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的中國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辭”閱讀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現存的中國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辭”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現存的中國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辭。這只算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節的。后來《周易》卦爻辭和《魯春秋》也是如此,不過經卜官和史官按著卦爻與年月的順序編纂起來,比卜辭顯得整齊些罷了。便是這樣,王安石還說《魯春秋》是“斷爛朝報”。所謂“斷”,正是不成片段、不成章節的意思。卜辭的簡略大概是工具的緣故,在脆而狹的甲骨上用刀筆刻字,自然不得不如此。卦爻辭和《魯春秋》似乎沒有能夠跳出卜辭的氛圍去,雖然寫在竹木簡上,自由比較多,卻依然只跟著卜辭走。《尚書》就不同了。《虞書》、《夏書》大概是后人追記,而且大部分是戰國末年的追記,可以不論;但那幾篇《商書》,即使有些是追記,也總在商、周之間。那不但有章節,并且成了篇,足以代表當時史的發展,就是敘述文的發展。而議論文也在這里面見了源頭。卜辭是“辭”,《尚書》里大部分也是“辭”。這些都是官文書。
記言、記事的辭之外,還有訟辭。打官司的時候,原被告的口供都做“辭”;辭原是“訟”的意思,是辯解的言語。這種辭關系兩造的利害很大,兩造都得用心陳說;審判官也得用心聽,他得公平的聽兩面兒的。這種辭也兼有敘述和議論;兩造自己辦不了,可以請教訟師。這至少是周代的情形。春秋時候,列國交際頻繁,外交的言語關系國體和國家的利害更大,不用說更需慎重了。這也稱為“辭”,又稱為“命”,又合稱為“辭命”或“辭令”。鄭子產便是個善于辭命的人。鄭是個小國,他辦外交,卻能教大國折服,便靠他的辭命,他的辭引古為證,婉轉而有理,他的態度卻堅強不屈。孔子贊美他的辭,更贊美他的“慎辭”。孔子說當時鄭國的辭命,子產先教裨諶創意起草,交給世叔審查,再教行人子羽修改,末了兒他再加潤色。他的確很慎重的。辭命得“順”,就是婉轉而有理;還得“文”,就是引古為證。
孔子很注意辭命,他覺得這不是件易事,所以自己謙虛的說是辦不了。但教學生卻有這一科,他稱贊宰我、子貢擅長言語,“言語”就是“辭命”。那時候言文似乎是合一的。“辭”多指說出的言語,“命”多指寫出的言語;但也可以兼指。各國派使臣,有時只口頭批示策略,有時預備下稿子讓他帶著走。這都是“命”。使臣受了“命”,到時候總還得隨機應變,自己想話說;因為許多情形是沒法預料的。――當時言語,方言之外有“雅言”。“雅言”就是“夏言”,是當時的京話或官話。孔子講學似乎就用雅言,不用魯語。卜、《尚書》和辭命,大概都是歷代的雅言。訟辭也許不同些。雅言用的既多,所以每字都能寫出,而寫出的和說出的雅言,大體上是一致的。孔子說“辭”只要“達”就成。“辭”是辭命,“達”是明白,辭多了像背書,少了說不明白,多少要恰如其分。辭命的重要,代表議論文的發展。
(節選自朱自清《經典常談》)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3分)
A.《周易》卦爻辭和《魯春秋》也只算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節,但是比作為現存中國最早的文的商代的卜辭顯得整齊些。
B.鄭國子產辦外交讓大國折服,主要原因在于他的辭命引古為證,婉轉有理而態度卻很堅強。
C.外交語言中,各國所派使臣,受的“命”可以是口頭批示,也可以是預備好的稿子。即使帶走的是預備好的稿子,他到時候總還是會有要說的話。
D.訟辭是打官司時候的口供,是被告辯解的言語,陳述的時候得很用心,審判官也得很用心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尚書》有章節并且成篇,代表了當時敘述文的發展,這里面也可以尋見議論文的源頭。
B.根據選文,中國古代卜辭和《尚書》都是“辭”,它們記言記事,都是官文書。另外,訟辭和外交的語言,都可以稱為“辭”。
C.卦爻辭和《魯春秋》寫在竹木簡上,自由比較多,但是依然只跟著卜辭走,大概是沒能跳出卜辭的氛圍去。
D.孔子認為辭命“順”“文”不是件易事,但從他教學生有這科可以看出來,孔子是可以辦到的。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至少在周代,訟辭兼有敘述和議論,如果原被告雙方自己辦不了,也可以請教訟師。
B.孔子更贊美子產的“慎辭”,因為子產的辭命非常慎重,需要他自己創意起草、審查、修改,最終再加以潤色。
C.孔子講學、卜、《尚書》和辭命,大概用的都是當時的京話或者官話,而訟辭也許不同些。
D.雅言每字都能寫出。子曰“辭達而已矣”,意思是用辭命明白就成,辭的多少要恰如其分。
參考答案
1.D(概念理解有誤。“兩造”指原告和被告雙方。應是“原告和被告辯解的言語,雙方在陳述的時候都得很用心”。)
2.B(范圍擴大了。原文是“《尚書》里大部分”。)
3.B(錯解文意。需要經過他人創意起草、審查、修改,最終子產自己再加以潤色。)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6-4765.html“現存的中國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辭”閱讀答案
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論文范文10篇08-15
謎底有筆字的謎語08-02
我的姐姐日記400字10-28
自考生自我介紹10-19
基金會宣傳口號10-18
互補的愛情經典臺詞09-20
海底兩萬里美文08-23
工程造價的實習報告08-17
羅馬假日英文觀后感01-19
鄉村教師幸福感的演講稿10-26
鞋業員工培訓心得09-18
工廠實習的收獲心得體會08-30
山西民風民俗作文11-09
農村喬遷新居對聯的摘抄10-19
電話七年級作文10-14
給大一新生的勵志寄語08-31
香港浸會大學的熱門專業有哪些?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