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黄网站男男禁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范文8篇

時間:2024-08-15 14:15:49 55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篇1

“環保概論與環保法”作為一門通識教育課程,對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環境觀有重大意義。針對“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從教學方法方面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將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網絡教學、參與式教學、科研式教學法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當中。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了“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的教學目標,并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關鍵詞: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環保概論與環保法;教學改革;非環境專業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目前,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高等院校關于環境教育的普及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讓大學生學到環境知識,增強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使之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把環境保護作為一種責任,并帶動周圍的人共同保護環境[1],是“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所要解決的問題。“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主要讓學生學習當前全球范圍內的環境現狀及其產生和引發的環境問題,以及人類活動影響下水、大氣、土壤、固體廢棄物、噪聲等的污染及其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規律、環境法律法規和環境管理等問題[2]。這門課程能使學生獲得環境污染治理和環境法律的基本知識,同時能引導學生在人與環境的關系上樹立正確的觀點和態度。“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的學習既是國策教育,又是國情教育,更是高尚文明的素質教育。該課程與環境工程專業中“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和“環境管理和環境保護法”等專業課程緊密相連,但對于非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因其內容較為抽象、復雜,導致課程體系枯燥無味。因此,對面向非環境工程專業的“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一、非環境工程專業“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教學的現狀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一)課程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廣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教材的內容較多,涉及的知識面廣,近年來出版的相關教材內容抽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仍以純理論知識為主,缺少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湘潭大學化工學院設置這門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能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具有環保宣傳意識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和國家公民,而并非環境保護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是伴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的,是由多學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一個跨度很大的綜合性課程,因此傳統教學方式中以教材為根本的教學難以跟上環境保護知識的發展[3],不能與時俱進、滿足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需求。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非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出勤率較低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由于“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是通識教育課程,非環境專業的學生不重視該門課程,認為它是一門概念性的理論課程,對自己本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將來的就業工作沒有幫助的興趣。另外,教學大綱的要求注重于邏輯思維和理論知識的全面培養,并且“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基本沒有安排實驗課,導致學生參與動手的機會少,難以與現今的實際環境問題和生活中遇到的環境法律糾紛相聯系,使學生感覺學習該門課程枯燥無味,因此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致使學生上課的出勤率較低。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以教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作為一門湘潭大學化工學院全院通識課程,“環保概論與環保法”由于受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的限制,該門課程涉及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概念性的理論知識和現有成熟的環境保護及治理技術。在該門課程授課過程中,教師一般多采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講授,沒有將重點放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技術上,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全部是接收教師灌輸的知識,完全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缺乏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和實踐技能的培養。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非環境工程專業“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一)啟發式教學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在“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并結合學科前沿知識和生活中實際案例進行講授,多講解學生感興趣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引導學生關注環境問題和與環境相關的法律糾紛。同時,對當前正在建設的重大工程項目、目前發生的環境污染特大事故和學校附近的污染事件,如合肥大湖名城創建、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巢湖治理與濱湖新區建設等事件,展開討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進行匯報。在講授清潔生產部分內容時,教師要結合清潔生產理論,分析社會實踐中各大企業存在的清潔生產問題,增加學生對清潔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同時,還要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對清潔生產報告的編制工作進行審核,引導學生完成清潔生產報告的撰寫工作,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4]。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案例教學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案例教學法是現今大學教育中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之一,其優勢在于密切聯系實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因此,在“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課堂教學中,如何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開展教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和針對性,表1列舉了在“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堂上每一章節教師所列舉的一些案例,這些案例都是關于人類目前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和近期發生的各種重大污染事件。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網絡教學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傳統教學的內容主要是按照邏輯體系和學科劃分編寫教科書的,且學科體系相對封閉、內容脫離社會實際,已經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因此網絡資源成為教學內容必要的補充。它能動態反映當前現實世界中的信息,而教師運用這些網絡信息和技術,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具有實效性。筆者在“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教學中采用網絡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使用仿真軟件及相關flash模型對理論知識進行演示,使學生直觀生動地掌握了理論知識。例如,大氣中除塵設備的分類及原理知識比較枯燥,課堂中筆者采用機械式除塵、旋風式除塵和布袋式除塵設備的flash模型,讓晦澀難懂的原理變得簡單直觀,這樣能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另外,筆者還利用動畫介紹PM2.5對人體的危害,將其對人體各個部位可能產生的影響演示得淋漓盡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課堂中播放生態多樣性消失的紀錄片“陰影下的切爾諾貝利人”等影像資料,引發學生對世界環境問題的關注和重視,并鼓勵學生更好地掌握“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的相關知識。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四)參與式教學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增加學生的參與度,采用參與式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大量實踐經驗證明,運用參與式教學法比傳統教學法教學效果更佳,值得所有一線教師嘗試[5]。筆者在授課時要求學生每節課后積極準備環境素材并在課前5分鐘進行匯報,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啟發學生的思考,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在課堂教學中結合“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內容,設定一定的情景,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的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升其綜合素質。如筆者講授完“環境生態學”這一章內容后,讓學生進行課堂專題研討,并選學生代表上臺講解他們家鄉或學校周圍出現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同時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使學生培養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掌握了解決環境問題的知識。另外,筆者在講授完“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理論知識,如概論、環境生態學、大氣污染防治、水體污染防治、固體廢物、噪聲控制、環境保護法等內容后,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電子圖書館、超星圖書館及各類期刊數據庫等電子資源查閱文獻資料,進行自主學習,目的是加深鞏固重要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環境保護基礎知識,這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自發地走出教室,進行室外學習,調查學校及周邊地區和周邊村莊的污染源情況,記錄污染源的位置、污染源的規模、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和周邊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學生通過參與調查,不僅積累了污染源的第一手資料,而且還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問題的建議。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五)科研式教學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科研式教學法能及時地將學科的前沿動態介紹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科研成果、最新知識和信息傳遞給學生,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處理環境問題的能力,增加了教學的深度,拓展了專業的廣度[6-7]。例如,筆者在講述環境監測與分析的內容時,將相應的科研項目“監測方法與分析”及最新的環境污染監測技術以學術專題的形式介紹給學生。另外,筆者還在講述水污染及其控制這一章節的內容時,穿插了本人承擔的國家級項目“CWAO中Mo/LDHs納米薄膜催化劑的構筑及催化氧化機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向學生闡述國內外有機廢水處理技術———高級氧化技術的機理,讓學生了解國內外濕式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現狀和進度,以及國內外水處理過程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非環境工程專業“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效果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經過3年的教學實踐摸索,“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得到了不斷的改進,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達到了“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的教學目標,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喜歡參與式和科研式教學方法,并能從中獲得環境保護領域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這2種教學方法都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使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讓課堂知識不再枯燥、乏味。另外,問卷調查中學生還建議專題講述的內容需進一步細化和篩選,以達到“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的教學目的。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總之,在“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的環境觀。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資助項目:湘潭大學第8屆教改項目———“環保概論與環保法”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創新研究。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作者:許銀 戴友芝 汪形艷 陳躍輝 單位:湘潭大學化工學院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參考文獻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孫德智.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北京林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教學質量[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S2):9-10.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代瑩,王偉,張敏,等.“環境保護概論”通識教育課教學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64-65.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陸一新,趙康,景江,等.“環境保護概論”課程教改的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3(12):218-219.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王伯鐸,王小文,馬俊杰,等.“清潔生產概論”公共選修課與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J].高等理科教育,2005(5):91-94.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5]謝曉龍.參與式教學在高職院校“化工環保概論”課程的教學應用[J].高職教育,2013(7):257-259.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6]張波,李德明,劉書雅,等.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實踐與探討———以“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2015(6):76-79.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篇2

一、素質教育目標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一)知識教學點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了解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理解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相對性。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概念及實例。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掌握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保護色、警戒色與擬態的區別。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能力訓練點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觀察能力、概括能力、歸納能力、表達能力。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德育滲透點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通過保護色、警戒色、擬態,認識生物與環境的協調美、和諧美。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由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樹立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培養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四)學科方法訓練點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學習掌握新概念的方法:由事例歸納、理解概念,通過比較辨別掌握概念。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學習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學習方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教學重點:適應的普遍性,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概念,辨別概念的方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教學難點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區別。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認識生物與環境的協調美、和諧美。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教學疑點:保護色與擬態的辨別。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解決辦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運用投影或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問題情景,學生觀察、歸納得出概念。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對比顯示典型的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現象,兩兩對比發現差別,辨析概念。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學生對概念及概念間的區別進行概括、表述。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根據學生練習中反饋信息進行個別輔導或集體答疑。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課時安排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個課時。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四、教學方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教師講述、舉例幫助學生理解,學生閱讀、觀察、思考、表述,積極探索學習。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五、教具準備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根據學校設備條件準備:課時目標(文字)、沙漠上的仙人掌(圖像)、淡水中的菱(圖像)、猛虎襲擊鹿群(圖像)、鹿、兔、刺猬(豪豬)、黃鼬、蛔蟲(圖像)、綠草叢中的蟈蟈(圖像)、北極地區的白熊(圖像)、冬天和夏天的雷鳥(圖像)、黃蜂、瓢蟲、毒蛇(圖像)、竹節蟲、尺蠖、枯葉蝶、螳螂(圖像)、土壤中的蚯蚓(圖像)、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文字小結),課堂練習題(文字)。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六、學生活動設計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學生表述猛獸猛禽獵食的情形,結合掛圖或投影了解猛禽猛獸及小動物相互適應的特征。觀察沙漠上的仙人掌的投影,了解植物適應環境的特征。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回憶曾觀察到的自然現象,結合掛圖或投影觀察,感知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的概念,閱讀教材,準備表述概念,體驗生物與環境的協調美、和諧美。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比較、分析、歸納、總結概念的區別。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總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了解生態學的概念及研究生態學的意義。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篇3

論文摘要:伴隨著人口劇增和工業的飛速發展,人類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造成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減少以及生態失衡等生態學問題,這些已引起了人們對生態環境教育的高度關注。本文從生態環境教育的含義、教育形式、教育內容等方面,闡述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所具有的深遠意義。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的內容突出了“人與生物圈”這一主線。課程標準中的情感價值觀目標明確要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關注與生物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是每個生物教師的責任。生物教師要利用生物學的豐富資源,結合學生實際,切實有效地開展環境保護教育。要將環境保護教育滲透到各部分相關知識內容中,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感悟。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一、生態環境意識教育的主要內容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生態學有關概念、原理教育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生態環境意識教育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有關的概念、原理,如對生物有影響的生態因素、生態系統、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態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過學習有關的概念、原理,幫助學生認識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人類必須遵循自然生態規律辦事,才能調控、改造、優化生態環境,造福于人類和整個生物圈。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環境保護意識教育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由于人類對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態平衡已受到嚴重的破壞。進行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已經顯得非常迫切。如介紹水質富營養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對農業生產等多方面的有害影響,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華, ddt等物質隨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富集等現象,使學生認識到環境污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從而增強學生的對環境保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自覺地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去。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自然資源保護意識教育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自然資源是人類非常珍貴的財富,我國地大物博,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我國人均占有量卻很少,自然資源也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要向學生介紹當今世界和我國的森林、草原、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的現狀,以及森林毀壞、草原退化、物種滅絕、淡水緊缺等對人類發展的影響,使學生重視、關心資源問題,積極參與資源保護。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可持續發展思想教育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在生態環境意識教育中,應該強調在發展生產的同時,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環境的保護,用人類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為主導進行教學,使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后,能自覺地用可持續發展的新觀點、新知識去改變傳統的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思維方式,使人與自然協調的發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可采取多種教學形式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結合教材,在課堂上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課堂是師生相互交流的場所,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實施環境意識教育的主渠道。依據教材內容、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環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加強環境保護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級教材第一單元是“生物和生物圈”,專門介紹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涉及許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學習全面了解生態環境有關知識。生態環境知識貫穿于整個課程體系,各章節都蘊藏了許多這方面的素材。如關于“水資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對生物的重要性、水資源的短缺、飲用水時刻面臨污染、保護水資源等等,滲透到許多章節。教師要充分重視,具體分析研究,使課文的知識與環境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環保意識,達到教育效果。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補充教材,適時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園。當學習“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時,使學生了解:隨著植被的減少,生態環境的破壞,工業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現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縮導致航運受阻,以及水資源危機。一項權威資料顯示: 18世紀人類為土地而戰; 20世紀的工業社會,人類為能源而戰; 21世紀,由于全球化的生態環境被嚴重的破壞,有專家預言,全人類將為水而戰。這些事實向學生敲響了警鐘,引導學生關心人類生態危機,愛護我們的環境,珍惜每一滴水。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通過習題的分析,滲透生態環境意識教育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生態環境問題在生物練習題中亦有體現。因此,選用適宜的項目,讓學生在解答問題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學會在深思熟慮中增強環保意識。例如,學習“生態系統”這一章時,補充下面這道習題: 20世紀50年代,ddt作為一種植物殺蟲劑運用于歐亞及美洲大陸,但是后來人們卻發現從來沒有使用過ddt的南極地區的企鵝及北極附近的因紐特人體內也有ddt存在。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談談所受的啟發。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寓“生態意識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繼續。有些教學內容必須在課外通過學生參與才能完成。如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酸雨對生物的影響等時,需要學生課余的參與,并通過實踐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而使這種認識轉變成真正的行動。由于課外活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結合課外活動開展生態意識教育能聯系實際,具有針對性強,學生耳聞目睹,效果更為顯著。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結合重大紀念日積極開展專題活動。在“世界環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舉辦相應的知識講座、知識競賽或觀看有關錄像;在校內定期舉辦圖片展覽、黑板報、墻報等,宣傳環保知識,披露環境污染情況;組織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自己所在城市環境狀況進行調查,重點了解當前的環境狀況與生物生存狀況之間的關系,提出建議等。并以“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主題寫小論文。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引導學生關心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上有關生態環境知識和環保方面的報道,定期進行交流討論,結合一些重大生態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決對策。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走進自然、深入社會,定期開展實地考察、社會調查活動,讓生態意識理念潛移默化地滲入學生的心田。結合書本一些知識帶領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某些具體工作,如帶學生參觀生活污水處理廠,去化工廠等企業了解治污措施;組織學生參與植樹造林和護林宣傳和實踐活動。另外,還要提醒學生以身作則,從點滴小事做起。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參考文獻: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篇4

【關鍵詞】生態旅游定義經濟意義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DiscusstheEconomicsConceptsofEcotourism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Abstract】Ecotourismhavebeenasanideallystandardfordevelopingareaprojects,whilenowadaystourismisbecomingtheemphasiseconomicdomaindepartmenttilltothesustentacularindustrialinsomeplaces.Manyscholarstriedtofindoutdefinitionof"ecotourism"conceptsincethetermwascoinedin1980s,andresearchedonthestrategicideologyonsustainableendgenousparadigm,soundsinpayingmoreattentiontothewealthofecotourism,andtoinitiateth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Chinese.Thisissuespaperfocusesoneconomicimpactbyecotourism,therearetworelated,butdistinct,economicconceptsinecotourism:economicimpactandeconomicvalue.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KeyWords】EcotourismDefinitionEconomicConcepts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一、生態旅游概念的再定義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生態旅游"(ecotourism)一詞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義不僅是指所有游覽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強調被觀賞的景物不應受到破壞。直到1992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大會"的召開,在世界范圍內提出并推廣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之后,生態旅游才作為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的研究和實踐。Hetzer認為所謂"生態上的旅游"應具備四個內涵:環境沖擊最小化(minimumenvironmentalimpacts)、尊重當地文化并將沖擊最小化(minimumculturalimpacts)、給予當地最大經濟利益的支持(maximumeconomicbenefitstohostcountry)、以及游客滿意最大化(maximumrecreationsatisfaction)(Miller,1993)。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Ziffer(1989)從當地社會參與出發,認為生態旅游隱含了地方社區參與觀光發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發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區能適當地行銷、設定旅游規范與產業經營規范,以及合理取得財務來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區的資源與環境品質。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世界銀行環境保護署和生態旅游學會給生態旅游的定義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了解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它不會破壞自然,而且它會使當地社區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山禾,2004)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日本自然保護協會(NACS-J)對生態旅游的定義(山禾,2004)是:"提供愛護環境的設施和環境教育,是旅游參加者得以理解、鑒賞自然地域,從而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護,為地域經濟做出貢獻。"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新的旅游形態,已經成為國際上近年新興的熱點旅游項目。以認識自然,欣賞自然,保護自然,不破壞其生態平衡為基礎的生態旅游具有觀光、度假、休養、科學考察、探險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生態景觀為消費客體。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實、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凈化心靈。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態旅游峰會的致詞中指出的"生態旅游及其可持續發展肩負著三個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經濟方面要刺激經濟活力、減少貧困;社會方面要為最弱勢人群創造就業崗位;環境方面要為保護自然和文化資源提供必要的財力。生態旅游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為這三個重要的目標齊心協力的工作。"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生態旅游"這一概念經由國外傳入我國并逐漸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開"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會議"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的文件,標志著生態旅游概念在中國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確認。在過去的十年中,有關生態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獻和資料都集中在對生態旅游概念的界定、內涵的解釋、功能的探討、特征的描述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很多的專家和學者根據中國國情,賦予"生態旅游"概念以中國特色(馬聰玲,2002)。國內出現的"生態旅游"的定義達幾十種之多,如"生態旅游是以生態學原則為指針,以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為取向展開的一種既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又能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邊緣性旅游生態工程和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將自然環境教育和解釋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態上可持續管理的旅游。"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管理暫行辦法》中將生態旅游定義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識為取向,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確保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將生態環境保護與公眾教育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結合的旅游活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目前,生態旅游一詞雖已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對其概念的定義仍存在很大爭議,有的定義仍沿續綠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將其定義為一種旅游產品。而新的觀點則認為生態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達到可持續旅游目標的有效手段和途徑。關于生態旅游的概念可分為三個范疇: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一、從旅游發展戰略上對生態旅游進行定義。這一定義將可持續發展目標為生態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態旅游看作一種旅游發展模式,將旅游發展與社區發展、環境保護緊密結合,認為只有同時具有保護資源和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態旅游。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基于旅游主體行為對生態旅游定義。這一概念傾向于市場和消費行為為生態旅游核心內容,將生態旅游做為一種旅游產品向市場推銷,向旅游者提供沒有或很少受到干擾和破壞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環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學旅游、探險旅游等旅游類型。這種類型的旅游活動相對一般旅游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較小,并可以增強旅游者的環境保護意識。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從旅游資源價值觀的角度定義生態旅游。這一定義強調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當地居民的行為規范和旅游規劃與開發的資源價值觀,通過旅游活動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當地居民建立環境保護和環境道德觀。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總之,生態旅游定義應包涵兩個基本內容:首先,生態旅游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的旅游活動;第二,生態旅游是具有強烈環境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開發方式。中國生態旅游實踐的研究上形成了兩個熱點:一個是對我國開展生態旅游條件的判斷和注意問題的研究,一個是針對特定區域的生態旅游規劃案例研究。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生態旅游的經濟意義探討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從以上生態旅游的定義中我們發現,旅游資源與景觀環境,人文資源緊密相關。早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地理學者Kirk(1951)即指出:在被人類感知之時,環境被賦予了形狀、內聚力與意義的整體,一旦意義被賦予后,便會代代相傳(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觀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O.Sauer(1925)所關注的物質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異義,例如象征(symbolic)或美學面向等隱喻的景觀概念陸續被學者們提出。他們對于文化在景觀描繪及意義賦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對于文化和意識形態而具有選擇性對景觀觀賞行為作出分析。景觀是人類周遭可見的實體環境,也是一種可以提供人類利用的資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為人類保護它的理由,生態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經濟意義。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一)生態旅游是對不可再生性資源的保護。作為一種資源從架構上進行分析,旅游景觀不僅是一種有限的資源,而且遭到破壞就無法復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論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發展,還是經濟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長",或隨成長而來的并發癥(沖擊),地球上有限資源所受的壓力日增,大量消費的結果,使旅游資源日益趨于匱乏。從物質循環的觀點來看,物質循環是地球循環系統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巖石圈所含的物質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時間內,對人為物理變化最具抗拒性,換句話說,旅游景觀的改變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資源的性質。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生態旅游能夠滿足人類對生活品質的不斷需求。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類需求層級中,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無疑的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動包括在大自然環境中的自然欣賞以及在文化環境中,對人文景觀的欣賞。從這種活動中不僅獲得適當的身心運動和鍛煉體魄,使身體更加健康;更因為活動中的靜態休閑活動以及凈化心靈滿足人們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獲得的各種感受(feeling),而使他感覺幸福(Senseofwell-being),培養人們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懷,以及對精神上的追求。這些都是人類經驗(experience)的有益面,強烈的使人獲得滿足感,強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樂。除了這些身心所獲得的感受之外,同時也獲得知識、記憶、價值、態度、信仰、感動、欲望、情調等內心的成長。這些感受的獲得正是情意教學的目標,也正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資源所提供自然實習是大眾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最好教材與教學環境,也是對書本教材的有益補充。最后,由于從事旅游活動的增加,人們對于生態旅游和環境品質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類要求清新的空氣和純凈的水源,以及減少對旅游資源和環境破壞的訴求。由此可見,人類的生活需要生態旅游進行調劑,為了滿足人們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需求,人類情愿花錢去獲得更好的旅游質量??傊还軙r代多么進步、工商業多么發達,人類對生態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生態旅游是對歷史資源的傳承和延續。當我們在西方文明的侵襲下慢慢失去民族傳統特點的時候,屬于我們的旅游資源也漸漸地消失,如果我們不能以生態旅游的理念開發和保護旅游資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沒落了!旅游資源是經由中華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夢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相當的重要的遺產。從旅游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各個歷史階段的痕跡,這些痕跡使我們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義、象征意義和潛作用力,生態旅游也后世子孫留下最好的寶貴財富。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四)生態旅游的社會生態價值鏈。大自然是一切科學發展的泉源,提供科學研究的環境。無論是生物科學﹑自然科學﹑或是工程科學都可從自然中找出法則。同時,旅游資源提供了社會學、歷史學、考古學等人文學科的研究場所。由于無限制地不當開發及大型的人類社會活動,因此生態旅游將有助于集水資源保護、生物的保護、人文形態的保護﹑歷史與古跡的保護﹑原始環境的保護﹑游覽觀光資源的保護,以及土地資源的保護等。可以避免許多人為因素所引起的災害,而成為安定的自然環境。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五)生態旅游的經濟影響體現為三個方面:直接、間接和交叉影響。直接影響反映在單個旅游者會由于生態旅游環境和行為支出增加,而間接影響體現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費行為,交叉影響是生態旅游帶來的諸如"口碑效應"等潛在影響。生態旅游具有的可持續發展觀能夠不斷地促進區域的經濟活動,通過經濟利益的再分配過程可以使社會分工達到合理化,擴大社會就業機會。正如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秘書長艾杜阿爾多·佩德羅斯在第二屆國際生態旅游論壇(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態旅游在內的旅游經濟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就業方面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尤為顯著。世界旅行與旅游理事會總裁讓-克勞德·鮑姆加騰認為,私有企業進行生態旅游開發除盈利外,還要保護環境,取得社區的支持。同時,厄瓜多爾學者奧斯瓦爾多·馬吉奧研究得出一顆50年古樹發揮生產氧氣、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為動物構建家園等作用,其價值為19萬美元的結論??梢姡鷳B旅游構筑的價值鏈不僅僅是現實經濟意義上的,也是潛在的,長期的(聶曉民,2004)。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結論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研究生態旅游的經濟意義的目的所在是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利用我們人類所擁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旅游資源是人類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質;環境則是資源的狀態;而旅游生態就是在旅游過程中人與自然界中各種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沙掷m發展的旅游資源觀就是資源的持續利用。通過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節約使用、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實現地區經濟和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發展的歷史表明應該維護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要求維護生態平衡。人類不可能不發展,生態不可能不改變。生態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復,只有樹立生態動態平衡維護觀才是科學的,才能為旅游資源開發和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服務。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當我們追溯歷史,人類的文明發展史是基于自然資源的不斷開發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古國,人類才有了今天的發展。盡管人類開始懂得理解自然,親近自然,明白自然與人類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應該形成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F在,我們在發展生態旅游中應該回報自然,在原生態保存完好的景區景點,應采取開發單一旅游線路、不要過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數量、規定活動范圍等方法來盡可能地減少發展旅游業給當地生態帶來的不利影響,遵循自然法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在開發資源、增加當地收入中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主要參考文獻: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馬聰玲.[2002].《中國生態旅游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建議》[Z],見/chinese/zhuanti/234988.htm.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聶曉民.[2004]."香格里拉共識:生態旅游與文化遺產保護并舉--PECC第二屆國際生態旅游論壇綜述"[N].《中國旅游報》:2004-11-11.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山禾.[2004].《什么是生態旅游》[J].《信息導刊》:2004-16.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Brandon,K.[1993].BasicStepsTowardsEncouragingLocalParticipationinNatureTourismProjectsinEcotourism.(EdLinberg&Hawkins)[J].VTtheEcotourismSociety.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Ceballos-Lascurain,H.[1996].Ecotourism:AGuideForPlannersandManagers[J],TheEcotourismSocietyVolume2.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JohnstonR.J.[1986].Philosophyandhumangeography:Anintroductiontocontemporaryapproaches[M].London:EdwardArnold.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KirkW.[1951].Historicalgeographyandtheconceptofthebehaviorenvironment[J].Indiangeographicaljournal,,Vol.25:152~160.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Lash,G.[1997].WhatisCommunity-basedEcotourisminEcotourismforForestConservation&CommunityDevelopment(EdBornemeieretal)[C].pp.2-13RECOFTCReportNo15RAPPublication1997/42.BangkokFAO.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Maslow,A.H.[1968].Towardapsychologyofbeing(2nded.)[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Maslow,A.H.[1971].Thefartherreachesofhumannature(2nded.)[M].NewYork:TheVikingPress.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Ziffer,K.A.[1989].Ecotourism:TheUneasyAlliance[J],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ErnstandYoung.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Miller,M.L.[1993],TheRiseofCoastalandMarineTourism[J],OceanandCoastalManagement,20,181-199.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SauerC.O.[1925].Lamorfologiadelpaisatge,TreballsdelaSocietatCatalanadeGeografia,43[M].[1997]:pp.155-186.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篇5

環境刑法已經成為歐洲各國刑法發展最快的部分,在某種意義上似乎已經走過了頭,因為學術界傾向于環境應當按照其本來的樣子加以保護而毋須顧及人類生活的需要及其質量。這一觀念也同樣深刻地影響了德國環境刑法中法益的概念、范圍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污染和污染程度的評價問題,并成為德國環境刑法中復雜而重要的法律與政策問題。關于德國環境刑法中污染概念的研究(1),對于我們以德國為樣板具體地了解西方國家的這一后現代化變化并進而思考我國的環境之刑法保護問題,是有借鑒意義…… 環境刑法中法益的確定對污染概念的影響 環境刑法中的法益,是指環境刑法保護的社會利益。環境刑法中的污染,是損害這種法益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環境刑法中,法益的規定性對于污染概念的成立有著直接的意義。 在反對環境犯罪的斗爭中,人們首先認識的是環境破壞之后對人類生命健康的危害。以人類為中心來確定“環境”的范圍而形成的“人類環境”(注:“人類環境”這個概念是1972年聯合國大會人類環境會議時提出來的,指的是以人類為中心和主體的外部世界,包括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過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綜合體。轉引自金瑞林主編:《環境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頁。)的概念,大致反映了20世紀70年代初之前人類對環境的認識和在反對環境犯罪中需要保護的社會利益的性質。在這個時期之前,主要地是由于工業化的程度比較低,人類關心的主要是如何“合理地”向大自然索取。人們對于自己的社會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改變從而最終給人類自己帶來的不利影響,并沒有太深刻的認識。德國在1971年由各方面專家提出的刑法修改建議稿中,“環境保護”的概念也不過是局限在“保護人類生命健康免受環境的危害”這樣的認識上。(注:關于德國環境刑法發展的概況,參見拙作:《德國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研究》第九章,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70年代以來,由于人為原因對環境的破壞,包括由于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而引起的環境問題,例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鹽堿化、資源枯竭、氣候變異、物種滅絕、生態平衡失調等,尤其是通過向自然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形式對環境的破壞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視。酸雨、“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這些污染環境的后果對人類基本生存環境的威脅,更是震撼了全世界。在這種對環境意義的新認識中,德國刑法學界開始考慮將保護生態學意義上的環境作為自己保護的社會利益。 生態學意義上的環境,是指以整個生物界為中心和主體而構成的為生物生存所必要的外部空間和無生命物質的總和。生態環境的概念與人類環境的概念對環境刑法的意義有很大的不同。根據人類環境的概念,人類是可以改變自然環境的,并且,只要這種對自然環境的改變沒有直接侵害人類自身的生命和健康,就不會有刑事責任問題。根據生態學意義上的環境概念,則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環境犯罪將以環境是否受到對其不利的侵害為標準,并且,刑事責任的產生不需要以對人類的損害為必要條件。(注:有關的分析,參見楊春洗、向澤選、劉生榮:《危害環境罪的理論與實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頁。) 在根據“人類環境”的識識而確立的環境犯罪概念里,自然環境在實質上并沒有成為刑法所要保護的一個自在的和獨立的對象。在這種條件下,自然環境受到刑法的保護,其實是以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不受到損害為條件和限度的。在司法實踐中,如果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沒有受到直接的侵害,或者該種侵害是在人類社會可以忍受的程度之內,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行為是不會受到刑法處罰的。因此,在以“人類環境”作為法益的環境刑法中,污染必須達到給人的生命、健康或者財產造成損害的地步,才能在刑法上被承認,也就是說,才能作為犯罪處理。 在隨后的幾十年實踐中,德國學者認識到,這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自私和短淺的目光”,(注:德國弗萊堡馬普外國刑法與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艾瑟爾教授:“德國經濟刑法的最新發展”(Prof.Dr.AlbinEser,ZurneuestenEntwicklungdesdeutschenWirtschaftsstrafrechts),參見拙作:《德國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400頁。)并不能保護人類社會免除環境犯罪的侵害。一方面,由于人們在沒有直接侵害他人生命、健康和財產的范圍內,仍然可以不受刑事處罰地損害環境,因此,刑法在保護社會功能中所必須發揮的“禁止性”作用,在人類環境的概念下所制定的環境刑法中,是相當不明確的。人們經常不容易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法律所允許 的還是法律所禁止的。另一方面,現代生態科學的發展也揭示了,由于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作用,特別是食物鏈中的“生物放大”現象,(注:關于生態系統的功能問題,是指在同一食物鏈上,某些元素,尤其是那些難以自然分解的元素在生物體內的濃度隨著營養級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現象。參見金瑞林:前引書,第12-14頁。)使得人類對環境的損害行為實際上可以表現為一個過程。這就是,對環境的損害行為,雖然單個地看可能難以確定對人損害的性質,但是,這些行為不僅可以通過不斷地持續地發生而使危害社會的結果得以積累,從而顯示其危害社會的性質,更可能通過自然界中低營養級的生物向高營養級的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的過程,而使損害環境的結果得以濃集并最終在人類身上顯示出來。由于這個過程可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更由于自然環境被破壞之后恢復的困難性,因此,環境刑法在“生態環境”法益的支配下,對污染的要求可能就會空前地嚴格:任何改變環境并且可能最終危及人類的行為都有可能被認為是污染。 不過,生態環境的概念及其所要求的嚴格污染概念,在實踐中很難行得通。人作為環境的產物,不僅要認識環境,而且要改造環境。如果完全地不考慮環境的改變對人的影響,絕對地將環境作為一個自在的獨立的實體加以保護,使之免受人類的侵害,那么,人類社會的發展恐怕不是“零增長”(注:“零增長”的理論是國際學術組織《羅馬俱樂部》在1968年的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中提出的。該理論認為,由于人類與環境系統存在著發展的無限性和地球的有限性這樣的基本矛盾,為了防止地球和人類社會的瓦解危機,“必須把經濟增長限制到零”。轉引自金瑞林:前引書,第35,95頁。)的問題,而是負增長的問題了。因為即使人類社會不發展,不對環境造成新的損害,但是,為了解決現有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問題,人類社會即使是向后倒退,也無法解決目前那些已知的環境問題。在德國經濟界就經常有人擔心,實行更嚴格的環境保護會不會危及“德國的經濟地位”問題。很明顯,不在利用和開發環境的基礎上討論環境問題是沒有意義的,現代刑法不可能無條件地支持這樣的保護環境的觀念。 在這種既要生存又要發展的兩難選擇中,德國環境刑法目前采取了結合“人類環境”和“生態環境”兩方面利益作為自己保護的法益的立場。德國政府在提請德國聯邦議會討論反環境犯罪法的草案說明中明確指出:“人類的生存空間和自然生存基礎是需要刑法保護與重視的,長期以來,它們一直處在為保護傳統的尤其是個人權利的法益的刑法的核心部分,這是不言而喻的。環境的刑事保護不能單純地局限于對人類生命健康的保護,必須同時保護象水、空氣和土地這樣的基本生活基礎,應當將它們作為人類生活空間的組成部分加以保護,并且將這種生態學的保護利益也作為法益來加以認識?!保ㄗⅲ簠⒖础暗聡摪钭h會公報”(Bundestagsdrucksache)8/2382,第9頁。) 德國環境刑法將“人類環境”和“生態環境”作為保護的法益,一方面承認地球資源的再生能力和環境的自凈能力,或者說是承認人類有向自然環境索取資源和排放廢棄物的權利;另一方面又認識到地球的資源和自凈能力都是有限的,或者說是認識到如果人類不把自己損害自然環境的行為限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總有一天,地球——這個人類共同的家園將難以適合人類居住。這種妥協式的立法安排,仍然受到許多德國刑法學者的批評。例如,德國弗萊堡馬普外國刑法與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艾瑟爾教授(Prof.Dr.AlbinEser)就指出,德國的環境保護目前注意仍然主要是環境資源的適度使用和保護資源的再生上,對于維護遣傳物質的儲備必須保持必要的多樣性方面,仍然缺乏足夠的認識?!叭绻藗冋J識到,在每一種植物或者動物中都有一種潛在的‘生存智慧’存在于遺傳物質之中,這樣,人們就會用新的眼光來認識維持物種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如果有人現在還沒有認識到維持物種多樣性對保持不同動植物種類之間在功能平衡上具有重大意義,而仍然要求環境對人類的奉獻,那么,他就將在對人類的生存質量的保障中看到這種奉獻的消失?!保ㄗⅲ簠⒁姲獱枺呵耙?。)然而,盡管有這些激進意見的批評,德國刑法界現在一般同意,環境刑法應當維護人類對自己未來生存的自然基礎的責任感。在這里,對環境本身的保護,保護的最終還是人類當前和未來的生存條件,也可以說,如果不能保護作為人類生存條件的環境,人類自己最終也是無法得到真正的保護的。 根據這種對環境刑法保護法益的認識,在德國環境刑法的具體條文的表述中,有的是以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作為直接 的保護對象,直接體現對“人類環境”這種法益的保護;有的是以水、土地和特定地區作為直接的保護對象,直接體現對“生態環境”法益的保護。這些條文雖然是以保護人類為最終目的的,但是在如何保護人類方面,卻存在著不同的側重點,總的來說,德國環境刑法不僅是在保護人的生活,而且是在保護人如何生活。這樣的立法認識和立法規定,對于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污染的表現形式,有著根本的指導性意義。 污染在各種環境犯罪中的表現形式 污染在德國環境刑法中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通過兩種立法技術來規定的:第一種是使用危害行為、危害結果和危害狀態(注:嚴格地說,德國刑法對危害狀態的規定是以引起某種狀態作為犯罪既遂的條件,因此,在德國環境刑法中,危害狀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或者結果。參見拙作:前引書,第346頁。)這三種構成犯罪的要素來加以描述;第二種是根據“人類環境”和“生態環境”作為刑法法益的要求,從對人、水、空氣、土地以及特定保護區域的影響這五個方面分別來界定污染的各種形式。在具體法律條文中,這兩種方法是交叉使用的。對于可能在多方面給環境和社會造成嚴重損害的放射性污染,德國環境刑法另外專門規定了未經許可使用(核)設備罪(第327條)和未經許可處理放射性材料和其他危險物品罪(第328條)。對于違法使用核材料足以損害他人健康、生命或者財產的,德國刑法是作為危害公共安全罪來處理的,而不再作為一般的環境污染問題來處理。 (一)對人污染的表現形式 環境污染對人的影響,表現在對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的直接損害。在德國環境刑法中,直接對人造成損害的污染,不是作為具體環境犯罪所侵害的直接法益來保護的,而是作為對環境犯罪從重處罰的情節加以規定的。根據德國刑法的規定,(注:這方面的規定主要是《德國刑法典》第330條“環境犯罪的特別嚴重情節”和第330a條“通過毒物排放造成的嚴重危害”中加以規定的。參見《德國刑法典》(Strafgesetzbuch,31.Auflage,1998,Beck-Texteimdtv)。)故意(注:過失犯罪時,只有在排放有毒物質產生致人死亡危險或者產生致多數人重傷危險的情況下,才能承擔刑事責任。參見《德國刑法典》第330a條。)實施《施國刑法典》第324條至第329條規定的污染水、土地、空氣和特定保護區,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健康危險、使大量人員處于損害健康危險狀況、或者造成他人死亡的,應當判處更重的刑罰。(注:根據《德國刑法典》的規定,污染犯罪的一般情節的法定最高刑是2-3年有期徒刑,具有從重情節的法定最高刑是5年有期徒刑,對于造成他人死亡的,最高法定刑是10年有期徒刑。參見《德國刑法典》有關條文。)對水、土地和特定區域造成嚴重的污染,達到無法清除或者必須投入特別大量的資金和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清除的程度,也應當判處更重的刑罰。在德國的司法實踐中,這種污染經常是由于以下行為產生的:違反為保護環境免受空氣污染、噪音、震動、輻射或者其他對環境有害、對公眾或者鄰近地區具有其他危險的法律規定、可執行的禁令、命令或者規定,使用企業的場所和機器等設施(汽車、軌道車、飛行器或者輪船除外)造成的污染;未經必要的批準、資格認定、建筑許可、或者違反為保護環境免受有害影響而發布的可執行的禁令、命令或者規定,或者嚴重違反遵守公認的技術規范的義務,使用管道設施運送對水有害的物質,或者使用企業設備存放、分裝或者重新包裝對水有害的物質造成的污染;作為汽車司機或者作為其他對安全或運輸負有責任的人,未經必要的批準或者許可,或者違反為保護環境免受有害影響而發布的可執行的禁令、命令或者規定,或者嚴重違反保護有關貨物句受危害的義務,對核燃料、其他放射性物質、有爆炸危險性的物質或者其他危險的貨物進行運輸、發送、包裝或拆裝、裝載或卸載、接受或轉讓他人,或者不作標記,結果造成污染的。另外,排放和泄露有毒物質也是對人的生命和健康有重大危害的一種污染形式。(注:參見《德國刑法典》第330a條釋放有毒物質造成嚴重危害罪。) (二)水污染的表現形式 水污染主要是由危害水資源的環境犯罪(注:在德國經濟刑法中,保護水資源的刑事責任主要是在《德國水保持法》和《德國刑法典》中加以規定的。參見拙作:前引書。)造成的,其中主要是由《德國刑法典》第324條規定的水污染罪造成的。如果僅僅是違背了小心謹慎的義務,尚沒有導致水污染事故發生的,或者說,尚不能充分地證明水污染的發生的,經常要根據《德國水保持法》承擔違反秩序的責任。 水污染罪侵害的對象是水 。德國刑法界一般認為,水污染罪保護的法益是“水對人類和環境的功能”。也有個別意見認為,該罪保護的法益是“有關行政機關為了社會公眾的福利對水進行管理的功能”。根據《德國刑法典》規定的定義,(注:參見《德國刑法典》第330d條第1款第1項。)“水”是指在《德國刑法典》適用范圍內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海洋里的水(注:對于海洋里的水,《德國刑法典》與《德國水保持法》的規定略有不同,并不僅限于德國領海里的水,也不限于《德國刑法典》適用范圍里的水,而是指沒有地域限制的海洋里的水,包括公海里的水。對此,德國刑法界不認為在這里引入了刑法適用的世界法原則(Weltrechtsprinzip),因為根據《德國刑法典》總則關于德國刑法適用范圍的規定,只有德國人以及在懸掛德國國旗的船上或者在德國大陸架上實施行為的外國人,還有那些在德國國內犯罪并且不應當引渡的外國人,才能根據本條規定受到德國的刑事制裁。)?!兜聡谭ǖ洹芬幎ǖ乃廴镜男袨槭恰拔唇洔试S對水造成污染或者其他對水的性質造成不利的改變”。 在水污染罪的行為構成中,污染是指水的表現形態在行為人的行為之后表現出不如從前那么“純”(注:“純”在德語中是rein,含義包括純、純正、完美無缺、清潔干凈。)的狀況,尤其是指那種水變渾濁、有泡沫、有油漬的情況。與過去《德國水保持法》的規定不同,為了防止對污染的概念提出過高的要求,現在德國刑法的規定不再要求造成污染的物質造成危害或者具有危害的危險,相反,只要造成水的不干凈就可以了。然而,也不是每一種輕微的污染都符合本罪規定的行為構成,因為在這里,污染必須達到可以認定是對水的性質造成“不利的改變”時,才能構成犯罪。因此,那種通過泥沙使水造成輕微渾濁的情況,就不屬于這里所說的污染。在決定是否存在著水污染的時候,關鍵在于判斷行為對水的質量的影響。因此,是否存在水污染,只能根據具體案件的具體情況,例如水的數量和深度,水的用途,水的流速,投入水中的物質的數量和危險性來加以決定。在德國司法實踐中,對很小一部分水造成嚴重污染的情況,一般來說,并不認為是符合情節嚴重的標準,但是,在實踐中,也存在著認定污染了一部分水就足以構成犯罪的情況。(注: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判例,載“新刑法雜志”第91卷,第282頁(BGHNS[,t]Z91,282)。)不過,從概念上說,并不要求被污染的水在污染前是干凈的,換句話說,臟水也是可以被污染的,或者說,臟水也可以是本罪侵犯的對象。這里的關鍵之點在于:水的原來的狀態被改變了。另外,德國刑法界還有一種有影響的意見主張,將有棱角的物體沉在河底,從而影響航行或者浴場的安全的,雖然沒有影響水的質量,但是也屬于污染的范疇。盡管這樣的認識有點太寬泛了,但是還是被認為可以接受。 對本罪所要求的對水的性質造成“其他不利的改變”的要件,應當看成是各種不能為污染所包含的對水的性質加以不利改變的情況的總和。其中應當特別注意的是對水的性質造成的無法用肉眼看出的改變,尤其是造成水的物理、化學或者生物學特性的不利變化,例如,水流變暖或者變冷,加快或者受阻,等等。在這里不需要發生具體的不利情況,例如,魚的死亡。在水質由于被加入了某種物質而變差了的時候,這種不利的改變就可以認為已經存在。而在對水的客觀使用的可能性造成危害時,不管這種危害是一種擔心或者是一種可能,就足以認為水質已經變差。德國刑法學界一般認為,構成本罪所要求的對水的“不利改變”,不應當包括對人、動物或者植物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因為根據法律對行為構成的要求,不利的可能性并不局限于人、動物和植物這個范圍。因此,只要存在著必須對水的使用進行花費巨大的預加工,即存在著財產損失的危險性,那么,就足以認為存在著“不利的改變”。水的再利用能力的降低,也是一種“不利的改變”,這就是說,受污染的或者其他在性質上受到不利影響的水,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侵害對象。德國地方法院曾有判例認為,水面下降,危害了動植物的生活關系的,也是一種“其他對水的性質的不利改變”的情況。(注:下薩克森州奧爾登堡司法公報第90卷,第156頁(OldenburgNdsRpfl.90,156)。) 引起水污染或者水的性質的不利改變的各種行為,都屬于水污染罪的行為構成的范疇。這種行為包括各種通過污染物質直接污染水的行為,也包括有害物質間接地造成污染的行為,例如,通過鄉鎮排水工程排放有害物質、通過滲井排放廢油、放任汽油從汽車里漏出、允許青貯飼料汁滲入土壤,等等。水污染罪要求的污染不僅可以是由作為行為構成的,而且也可以是由不作為行為 構成的。例如,由于不采取防護措施使油罐外溢造成的污染。但是,在污染發生的情況下,水污染罪所要求的不作為行為僅僅具有防止污染進一步擴大的義務,就是說,如果行為人沒有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進一步擴大的就要承擔刑事責任。但是,行為人不具有將已發生的污染加以清除的義務,即行為人不會因為沒有清除污染而承擔刑事責任。 當然,德國的水污染罪只有在“未經準行”的情況下才能構成。在有權機關許可的情況之下和范圍之內,對水造成污染的行為就沒有刑事責任問題可言。 (三)空氣污染的表現形式 空氣污染可以從兩個階段上來考察:90年代初期以前,德國在空氣污染方面基本采取的是廣義概念,包括狹義的空氣污染和其他通過空氣非正常震動的方式造成污染的情況;在目前的《德國刑法典》中,空氣污染是特指通過改變空氣的自然構成來造成污染的情況。原來這個方面的污染已經分解為空氣污染和噪音污染了。(注:為了保持對問題敘述的完整性,筆者在這里仍然將噪音污染作為一個子問題,將其包括在空氣污染項下進行討論。) 《德國刑法典》第325條規定的空氣污染罪所侵害的直接法益,一般認為是空氣的純凈性。為了完整地保護本罪所危害的法益,刑法保護被設定在危害發生之前的預備階段,即只要行為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定的義務,在使用設備,尤其是在使用工作場所或者機器時,改變空氣的自然構成,足以造成設備所屬的區域之外的人的健康和動物、植物或者其他貴重物品的損害的,就可以構成犯罪。根據這個法律要求,空氣污染必須具有造成空氣破壞的結果,因此,本罪也表現為一種結果危害構成。 在污染空氣的結果中,空氣自然構成的改變可以通過氣態、液態或者固態的物質來加以改變,例如,通過排放塵埃、氣體、蒸汽或者有氣味的物質,以及各種煙霧等行為來實施。并且,法律所要求的空氣的自然成分,并不意味著作為污染對象的空氣在被污染之前必須處于標準的潔凈狀態,事實上,已經被污染的空氣仍然可以成為污染的對象。這里,有意義的是空氣狀態的具體改變,盡管改變的數值必須考慮空氣的自然成分。不過,德國刑法界一般認為,抽取空氣成分的行為,例如,減少氧氣含量的行為不屬于空氣污染行為。 空氣污染的行為必須是通過使用設備造成的。這里所說的設備,除了刑法明確提到的工作場所和機器之外,還包括各種固定的和可移動的設備和機器。在土地上偶而進行的行為,例如,焚燒自家花園里的廢物或者荒草,農田的施肥,等等,或者在時間間隔很長之后又做這樣的事,都不能認為是使用設備。對于設備的使用來說,一般認為,只要該設備是處在為了實現建立的目的而加以使用的過程中,該設備就是被使用了。但是,這種使用也可以是間接的,例如,對設備的測試或者修理。設備歸誰所有并不影響設備是否被使用了,就是說,設備可以是由非設備所有人使用。 根據法律的要求,造成空氣污染的行為還必須是嚴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定的義務的行為,包括嚴重違反可實施的保護環境免受有害影響的命令或者規定,或者在缺乏保護環境免受有害影響所必須的許可或者違反為此目的而發布的可實施的禁令的條件下使用設備的行為。一般認為,無視命令和規定,就可以構成符合要求的行為,這些命令和規定不必是專門保護環境的。對于“嚴重違反義務”的標準,可以從違反義務的程度、所違反的義務的意義來加以確定。如果有關的義務在特別嚴重的程度上,或者所違反的是特別重要的義務,就構成“嚴重的違反義務”。 根據法律的要求,這種行為構成不必要求損害的出現,也不必要求對人的健康產生具體的危害,只要具有根據可靠的自然科學知識,該空氣污染足以引起損害就可以了。一般認為,空氣污染只需要達到對人的健康或者對動物具有一般的危險性就可以了,然而,這種可能的危險性可以僅僅限制在特定的人群范圍內,例如,老人、病人、身體虛弱的人、嬰兒,不必要求對所有的人同時都具有一樣的危險性。污染的排放是本身就具有危險性還是與其他因素一起發揮作用的并不重要。但是,空氣污染是間接地發揮危害作用的也屬于足以造成危害,例如,有害物質污染了植物,動物吃了植物又受了污染,或者人吃了植物或者動物又受了污染。同樣,動物的遷徙使得自然的種群受到不利的改變從而危害了動物或者植物的,也是屬于足以造成危害。總之,一般的“足以”必須是確定的,不能是估計的或者僅僅是可能的。 通常,是否“足以”應當在專家的幫助下,根據具體案件的情況來判斷。但是,在這里依據的排放標準是由德國行政管理部門通過行政法規公布的,這種技術性規定僅僅對行政管理部門有約束力,卻不能對法院產生約 束力,雖然它提供了自然科學方面的專業意見。盡管這種與行政法規定的排放標準不同的標準不會永遠成為空氣污染罪中的“足以”標準,但是,德國刑法界的確有強烈的主張,要求制定獨立的刑法方面的標準。 在噪音污染方面,噪音是指人的耳朵能夠聽到的、屬于擾亂正常人可以忍受的聽力的相當大的聲音。是否噪音并不考慮個別人可以超負荷忍受特大聲音音量的能力。根據德國刑法的規定,噪音污染必須是由于使用設備并且違反行政法規定的義務造成的。這里所說的設備包括安裝有產生噪音的機器或者使用發動機的裝置,例如,履帶式推土機、割草機、使用壓縮空氣的氣錘和氣鉆,另外,還包括摩托車運動場和射擊場。根據有關防止有害排放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聲音播放器和樂器也屬于設備。不過,噪音的產生只要達到足以危害設備所屬區域以外的人的健康的程度,就符合本罪行為構成的要求了。德國刑法界雖然對于造成人的健康危害要求多高的噪音,例如,危害人的睡眠的噪音要求多高的等級,仍然沒有明確的統一意見,但是,一般認為,噪音造成神經系統狀態的病理性疾病或者其他疾病的,就屬于產生了危害結果。然而,僅僅損害了精神健康的,還不能算造成危害結果。 (四)土地污染的表現形式 土地并不從一開始就是德國刑法保護的對象。在《德國刑法典》規定污染土地罪以后,對于生態有重要意義的土地的功能才成為德國環境刑法保護的直接客體。在此之前,土地只能通過對其使用有保護意義的其他規定(注:這些規定主要是《德國刑法典》規定的危害環境處理垃圾罪(第326條),危害特殊保護區罪(第329條)和釋放有毒物質造成嚴重危害罪(第330a條)。另外,在化學品法和滴滴涕法等法律法規中也有一些規定。)而間接地受到環境刑法的保護。因此,根據現在的德國刑法規定,土地污染就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直接的在土地上表現出來的污染,一種是間接的通過其他法律禁止的行為而對土地造成的污染。 直接在土地上表現出來的污染,是污染土地罪所禁止的以土地為污染對象所造成的污染。作為污染對象的土地,可以是地球表面上層各種形態部分,包括固態、液態和氣態的部分,只要其能夠起到生態功能的承擔者的作用。但是,對于土地上的水本身以及水下的土地部分,德國刑法學界認為,只要污染主要作用于水,那么,這些部分就不屬于污染土地罪的保護對象,而屬于水污染罪的保護對象。(注:參見舍恩科/施勒得:《刑法典注釋》第25版,貝克出版社,慕尼黑,1997年,第2198頁(Schoenke/Schroeder,StrafgesetzbuchKommentar25.Auflage,VerlagC.H.BeckMuenchen,1997,S.2198)。)把土地作為環境刑法保護的對象,強調了對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的非生命物質的保護。在這里,土地上是否已經開發利用是不重要的。 污染土地罪所指的污染行為,是指違反行政管理法規規定的義務,給土地帶來、造成或者釋放某種物質,并且通過足以危害他人健康,危害動物、植物,損害貴重物品或者水源的方式,或者在相當的范圍內造成污染或者造成其他有害的變化的行為。在土地污染的概念中,關鍵在于給土地的屬性造成有害的變化。這種有害的變化包括各種對土地的生態功能有意義的物理、化學或者生物屬性的不利改變。在實踐中,這種不利改變需要以行為前后土地質量的比較為條件。土地污染所說的有害的變化,還要求造成土地成份構成明顯可覺察的對生態的不利改變。不過,這種對生態有害的變化并不要求持久存在,因此,那種能夠迅速不為人所見的不利改變,例如,可以很快滲入地下水的毒物,只要其在種類和影響范圍上有相當的不利作用,就可以被包括進土地污染的范圍。 間接的通過其他法律禁止的行為而對土地造成的污染,主要是指垃圾污染。根據德國垃圾刑法,目前受到管制的垃圾一共有三類: 第一類是能夠含有或者產生對人或者動物有毒的物質,或者含有或者能夠產生對人或者動物的群體有害或者具有傳染性的病原體的垃圾。這里的有毒物質是指那些根據其自身特點會產生化學或者物理化學反應,足以損害人的健康的物質。 第二類是具有爆炸危險性、自燃或者非少量放射性的垃圾。這里的爆炸危險性應當根據德國爆炸物品法中的規定來判斷。自然性是指可以在自然條件下,未經點燃就可以自己著火的性質。放射性垃圾是指含有核放射性物質的或者可以放射出輻射線的垃圾,但是,僅僅含有少量(注:關于少量的界限,要根據不同物質確定。例如,《德國輻射保護條例》第45和46條中就有相關的規定。)放射性的垃圾不屬于這一類垃圾的內 容。 第三類是根據其種類、性質或者數量,足以持久地給水、空氣或者土地造成不利的污染或者其他不利的變化的垃圾。這一類首先是包括《德國垃圾法》第2條第2款的“特別垃圾”和德國《水管理法》中的危害水資源的物質。這類垃圾的種類很廣,可以是生活垃圾、人糞、畜糞(例如在一天內在一個地方堆積一萬立升的牛糞),只要其具有法律要求的條件,即足以給水、空氣或者土地造成不利的污染或者其他不利的變化。 德國刑法中的垃圾概念,雖然是在垃圾法規定的垃圾概念的基礎上建立的,但是,垃圾在刑法上的概念與垃圾法上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垃圾法》規定的垃圾,是指全部可移動的垃圾,包括固體垃圾、液體垃圾和氣體垃圾。這些垃圾可以是垃圾的所有人愿意扔掉的,或者是為了社會的利益應當有管理地不再保存的。前者也稱為任意性垃圾或者主觀性垃圾,后者也稱為強制性垃圾或者客觀性垃圾。(注:在德國法律界,對主觀性垃圾與客觀性垃圾的區分與種類存在著許多爭論,例如,有的主張從是否出于保護社會的利益來區分,還有的主張從是否還有經濟價值來區分。但是,無論如何,這個概念下的垃圾都屬于垃圾刑法的管制范圍。參看:舍恩科/施勒得:前引書,第326條。)與《垃圾法》規定的垃圾概念相比,德國刑法中的垃圾概念表現出或寬或窄的特點。比垃圾法規定的概念較寬的地方在于,德國刑法對液態垃圾沒有限制性規定,沒有象垃圾法那樣把導入污水處理設施的廢水和其他物質排除在垃圾的概念之外,因為對導入污水處理設施中廢水和其他物質的使用,也必須持有德國水法發放的許可才能進行,否則也構成犯罪。另外,刑法意義上的垃圾,還可能與德國《原子能法》和其他法規中規定的交出特定的垃圾的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原子能法規定的“放射性剩余物質”和“拆卸或者拆除下來的具有放射性的設備部件”,只要是從原子能法的角度看來已經失去使用價值的東西,就屬于刑法意義上的垃圾。不過,那種受到放射性污染的物品和食物,如果不能屬于“具有爆炸危險性、自然或者非少量放射性的”垃圾的范圍,就不屬于刑法意義上的垃圾。比垃圾法規定的概念較窄的地方在于,刑法的垃圾概念不包括垃圾法規定的垃圾推定,即推定為垃圾的情況。(注:例如,未經合法機關許可,在公共場所等地非法存放的汽車等物件,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垃圾法被推定為是垃圾。) 在德國加強環境保護的呼聲中,主張對垃圾刑法進行改革是最強烈的和最迫切的意見之一。德國刑法界中影響比較大的改革主張有:應當擴大垃圾刑法中應當加以管制的垃圾種類,特別應當在垃圾刑法中加以規定的垃圾種類有:對人有致癌作用的垃圾,會產生危害植物果實的垃圾,會改變遺傳特征的垃圾,以及那些在種類、特征或者數量上足以危害動物或者植物的存在(即在特定地區范圍內動物或者植物種群的數量)的垃圾。另外,還有人主張擴大法定的交出有放射性的垃圾的范圍。 德國垃圾刑法對造成垃圾污染的行為也作了以下具體的規定:處理,即對垃圾進行預加工、搗碎、堆積、燒毀、消毒,以及其他從數量上或者質量上對垃圾加以改造的行為;(注:例如,未經準許將被油污染過的土壤與未受污染的材料相混合,將報廢的汽車壓扁的行為,等等。)存放,即臨時存放垃圾的行為;(注:例如,長期地不間斷地將工廠的場地當作“臨時”場地堆放特別垃圾。)貯存,即以長期堆放為目的存放垃圾的行為;排放,即讓液體性物質流走,不再以原樣收回的行為;清除,即其他使自己擺脫垃圾的行為,尤其包括將垃圾以其他形式排入水中和空中的行為,另外,將垃圾交給輕信的第三人作最后處理的行為,在行為人對此完全沒有發揮作用的可能性的情況下,也屬于清除行為。除了這些垃圾污染行為之外,違反法定義務不交出放射性垃圾的,也是一種犯罪行為。 (五)對特定保護區域的污染形式 特殊保護區是指在那種生態意義上特別敏感的地區。受德國環境刑法直接保護的特殊保護區有三個,即特定的容易遭受空氣污染和噪音侵害的地區,水源與礦泉保護地區,以及自然保護區。這些地區具有的獨特的生態利益,對人類的生存有著特殊的意義。 危害特殊保護區的污染形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違反法律法規,在需要特別防止空氣污染或者噪音對環境造成有害影響的地區,或者在缺乏變化的氣候狀況下應當擔心空氣污染急劇增加對環境有害的影響的地區,使用產生空氣污染或者噪音的設備的; 第二,違反法律法規,在對水源或者礦泉水源特別加以保護的地區,使用職業設備貯存、裝載、轉運對水源有危害的物質,使用管道運送對水源有危害的物質,或者在職業活動規模上進行的開采礫石、 沙土或者其他固體物質的; 第三,違反法律法規,在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或者作為自然保護區臨時加以保護的地區,開采礦產或者其他土地的組成部分或者從中牟利的,進行挖掘或者堆積活動的,取水、排水或者對水作任何改變的,對沼澤、泥潭、池塘或者其他潮濕地區進行排水活動的,或者砍樹挖根的。 雖然這些污染行為的造成都是以違反法律和行政規定為前提的,但是,德國刑法學界認為,這種污染侵犯的法益不是單純的超個人的行政管理利益,而是通過獨立的生態方面的法益表現出來的對人的保護。 污染概念中的正當化與免責問題 污染概念中的正當化與免責問題是由于對污染概念加以限制的必要性而提出的。限制污染概念的必要性主要是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理論根據方面的考慮。在污染還沒有直接表現為對人的健康、生命和財產的損害的時候,就宣布其為犯罪的做法,在理論上似乎與“抽象的危害行為”的概念很難劃清界限。根據抽象危害行為的概念,犯罪的成立不取決于損害結果或者具體危害的出現,尤其不取決于對危害結果加以證明的危害行為。如果在刑法中引入抽象危害行為,就意味著刑事責任的擴大,并且,如果在環境犯罪中不需要要求證明某種污染對人的危害,是否容易導致隨意出入人罪的危險?顯然,抽象危害行為理論與傳統的以造成實際損害行為為中心的理論有很不一致的地方。 第二,立法技術方面的考慮。德國環境刑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采用“空白刑法”的立法技術??瞻仔谭ㄊ侵竿耆蛘卟糠值貙π袨闃嫵傻拿枋觥翱瞻椎亍绷粝聛?,而通過引述其他法律規定,其中主要是非立法機構制定的行政法規,加以補充和完善的刑法規定。這種立法技術看起來就像立法者開出了一張空白支票,而有關管理部門則有權加以填寫。同時,由于德國允許在合乎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排放廢氣、廢水和廢物,因此,在這種立法模式下,如何保證正確地追究污染環境的刑事責任,即在造成環境污染時不放縱犯罪和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排放情況下不追究排放人的刑事責任,就成為十分重要的立法與司法問題。 為了防止濫用污染概念,德國刑法學界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進行了研究和努力。 在理論方面,德國刑法界并不一般地承認污染犯罪都是抽象危害構成。從“人類環境”的眼光來看,抽象危害構成僅僅表現為與個人的人身財產利益有關。然而,從“生態環境”的眼光看來,與個人人身財產利益沒有直接關系的環境利益,就對犯罪的成立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例如,在水污染犯罪中,如果只把人的生命與健康利益作為受保護的利益,那么,水污染就表現為對這些利益的一種抽象的危害。從生態意義上觀察,由于水的純凈是需要保護的法益,因為那是人在生態學意義上的生活基礎,因此,水污染行為對水的純度的損害就是一種真正的損害,而不應當被看成是單純的抽象危害了。從理論上嚴格地說,德國污染犯罪中有一些是使用抽象危害構成加以規定的,有一些則不是。 在立法技術方面,德國刑法界一方面通過憲法法院肯定了環境刑法依靠行政管理法規的立法模式符合德國憲法規定的明確性原則(注:《德國基本法》第103條第2款和第104條規定的原則。)以及分權原則,(注:《德國基本法》第20條第2款規定的原則。)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法律規定中,針對不同犯罪中法益保護的具體要求,對于各個領域中污染的不同表現形式,還采取了以下一些使污染正當化或者免責,即防止污染概念擴大化的做法: 第一,規定輕微污染不處罰。這個做法典型地規定在《德國刑法典》第326條危害環境處理垃圾罪中。該條第6款規定:“由于垃圾數量很少,明顯地排除了對環境,尤其是對人、水、空氣、土地、可食動物或者植物的有害影響時,行為不予刑法處罰?!保ㄗⅲ簠⒁娚岫骺疲├盏茫呵耙龝?209頁。)由于在危害環境處理垃圾罪中,是以管制垃圾為對象,采取抽象的危害構成盡可能地將所有違法處理垃圾的境況都加以包括了,因此,如果在垃圾數量和危害后果上不作明文限制,在實踐中就可能造成處罰輕微的處理管制垃圾的后果。盡管這個著名的“輕微規定”在德國刑法中并不具有更大的一般性意義,(注:在德國刑法學界,對這一條“輕微規定”是存在著許多爭論的。有關討論情況參見拙作:前引書,第174-175頁。)但是,在防止擴大垃圾刑法的適用范圍方面,還是發揮了作用的。 第二,符合行政許可不處罰。這個做法一般地適用于各種污染物排放的情況。根據“人類環境”的概念,廢氣、廢水和廢物在一定程度之內是可以排放的。在實踐中,這個許可程度只能通過行政許可加以確認。通過取得行政許可進行排放, 可以使污染控制在環境和社會可以容忍的范圍之內。因此,在有權機關許可的情況之下和范圍之內,對污染行為就沒有刑事責任可言。當然,合法的行政許可是不包括使用威脅、賄賂或者共謀手段取得的許可和批準,也不包括通過不正確或者不完全的說明而取得的許可和批準。(注:《德國刑法典》第330d條第5款。) 第三,實質無危害不處罰。根據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德國環境刑法在有關犯罪中對污染的形式做了詳細的描述,尤其是對那些以抽象危害構成的方式寫成的犯罪,因為這種立法技術不要求犯罪行為產生具體的危害或者導致一種損害。但是,這樣也產生了一種危險,即某些行為在形式上符合法律的規定,但是在實質上是有利于社會的行為,可能會被追究為犯罪。例如,《德國刑法典》第327條未經許可使用設備罪規定的行為包括,違法使用、占用、全部或者部分拆毀、或者從本質上改變核設施或者其用途的各種行為。其中,對于使用、占用和拆毀核設施的行為,必須具有本質上可能產生危害社會的危險,否則,就不構成犯罪。根據這種“實質無危害”的理論和規定,那種以加強現有的安全防護措施為目的,對核設施進行的建筑方面的改動,就不屬于這種行為的范疇。 德國環境刑法中的污染概念對中國刑法的借鑒意義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世界各國都將保護環境、治理污染作為國家的責任。中國憲法第26條第1款也明確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從憲法的角度來看,“人類環境”和“生態環境”顯然都是中國法律保護的對象。然而,由于各個方面條件的限制,目前中國刑法在懲治污染犯罪方面,還沒有將“生態環境”意義上的法律利益作為自己的保護內容。雖然這幾年來中國一些地區的污染狀況有了明顯的變化,例如北京的空氣污染和太湖地區的水污染問題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要保持祖國天清水澈空氣好的良好環境,尤其是要做到持續經濟有效地防治污染,刑法是可以也應當在符合國際標準的水平上發揮自身作用的。很明顯,德國比較成功地使用刑法治理污染的經驗,對中國是有借鑒意義的,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刑法保護的法益狀況,對于明確環境犯罪中污染的概念有著根本的指導意義。以“人類環境”的觀念來考慮環境犯罪問題,只能根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財產來確定刑法意義上的“污染”,如果污染沒有直接侵害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就不能受到刑法的追究。以“生態環境”的觀念來考慮環境犯罪問題,就可能在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還沒有直接受到侵害的時候,對危害自然環境的污染采取刑法措施。很明顯,把“生態環境”作為刑法保護的法益,一方面提高了生態環境的法律價值,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環境污染發展到給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造成損失的程度上才加以懲治的無奈,從而提高環境保護的水平。這樣,刑法法益概念的改變促使了污染概念的改變,刑法法益標準的提高將導致污染構成標準的降低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 第二,在刑法中,污染可以表現為一種危害結果,也可以表現為一種危害狀態或者一種危害行為。在環境刑法中,污染首先表現為對水、空氣、土地的自然形態和自然構成有害的改變。根據特殊生態地區對于社會和人類生活的意義,例如水源區、自然狀態脆弱地區、自然保護區,從具體的環境保護要求出發,環境刑法也可以規定更嚴格的構成污染的標準。然而,當污染是以特殊危險的方式造成時,例如核材料的非法使用,就不屬于環境犯罪的范圍,而屬于其他犯罪,例如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圍。總之,污染的概念在對具體的環境對象的危害上,有著各自具體的標準。刑法在確立和追究污染犯罪時,應當實事求是地根據具體法益的要求,采用恰當的方式來界定污染的概念。 第三,在完整規定污染犯罪的同時,應當防止刑事責任擴大化。德國刑法理論繁榮發展的結果,是對犯罪的完整徹底的規定和追究,這樣,雖然使法益得到徹底的保護,使刑法的任務和作用在法定的范圍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但是,也使得在形式上符合法定標準而實際危害很小的污染將受到刑法的處罰、從而容易受到“刑事責任過分擴大化”的批評。(注:應當指出,這樣的批評并沒有得到德國刑法界的普遍接受,但是筆者相信,這樣的批評在中國刑法界會更強烈。關于中德刑法基本觀念的差異,參見拙作:“中德劃分罪與非罪方法的比較研究”,載《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9年秋季號,第94頁以下。)為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應當借鑒德國刑法界提出的輕微污染不處罰,符合行政許可不處罰和實質無危害不處罰的限制規定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篇6

蘇教版《科學》六下第四單元《共同的家園》的第四課《生態平衡》。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教學分析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教學內容分析: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本課是蘇教版《科學》六下第四單元《共同的家園》的第四課。本課在前三課的基礎上,引入生態平衡的概念。通過引領學生認識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分析生態失衡的危害性,以及開展模擬生態的活動,帶領學生學習環境科學的初級知識,倡導保護環境,共同維護生態環境。本課教學內容延續了本單元第一課中生物之間的合作關系和上一課的食物關系,圍繞生態平衡這個主題,從建立生態平衡的概念、了解人類對生態平衡的破壞、探討生態平衡的方法三個方面展開。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教學對象分析: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六年級學生已經了解了生物對環境的依賴關系和生物之間的關系。但是生態平衡的概念相對比較抽象,學生不太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整合多媒體手段提供適量的圖片、文字、視頻資料,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資料、比較分析、操作體驗等活動,理解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了解人類活動會通過食物鏈而影響生態系統,從而認識到愛護生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從小樹立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圈的環保意識。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教學環境分析: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本著充分體現新課標理念以及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則,我選擇了PPT軟件為載體輔助教學。PPT課件構思新穎,畫面和諧,操作簡單,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緒、激活學生的思維。本課教學適宜在有多媒體設備的專用科學教室進行,這樣既有利于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又有利于多媒體展示。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教學目標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知識與技能: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知道什么是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知道生態平衡被破壞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知道一些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危害行為。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理解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過程與方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會做一個生態瓶,研究生態平衡的問題。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能夠通過收集資料,對目前的生態現象做出判斷。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能夠參與討論人類危害環境的行為。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能夠就破壞生態平衡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情感態度價值觀: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意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2、初步樹立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四、教學重點、難點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重點:理解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樹立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難點:初步樹立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五、教學準備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PPT課件。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制作生態瓶的材料(可封閉的魚缸、池塘水、小魚、水草、沙子,帶蓋的瓶子、濕潤的土壤、小草。)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六、教學安排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擬用1課時完成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七、 教學過程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出示狼和鹿的圖片,提問:你們喜歡哪種動物?在一片森林里生活這兩種動物,你們希望怎樣?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設計意圖:入題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同學們展現溫順可愛的鹿,和兇狠殘暴的狼,讓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快速將注意力集中起來,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講述: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事例,結果森林遭到破壞,鹿群的大量病死。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設計意圖:展現生態失衡的情境,激發學生探討生態平衡的問題,為后面認識生態平衡的概念做好鋪墊。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提問:是什么原因造成鹿群的災難?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設疑:什么是生態平衡?生態系統為什么能保持生態平衡?(板書課題)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建立生態平衡的概念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PPT出示“生態系統”的概念的內容和森林、草原的圖片。講解:我們把自然界里生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境叫做生態系統。比如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氣、陽光、水等構成一個生態系統,草原上的生物和環境之間也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PPT出示“生態平衡”的概念的內容。講解: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如果各種生物之間的數量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且變化不大,這種狀態就叫做生態平衡。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的內容,初步對建立生態系統的概念有感性認識,從而進一步認識生態平衡,環環相扣,逐步遞進。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認識破壞生態平衡的嚴重后果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談話:自然界長期形成的食物鏈和食物網維系著生態系統的平衡,這些鏈、網中的任何環節遭到破壞,這個平衡關系就會遭到破壞,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災難。(板書:破壞)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閱讀書上39頁資料,思考討論: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由于白尾鹿數量過大又帶來了哪些問題?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如果你是一位生態學家,你會建議采取什么措施解決這個問題? 說你的理由。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分別出示美麗的草原和荒漠化的草原圖片,提問:為什么原本美麗的草原會變成這個樣子的呢?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啟發學生回憶還有哪些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例子。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5、小結:人為因素是生態平衡遭受破壞的主要原因,如改變生物種類、破壞生物生存的環境等。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設計目標:認識食物鏈斷裂會造成生態災難。知道破壞生態平衡會帶來嚴重后果。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討論,各抒己見,在爭論中深入領會生態平衡的重要性。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四、探討保護生態平衡的方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談話:既然生物們在他們生存的環境中都起著維持一定生態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國都相應的建立起各個自然保護區,我們國家業已建立了226個自然保護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自然保護區嗎?這些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哪些生物?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介紹我國一些著名的自然保護區情況。利用PPT出示我國主要自然保護區的資料。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討論:國家對于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護區,那么我們同學自己對于保護生態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談話:如今國家為了保護生態平衡還建設了不少生態工程呢,你聽說過生態農業和藍色農業嗎?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5、介紹?;~塘生態農業模式。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設計意圖:利用媒體讓學生知道我們美麗的祖國有這么多可愛的動物,多樣的植物,這樣的美從視覺上震撼學生的心靈,由衷的想要保護周圍的環境資源,也為生在這樣美麗的國度而驕傲自豪,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熱愛祖國的情操!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五、鞏固應用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提問:你想制作一個不需要外界提供食物就可以正常生存的生物條件嗎?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指導制作魚缸養魚和小草的生態瓶。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談話:讀一讀第37頁到38頁的內容,學習生態瓶的制作方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指導制作小草的生態瓶。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學生制作生態瓶。比一比誰的小草存活的時間最長。(課堂有時間就組裝一種,沒有時間就做為課外作業,并要求學生課外觀察記錄。)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六、總結、布置作業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與體會?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布置作業: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自己動手做一個生態瓶,并堅持觀察生態瓶并做好記錄。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多關注近年來的環境問題,試著用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與同學交流。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課外登陸有關生態平衡問題的網站在線學習。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篇7

1水環境容量概念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在20世紀30年代,比利時數學家P.E.Forest提出了環境容量的概念,70年代,日本科學家首先提出了“水環境容量”的概念,此外,美國環境保護局提出了“最大日負荷總量”(TMDL)和“最大年負荷總量”(TMYL)的概念[2]。我國從70年代末期開始進行水環境容量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成熟的水環境容量概念和計算方法。狹義的水環境容量概念即為水環境的納污能力,在2002年《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技術細則》中規定了水環境容量的概念:水體功能在不受破壞的條件下,水體接納污染物的最大數量[3]。在《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地表水資源保護補充技術細則》中,對水功能區納污能力概念作了明確規定:對確定的水功能區,在滿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給定的水功能區水質目標值、設計水量、排污口位置及排污方式,功能區水體所能容納的最大污染物量[4]。水環境容量具體可分為3個部分:存儲容量、輸移容量和自凈容量[5]。其中,自凈容量一般是水環境容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特征是無害化的轉化過程,也是可不斷再生的量,因此,是水環境容量中應該著重加以開發利用的一種資源,以保證“廣義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我國水環境容量研究發展回顧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我國的水環境容量研究始于70年代末期,雖然在水環境容量研究方面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到90年代,對水環境容量的研究方法已經有了較大發展,形成了豐富和完善的水環境容量理論及研究方法。根據實踐論的觀點,任何一種理論體系的成熟和應用,都是通過反復的實踐和驗證,然后再提升為新的理論的。其研究應用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由于對水環境容量的認識不同,經過我國專家學者的不斷研究實踐,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6]。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1起步階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我國在70年代末引入“水環境容量”概念后,研究工作者在一些環境質量評價項目中通過探討水污染自凈規律、建立水質模型、制定水質排放標準,從不同角度應用了水環境容量的概念。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2探索研究階段(“六五”、“七五”期間,1981~1990年)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在“六五”和“七五”期間,水環境容量研究被國家列為科技攻關課題,著重在不同角度研究了水環境容量的概念和影響因素,采用穩態和準動態模型,簡單解析解法,在對沱江有機物、湘江重金屬、深圳河有機物的水環境容量研究三大課題帶動下,將研究范圍擴展到大江大河、湖泊、河口及河網化地區,提出了污染物容量、目標、行業總量控制等水環境管理概念,先后在若干重點城市和地區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水環境功能區劃和排污許可證試點工作;并總結大量水環境污染總量控制實用化、系列化的計算方法,出版了一系列如《水環境容量綜合手冊》[7]、《水環境容量開發與利用》[8]、《總量控制技術手冊》[9]等專著。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3初步應用階段(“八五”期間,1991~1995年)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八五”期間,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組織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并將已有的實用化、系列化的計算方法應用到全國一些重點城市和地區城市綜合整治規劃、水污染綜合防治規劃、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以及水環境功能區劃的編制,促進了水環境容量應用研究的發展,標志著政府參與到水環境容量總量控制工作中來。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4全面應用階段(“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1996年至今)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九五”期間,我國了《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和《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修改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流域水污染物總量控制”被列為“十五”科技攻關課題,為污染物總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了理論基礎?!熬盼濉逼陂g,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正式被列為環境保護考核目標;NH3-N也在“十五”期間被列入總量控制目標。為進一步保護現狀水質,國家先后組織編寫“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的“九五”、“十五”水污染防治規劃;在2003年完成了全國水環境功能區劃匯總工作,在此基礎上,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決定開展全國地表水環境容量核定工作[10];“十一五”期間,全國水環境管理開始從目標總量控制向容量總量控制的轉變,并在2006年首次制定了《水域水環境容量計算規程》。至此,我國水環境容量理論及應用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為我國科學管理水資源提供了理論基礎。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我國城市河流水環境容量研究現狀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我國水環境容量研究多為2003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決定開展全國地表水環境容量核定工作而進行的流域水環境容量研究,而城市河流段水環境容量研究進行較少。城市河流段是河流主要接納污水河段,這一區段水環境容量研究直接影響到城市的規劃和發展。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1城市河流區段水環境容量計算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水環境容量的計算模型,前期多采用簡單的水質模型,近年來采用二維水質模型計算。柳林安等對拉薩河拉薩市河段水環境容量進行了計算,得出現有污染源排放情況下,拉薩河拉薩城區段還存在較大的水環境容量[11]。胡鋒平等利用二維水質模型測算贛江南昌段水環境容量,并確定了主要污染源[12]。李宏明等按一維水質模型,計算出淮河蚌埠段景觀娛樂用水區的水環境容量及污染物削減量[13]。葉桂忠等對漓江桂林市區段不同計算條件下影響水環境容量的各種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對水環境容量計算結果進行了討論[14]。趙紅梅等對松花江佳木斯段水環境容量采用二維水質模型進行計算分析,并提出了水環境容量總量控制初步方案[15]。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2不同水質模型下水環境容量計算比較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對于大型河流城市段,水面寬闊,流速較慢,采用一維水質模型和二維水質模型得到的水環境容量結果差異較大。馬歡等分別應用河流一維及二維對流擴散水質模型,計算了松花江哈爾濱江段COD及NH3-N的理想水環境容量,結果表明,一維計算比二維計算水環境容量結果大了很多[16]。廖文根等對三峽水庫建成后重慶主城區等3個重要區域168.8和175.0m庫區水位線下,采用一維和二維模型計算水環境容量做比較,發現一維計算結果在水庫建成后水環境容量變大,二維計算結果變小,且一維計算結果在168.8和175.0m庫區水位線下分別是二維計算結果的8.6和12.6倍[17]。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3水環境容量計算不確定分析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在水環境容量計算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參數,比如降解系數、擴散系數、流速等。李如忠等在考慮參量取值可信度的基礎上,運用未確知數學中有關盲數理論對不確定性信息下河流納污能力計算問題進行了探討[18]。朱小娟等運用未確知數學理論,對未確知信息下的水庫水環境容量進行計算,由水庫水環境容量的計算公式,依據未確知有理數的運算法則和未確知數學的期望公式,求得水庫水環境容量的期望值[19]。毛曉文從納污能力計算中動態因子的不確定性研究出發,得出水環境管理要求的不確定性,設計水量、綜合降解系數、水質計算濃度取值的不確定性是影響水體納污能力量化結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20]。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4水環境容量計算條件分析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馬巍等研究了在不同主導風場和常年主導風向下,風速變化對太湖各主要湖灣納污能力的影響[21]。王英偉等運用靈敏度與線性回歸的方法,分析了松花江哈爾濱段二維水質模型中參數的敏感性[22]。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城市河流水環境容量研究面臨的問題及展望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容之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中國21世紀議程》[23]的主要內容。鑒于我國當前水資源所面臨的嚴重形勢,可利用水資源短缺,水環境容量理論體系的研究對解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有著重要意義,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然而,現階段水環境容量理論的研究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我國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例如松花江哈爾濱段每年存在150多天的冰封期,冰封期內,由于污染物在水體中的消減作用減弱,影響機理復雜,水體中污染物的運移消減規律研究尚不明確。因此,研究冰封期河流污染物削減作用機理,對解決冰封期城市河流水環境容量計算具有重要意義。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目前,由于經濟條件、技術力量、資料等方面條件的限制,我國進行的全國地表水環境容量核定工作—般是采用較為簡單的模型進行納污能力的評價。然而,湖庫計算零維化,大型河流一維化會導致水環境容量夸大,同樣,如果選用較復雜的水質模型,不僅使計算復雜,而且可能導致水環境容量浪費。在計算水環境容量時,選取適當的水質模型,對得到合理的水環境容量至關重要,規范化我國水環境容量計算模型顯得尤為重要。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3)由于水文系統的不確定性,水環境容量計算中同樣存在許多未確定參數,現階段的水環境容量未確定性研究仍然不夠成熟,而且如何動態評估水環境容量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借助可變模糊數學理論、盲數理論等,將不確定信息進一步量化,使水環境容量計算中非確定性參數量化方法進一步系統化。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4)在大多數水環境容量計算中,多采用COD和NH3-N作為評價因子,但對于我國水體富營養化的現狀,有必要在寬闊城市河流區段增加TN和TP作為評價因子。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5)城市河流水質模擬需要參數較多,許多模型參數難以正確應用。水環境容量模型參數的率定大多基于經驗公式計算,和現狀條件脫離,比如COD降解系數,不同河流不同地區取值肯定不同,如何在研究河段應用正確的參數是保證獲得合理的水環境容量的關鍵。因此,總結我國污染物排放現狀時,對模型參數進行數值分析計算,對參數進行率定,有助于水環境計算結果的合理性和穩定性。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6)城市河流水環境容量不足是許多城市面臨的問題。而對于許多沿海城市而言,如何利用海水環境容量成為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遇,因此,對于近海水環境容量的研究成為一個未來研究的方向。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文物保護環境概論篇8

>> 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中日環境保護政策比較分析 地方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中國現行環境保護政策評述及國際比較 基于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分析 加強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分析 文本視角下的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分析 1949―1966年間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環境保護視角下的食物里程分析 浮動匯率制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效應的量化分析 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湖南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政策分析 "單獨二孩"生育政策調勢量化分析 環境經濟政策與環境保護 中國環境保護十年政策法規概覽 政策調控下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市場經濟下我國環境保護的政策建議 農村環境保護市場化分析 環境保護財政政策效應的經濟學分析 環境保護中保險政策的優勢及其依存條件分析 資源與環境保護財政政策實證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3-11-12.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8]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同志代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摘登[EB/OL]..2012-11-09.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9] 劉太剛.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囚徒困境及脫困之道――兼論需求溢出理論的公共管理學發展觀[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6(03):1-8.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0] 謝 明.公共政策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11] 李科利,梁麗芝.我國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定量分析――以政策工具為視角[J].中國高教研究,2015(8):50-56.mxM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1-3392.html文物保護環境概論范文8篇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文章:

復習計劃01-30

成人禮簡單勵志標語11-23

人生主題優秀隨筆01-19

極度浪漫的告白情書12-05

成功名人勵志小故事07-20

合伙電商合作的協議書12-28

酒店求職信09-12

學生信息技術心得體會10-08

銀行職工培訓心得體會09-18

小學生新聞稿07-26

給高三兒子的一封信01-21

校園的一角四年級作文10-05

關注自然作文3000字07-23

熱愛的生命的作文07-23

《陶校長的演講》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1-23

小班臘八蒜科學教案01-10

全國4月自考03005《護理教育導論》真題10-11

分別詩歌句子說說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