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贈范曄》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贈范曄》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不是我寫的詩。原名《贈范曄》,作者陸凱。昨天是立春,僅以四句詩贈送學兄們:《贈范曄》寥寥20字,道出真摯友情,平淡中顯出高雅意境。“一枝春”是梅花的象征,向人們預示美好春天即將來臨,祝愿學兄們美好祈望早日實現(xiàn)。
陸凱《贈范曄》是歷代名詩。此詩是陸凱率兵南征度梅嶺所作,正值嶺梅怒放,想起隴頭(即隴山,在今陜西隴縣西北)好友范嘩,正好碰上驛使,就折梅賦詩贈友人。問題是:歷史上有不同的陸凱,我搞不清是哪一個陸凱,所以沒有寫明作者及詩名。
陸凱是誰?
1.有人說是三國時人。《三國志?陸凱傳》載:“陸凱,字敬風,吳郡吳人也。丞相遜族子也。黃武初為永興諸暨長,所在有治跡,拜建武都尉。領(lǐng)兵雖統(tǒng)軍眾,手不釋書。……赤烏中除儋耳太守,討珠崖,斬獲有功,遷為建武校尉。”又《三國志.孫權(quán)傳》載:“赤烏四年秋七月,遣將軍聶友、校尉陸凱以兵三萬討珠崖儋耳。”
2.晉代人。
3.南北朝劉宋時人。
4.唐朝人。
范嘩是誰?南北朝劉宋時有個編寫《后漢書》的范曄,字蔚宗,順陽山陰(今河南省淅川縣東)人,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但他距三國近200年。《荊州記》:“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兼贈詩。”《隋書?經(jīng)籍志》:“《荊州記》三卷,宋臨川王侍郎盛弘之撰。”清?曹元忠據(jù)《宋書?州郡 志》比照《荊州記》,認定成書時間當在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年)左右。所以,《荊州記》作者盛弘之與陸凱、范嘩是同時代人,其記述不會有誤。所以,我認為:陸凱、范嘩應該都是南北朝劉宋時人。
古今吟詠嶺梅詩詞不下千章,陸凱《贈范嘩》最早。從此,“一枝春”成為梅花及贈別的代稱,影響深遠。唐宋及歷代詩人都有類似吟詠,如:劉克莊:“輕煙小雪孤行路,折滕梅花寄一枝。”高啟:“無限春愁在一枝。”后來還有曲牌取名《一枝春》。
《直隸南雄州志》載,南雄城南有寄梅驛,即取折梅逢驛使詩語。該驛經(jīng)宋紹興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錫綸有《寄梅驛》詩:“一枝春可當人情,投贈南州艷此清。妙是不登供帳例,香風千古被征行。”
《贈范曄》屬于詩的種類有兩種說法:
1.五言絕句。
2.五言古詩。王力《詩詞格律概要》:“唐代以后,詩分為兩大類:
(一)古體詩;
(二)今體詩。古體詩是繼承漢魏六朝的詩體;今體詩是唐代新興的詩體。今體詩在字數(shù)、韻腳、聲調(diào)、對仗各方面都有許多講究,與古體詩截然不同。”“古體詩分為兩類:
(一)五言古詩,簡稱五古;
(二)七言古詩,簡稱七古。”我認為《贈范曄》是五言古詩:
1.寫作年代為南北朝。當時還沒有今體詩。
2.格律不同于五言絕句。
3.五言古詩每句五個字,全詩字數(shù)不拘多少。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95-10316.html讀《贈范曄》有感
相關(guān)文章:
法制教育廣播稿09-13
元旦作文150字左右12-06
瓷娃娃作文11-19
給星星的一封信11-09
申請書寫作基礎(chǔ)及格式11-09
500分左右能上什么好的大學12-02
河南漯河2024年高級經(jīng)濟師成績合格人員共9人 公示時間8月1日至8月9日08-03
語文個人教學總結(jié)08-16
全國消防安全知識競賽試題附答案08-16
安全教育第一課教案08-02
《孔雀東南飛》漢樂府詩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1-12
《秋興》全詩翻譯賞析07-20
新學期初中生個人學習計劃10-19
經(jīng)典哲理的語錄89條11-27
霸氣充滿理想抱負簡短語錄09-20
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的名人名言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