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尊師重道的歷史典故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適當運用典故可以增大詩詞表現力,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更為豐富的內涵,可以增加韻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詩詞委婉含蓄,避免平直。都有哪些經典的典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代名人尊師重道的歷史典故,歡迎大家分享。
儒商始祖――子貢
子貢,孔子杰出弟子。后棄官從商,成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歷來公認他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長逝。孔子死后,眾弟子皆服喪三年,相訣而去,獨有子貢結廬墓旁,守墓六年,足見師徒情深,尊師之誠,實屬中華尊師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間,立碑一座,題為“子貢廬墓處”。因子貢為孔墓所植為楷樹,后世便以“楷模”一詞來紀念這位圣徒。
理學家――楊時
“程門立雪”這一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學家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將樂縣人,四歲入村學習,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著名理學家、教育家程頤為師。時值冬季的一天,楊時因與學友游酢在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師家請教。他們頂著凜冽寒風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和游酢,只見他們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劉莊,東漢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間,吏治非常清明,境內安定團結。
博士桓榮是漢明帝做太子時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的尊敬,后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桓榮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并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軀的至高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民族英雄――岳飛
岳飛(謚號:武穆王),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南宋抗金名將,其軍事才能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杰出的軍事統帥。
岳飛的老師名叫周同,據說他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飛都一定會到老師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報國的忠心。
一代明君――唐太宗
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他給幾位皇子選擇的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之人,如李綱、張玄素、魏征、王圭等,而且一再教導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有一次,李綱因患腳疾,行走不便,當時皇宮內制度森嚴,官員不要說坐轎,就是出入也是誠惶誠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并詔令皇子迎接老師。還有一次,唐太宗聽到有人反映皇四子李泰對老師王圭不尊敬,他當著王圭面批評李泰說:“以后你每次見到老師,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松。”從此,李泰見到王圭,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由于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位皇子對老師都很尊敬。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9-835.html古代名人尊師重道的歷史典故
相關文章:
禁毒有我陽光前行作文800字01-13
二年級美麗的冬天的作文300字12-17
學生周末長期請假條11-14
愛祖國愛家鄉征文10-11
專科物理類選什么專業好02-21
2024昭通學院在湖南怎么招生的11-24
2024下半年甘肅省中小學教師資格筆試考試時間、科目及大綱(9月15日)08-03
描寫山的四字成語09-13
滿江紅譯文及賞析08-17
三年級數學日記500字11-09
民辦幼兒園年檢自查報告最新10-26
高三勵志標語橫幅10-12
高中暑假日記09-27
人生目標問題的隨筆01-30
杜甫的名言11-03
幼兒小班爸爸媽媽的話11-02
感謝父母的話經典語錄09-13
房地產員工試用期轉正總結08-23
最新出納年度工作總結與計劃(13篇)08-09
給學校保安的感謝信10-11
給朋友的感謝信09-13
房屋改造承諾書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