“俯臥撐”乃至“被××”之類的熱詞從詞語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這些詞語往往不是逐漸擴散,而是瞬間的爆發。顯然這類熱詞不是像以往的許多網絡語言那樣因詞語本身的娛樂性導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發的社會事件傳播得以派生,而且這類熱詞幾乎無一例外具有較多的政治諷刺意味,反映的是社會“杯具”何其多,人們認為這是中國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種方式,是中國網絡政治化的一種體現。
中國的改革開放自90年代末以來進入了深水區,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維艱,在這種現實狀態下,網絡的政治化可以說是公眾表達的常規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話語溢出現象。而網絡的確為當代中國民眾提供了一種新的政治表達的可能,有人因此而樂觀地預言網絡將成為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建設進程的重要力量。可實際上,人們上網發表意見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傳播卻完全由不得自己,各類網絡運營者操控著網絡信息的傳播。
熱詞的出現使網絡傳播形勢有了一些改觀。一個本來難以擴大影響的社會信息,由于被人從中提煉出具有諷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隱喻詞語而產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隨即因為網上讀者的關注和分享而成為口頭禪并被強力傳播,進而迅速走紅成為熱詞。顯然,熱詞熱起來的社會學原因在于網民自發形成的積極介入態度。在網絡日益被運營者操控的形勢下,這種對傳播的主動介入可以說是普遍網民對“被傳播”現實的一種反抗。
熱詞之所以會“熱”,也和它的接受環境分不開。在媒體自身權威性不夠卻又面對公眾質疑時,許多“專家”和“權威機構”常常會冒出來強化信息的權威性。弱勢的普通民眾當然無法與“專家”、“權威機構”對抗,但一些陌生詞語“被××”――“被就業”、“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卻憑著機智的反諷破了媒體操控者的意圖。
普通民眾對媒體操控者和所謂“權威”的不信任是熱詞走紅的社會環境,但熱詞并非只是消極的拒絕。許多因熱詞而“熱”并最終引起社會重視的案例顯示,網民傳播熱詞的熱情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社會關懷的激情。這種激情來自每個網民個人的直覺和判斷,來自一個人內在的同情心和正義感。當然,信息的不對稱使網民個人的判斷無法完全避免錯誤和偏見,但這并不影響這種社會關懷的輿論價值。這種激情的存在證明,社會上盡管充斥著欲望和不公正,但人們的心靈深處仍然有良知。
無論如何,熱詞的大量出現已成為中國式網絡的特色景觀,熱詞將作為有影響力的社會表情符號構成我們這個時代的記憶。
8、下列關于“熱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熱詞”是一種新潮網絡語言,它的出現被認為與中國政治走向民主有關。
B.熱詞從詞語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往往不是逐漸擴散,而是瞬間的爆發。
C.“打醬油”、“被××”之類“熱詞”的流行,與詞語本身是否有娛樂性無關。
D.一個社會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產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就會成為“熱詞”。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人們能在網上自由地發表意見,但由于網絡信息的傳播受各類網絡運營者的操控,這些意見的傳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諷刺意味的“被傳播”,表現出了主動介入傳播的普通網民對網絡運營者操控網絡信息傳播的一種反抗。
C.網民傳播熱詞的熱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熱詞而“熱”并最終引起社會的重視,并使人感受到網民社會關懷的激情。
D.傳播熱詞的網民所展現的社會關懷的輿論價值,不會由于其個人判斷出現錯誤和偏見而受到影響。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熱詞的出現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進入深水區和網絡為中國民眾提供一種政治表達可能之間存在著聯系。
B.從熱詞的接受環境看,某些媒體操縱者強化信息權威性的意圖,常常會被隨后出現的熱詞憑著機智的反諷破壞。
C.當媒體操控者和所謂“權威”得到普通民眾的信任后,熱詞就會逐漸變“涼”并最終淡出人們的視野。
D.熱詞在中國互聯網上流行的現象有中國特色,熱詞本身所體現的時代特點也會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參考答案
8.D根據第四段,“有意加工”錯,“就”變必要為充分條件。A項、B項和C項的答題區域在第二段。
9.A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參照第3段“人們上網發表意見可能是自由的”的說法,A項“人們能在網上自由地發表意見”的說法曲解原意,變或然為實然。B項的答題區域在第6段,C項和D項的答題區域在第6段。
10.答案:C考點: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條件缺失。從全文來看,熱詞出現和流行的原因包括“網絡為當代中國民眾提供了一種新的政治表達可能”、“網民自發形成的積極介入態度”、“普通民眾對媒體操控者和所謂‘權威’的不信任”、“每個網民個人的直覺和判斷,來自一個人內在的同情心和正義感”等方面,“媒體操控者和所謂‘權威’不受信任”只是熱詞出現和流行的原因之一。A項的答題區域在第3段,B項的答題區域在第5段,D項的答題區域在末段。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6-4520.html《冷眼看“熱詞”》閱讀答案
相關文章:
寒假的一天日記01-30
堅強個性朋友圈說說文案01-15
應聘業務員的自我介紹08-17
分管辦公室副總經理個人述職報告01-07
2024年經理助理半年工作總結 經理助理年終工作總結和來年工作安排(十六篇)08-15
個人工作表現證明07-27
警示教育心得體會12-28
經典通知函09-27
光盤行動倡議書500字六年級08-16
面對質疑作文800字12-20
三年級的雨作文11-30
五年級童話故事作文:大肚子蟈蟈11-22
寫景狀物作文800字11-19
昆明五年制大專有警校嗎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