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損蘆衣》的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閔損蘆衣》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閔損蘆衣》的讀后感 1
《閔損蘆衣》:閔損,字子騫,是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賢之一。他在儒家當中以美德和老成、審慎得名,特別他的孝順聞名天下。
子騫的母親去世得早,他的父親娶了一個后妻,后妻又生下兩個兒子。繼母比較討厭子騫,冬天的時候給他兩個兒子用棉花做衣服,給子騫的.衣服是用蘆花絮做的。
繼母的偏心,惹來了父親的憤恨。父親很生氣,所以要決心休掉繼母。子騫含淚懇求父親能夠留下后母,并且說:“母親有三個兒子,一旦后母走了,三個兒子就孤苦伶仃了。”這是一句發自內心的話,子騫的繼母遭到感化,真是一句孝子安全家”
看完這個故事,我也深深地為子騫的精神所感動,子騫忍辱負重,為了維護家庭,為了不破壞父親和繼母的關系以及他與兩個兄弟之間的感情。他都委曲求全沒有說出真相,真是非常懂事與孝順。
讀完《閔損蘆衣》,除了孝順,還有一點給我的啟發就是我們凡是要學會寬容,寬容是美德,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閔損蘆衣》的讀后感 2
《閔損蘆衣》講的是孔子學生閔損德孝雙全的經典故事。他的后母只疼愛自己的兩個孩子,讓他們吃好的,穿暖的,卻把臟活累活全扔給他干,在數九嚴冬只讓他穿根本不保暖的蘆葦絮做的“棉衣”。在一次外出駕車中,因為寒冷閔損韁繩脫手而遭父親責打,這才露出了“棉衣”的真相。父親為此要休妻。這時的閔損卻替后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的.名言流傳至今。后母也深受感動,十分羞愧,此后痛改前非,一家人和睦相處。
在這個故事里,我看到了心地善良、孝敬父母的閔損。面對后母的偏心,他毫無怨言,牢記生母的諄諄教誨,他任勞任怨,尊老愛幼。在父親發怒要趕走后母時,他首先想到的竟是自己年幼的兩個弟弟!他不顧自己的委屈,以德報怨,更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這個故事里,我也看到了閔損的父親是一個明辨是非、主持公道的好爸爸。而后母,雖然刻薄偏心,但是她知錯能改,最終讓這個故事有了完美的結局。正如有人說的,我們的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別人的優點,能夠寬容地對待別人所犯的錯誤,那么,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95-4675.html《閔損蘆衣》的讀后感
相關文章:
加強消防安全工作的通10-26
做優秀公交人演講稿10-26
個人簡歷自我鑒定09-12
快樂的新春聯歡會作文12-23
湘湖作文11-19
自編童話作文300字10-20
一年級期末家長寄語09-28
寶水節選閱讀答案02-06
機電一體化技術論文范文10篇08-15
二十四節氣小雪簡短問候語11-26
滄桑經典句子11-13
朋友圈干凈短句11-02
中秋名家經典美文賞讀09-27
五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計劃02-12
新學期高一數學教師工作計劃01-30
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方案09-20
電工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9篇)08-17
高中推薦信11-30
授權委托書模版08-31
進口協議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