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漢江原文翻譯及賞析
渡漢江原文翻譯及賞析1
宋之問是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今天要介紹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渡漢江》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真實地刻畫詩人久別還鄉(xiāng),即將到家時的激動而又復雜的心情。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矯揉造作,自然至美。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詩人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貶居遐荒期間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這兩句全篇中的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第三、四兩句描寫詩人逃歸途中的心理變化。“近鄉(xiāng)”交代詩人因長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離貶地,走近家鄉(xiāng)。所謂“情更怯”,即愈接近故鄉(xiāng),離家人愈近,擔憂也愈厲害,簡直變成了一種害怕,怕到“不敢問來人”。因為詩人貶居嶺外,又長期沒有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家人由于詩人的牽累而遭到不幸,愈接近重逢,詩人便會愈發(fā)憂慮,發(fā)展到極端,這種憂慮就會變成一種恐懼、戰(zhàn)栗,使之不敢面對現(xiàn)實。
白話譯文
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jīng)歷一個新春。
越走近故鄉(xiāng)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注釋
漢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陜西,經(jīng)湖北流入長江。
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qū),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書:信。
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xiāng)來的人。
此詩不僅有巧妙的抒情藝術,而且有更深刻的體會。作者用逐層遞進的追述,交代背景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傾訴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讀者卻必需經(jīng)過一番認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這種特殊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與作者的心靈溝通。這種高度簡潔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語言,獲取極為深遠的藝術效果。
渡漢江原文翻譯及賞析2
《渡漢江》原文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渡漢江》翻譯
客居嶺外與家里音信斷絕,經(jīng)過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離故鄉(xiāng)越近心中越膽怯,不敢詢問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渡漢江》注釋
漢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陜西,經(jīng)湖北流入長江。
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qū),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書:信。
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xiāng)來的人。
《渡漢江》作者簡介
宋之問(約656年-約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人,又名少連,字延清。唐代詩人。
上元進士。累轉尚方監(jiān)丞、左奉宸內(nèi)供奉。趨附張易之兄弟,坐貶瀧州參軍。中宗時,逃歸洛陽,以告密有功,擢鴻臚主簿,遷考功員外郎。后事太平公主,復附安樂公主,為太平公主告發(fā),貶汴州長史,改越州長史。
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問被賜死在貶地桂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享年56歲。
宋之問的詩多歌功頌德之作,文辭華麗,自然流暢,對律詩定型頗有影響。原集已佚,有輯本《宋之問集》二卷。
《渡漢江》作品賞析
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
詩歌以一幅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一種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前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jié)萬物復蘇,萌發(fā)生機時的顏色。“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鳥兒成雙成對,構成了一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白鷺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fā)。再者,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huán)境,這樣就再從另一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寫詩人憑窗遠眺,因早春空氣清新,晴天麗日,所以能看見西嶺雪山。上兩句已點明,當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這就給讀者一種濕潤的感受,此句“窗”與“雪”間著一“含”字,表現(xiàn)出積雪初融之際濕氣潤澤了冬凍過的窗欞,這更能寫出詩人對那種帶著濕氣的早春生機的感受。而“西嶺”,正是詩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嶺,想到西嶺山上的長久積雪,以西嶺上的千秋積雪代替窗上的殘雪,這就使所表達的意境更為廣遠。另外,詩人從少年時就懷有報國的志向,在歷經(jīng)數(shù)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終于有重展的機會,多年戰(zhàn)亂得以平定,這與詩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嶺,并以嶺上千年雪代窗上殘雪,進而給詩人以頑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聯(lián)系。
末句更進一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復雜心情。一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zhàn)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xiāng)。用一個“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來飄泊不定,沒有著落,雖然他心中始終還有那么一點希冀,但那種希冀,已經(jīng)大大消減了?!安础弊?,正好寫出了詩人這種處于希望與失望之間的復雜心情。而“萬里”則暗示了目的達到的遠難,這與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從時間上,一從空間上,同寫出那種達到目的之難。三國孫權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譽為明主,作者借東吳代指孫權,暗示了杜甫對當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萬里”、“東吳船”合而為一句,正是為了寫出那個“難”字。
全詩看起來一句一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但詩人的內(nèi)在情感使其內(nèi)容一以貫之,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托詩人內(nèi)心復雜的`'情緒,構成一個統(tǒng)一的意境。一開始表現(xiàn)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游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xiàn),便觸動了他的鄉(xiāng)情。表面上表現(xiàn)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nèi),卻寄托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一線希望之時的復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
渡漢江原文翻譯及賞析3
閱讀原文
渡漢江
宋之問〔唐代〕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注釋:
漢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陜西,經(jīng)湖北流入長江。
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qū),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書:信。
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xiāng)來的人。
拼音解讀:
dù hàn jiāng
sòng zhī wèn 〔táng dài 〕
lǐng wài yīn shū duàn,jīng dōng fù lì chūn 。
jìn xiāng qíng gèng qiè,bú gǎn wèn lái rén 。
相關翻譯
客居嶺外與家里音信斷絕,經(jīng)過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離故鄉(xiāng)越近心中越膽怯,不敢詢問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相關賞析
宋之問,虢州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人。武則天時,曾降官瀧州參軍。不久,由于武三思的提拔,召回,起用為鴻臚丞,以后官至考工員外郎,修文館學士。武氏政權粉碎以后,他被流放到欽州(今廣東欽縣),隨即就“賜死”?!抖蓾h江》這首五絕,大約是從嶺南奉召回鄉(xiāng)時所作。四句,不作對偶,是絕句的一般形式。第一聯(lián)說:降官到嶺外,去家鄉(xiāng)很遠,音信都斷絕了?!敖?jīng)冬復歷春”,這樣的詩句,一般應解釋為經(jīng)過好幾年。但根據(jù)宋之問的傳記資料,他在瀧州的時間不久,那么,這一句恐怕應理解為經(jīng)過一個冬季和春季。就是說,他大約是上一年秋季降官到瀧州,下一年春晚召回的。大半年不得家鄉(xiāng)消息,現(xiàn)在回鄉(xiāng)的路已走了一大半,渡過漢水,已近家鄉(xiāng),可是,第二聯(lián)敘述這時的心情,越是已近家鄉(xiāng),遇到從家鄉(xiāng)來的人,越是不敢打聽家鄉(xiāng)的消息。在交通不便,書信難通的古代行旅情況下,這首詩刻劃出了回鄉(xiāng)旅人的心情。
渡漢江原文翻譯及賞析4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古詩簡介
《渡漢江》是唐代著名詩人宋之問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寫離開家鄉(xiāng)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歸途,自當心情歡悅,而且這種欣喜之情,也會隨著家鄉(xiāng)的越來越近而越來越強烈。表達了詩人強自抑制的思鄉(xiāng)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翻譯/譯文
我離開家鄉(xiāng)到了五嶺之外,經(jīng)過了一個冬天,又到了春天。因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沒有聯(lián)系,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此刻我渡過漢江趕回家鄉(xiāng)去,怎知離家越近,心情就越緊張。因為怕傷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鄉(xiāng),也不敢打聽家鄉(xiāng)情況。
注釋
漢江:漢水。宋之問因張易之事而被貶嶺南,于神龍二年逃歸洛陽。此詩作于途經(jīng)漢水時。此詩原題李頻作,誤。
嶺外:指嶺南,大庾嶺之外,就是廣東。書:信。
來人:指從家鄉(xiāng)來的人。
賞析/鑒賞
《渡漢江》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真實地刻畫了詩人久別還鄉(xiāng),即將到家時的激動而又復雜的心情。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矯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jīng)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詩人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皵唷弊帧皬汀弊?,似不著力,卻很見作意。此詩人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么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三、四兩句描寫詩人逃歸途中的心理變化?!敖l(xiāng)”交代詩人因長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離貶地,走近家鄉(xiāng)。所謂“情更怯”,即愈接近故鄉(xiāng),離家人愈近,擔憂也愈厲害,簡直變成了一種害怕,怕到“不敢問來人”。按照常情,這兩句似乎應該寫成“近鄉(xiāng)情更切,急欲問來人”,詩人筆下所寫的卻完全出乎常情:“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弊屑殞の叮钟X得只有這樣,才合乎前兩句所揭示的“規(guī)定情景”。因為詩人貶居嶺外,又長期沒有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家人由于詩人的牽累而遭到不幸?!耙魰鴶唷薄皬蜌v春”這種思念隨著擔心同時的到來,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狀態(tài)。這種矛盾心理,在逃歸的路上,特別是渡過漢江,接近家鄉(xiāng)之后,有了進一步的戲劇性發(fā)展:原先的擔心、憂慮和模糊的不祥預感,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xiàn)實;而長期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愿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xiàn)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這是在“嶺外音書斷”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發(fā)展的必然?!扒楦印迸c“不敢問”更能體現(xiàn)詩人此際強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詩人便會愈發(fā)憂慮,發(fā)展到極端,這種憂慮就會變成一種恐懼、戰(zhàn)栗,使之不敢面對現(xiàn)實。
詩人正是這樣逼真地再現(xiàn)了特殊境遇下,對家人的入骨關愛,吟詠出入類心靈的良善韻律,從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鳴。只是這種境遇的造成,詩人不能辭其咎。在這一點上,后來杜甫的“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述懷》)寫戰(zhàn)亂中擔憂家人,至于不敢面對吉兇未卜的“消息”。則更有時代感,更耐人尋味。
此詩不僅有巧妙的抒情藝術,而且有更深刻的體會。作者用逐層遞進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傾訴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讀者卻必需經(jīng)過一番認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這種特殊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與作者的心靈溝通。這種高度簡潔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語言,獲取了極為深遠的藝術效果。
渡漢江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譯文
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jīng)歷一個新春。
越走近故鄉(xiāng)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注釋
?、艥h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陜西,經(jīng)湖北流入長江。
?、茙X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qū),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書:信。
?、莵砣耍憾蓾h江時遇到的從家鄉(xiāng)來的人。
賞析
《渡漢江》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真實地刻畫了作者久別還鄉(xiāng),即將到家時的激動而又復雜的心情。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矯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與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jīng)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與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與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皵唷弊帧皬汀弊郑撇恢?,卻很見作意。此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么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三、四兩句描繪作者逃歸途中的心理變化。“近鄉(xiāng)”交代作者因長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離貶地,走近家鄉(xiāng)。所謂“情更怯”,即愈接近故鄉(xiāng),離家人愈近,擔憂也愈厲害,簡直變成了一種害怕,怕到“不敢問來人”。按照常情,這兩句似乎應該寫成“近鄉(xiāng)情更切,急欲問來人”,作者筆下所寫的卻完全出乎常情:“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弊屑殞の叮钟X得只有這樣,才合乎前兩句所揭示的“規(guī)定情景”。因為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沒有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家人由于作者的牽累而遭到不幸。“音書斷”“復歷春”這種思念隨著擔心同時的到來,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狀態(tài)。這種矛盾心理,在逃歸的路上,特別是渡過漢江,接近家鄉(xiāng)之后,有了進一步的戲劇性發(fā)展:原先的擔心、憂慮與模糊的不祥預感,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xiàn)實;而長期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愿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xiàn)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這是在“嶺外音書斷”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發(fā)展的必然?!扒楦印迸c“不敢問”更能體現(xiàn)作者此際強自抑制的急切愿望與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作者便會愈發(fā)憂慮,發(fā)展到極端,這種憂慮就會變成一種恐懼、戰(zhàn)栗,使之不敢面對現(xiàn)實。
作者正是這樣逼真地再現(xiàn)了特殊境遇下,對家人的入骨關愛,吟詠出入類心靈的良善韻律,從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鳴。只是這種境遇的造成,作者不能辭其咎。在這一點上,后來杜甫的“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述懷》)寫戰(zhàn)亂中擔憂家人,至于不敢面對吉兇未卜的“消息”。則更有時代感,更耐人尋味。
此詩不僅有巧妙的抒情藝術,而且有更深刻的體會。作者用逐層遞進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傾訴出矛盾心理與痛苦心情。但是,讀者卻必需經(jīng)過一番認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這種特殊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與作者的心靈溝通。這種高度簡潔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語言,獲取了極為深遠的藝術效果。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2117.html渡漢江原文翻譯及賞析
相關文章:
畢業(yè)的感言11-04
寒露手抄報素材10-16
綠色環(huán)??谔柡唵?個字09-27
團隊規(guī)章制度范文10篇08-15
美好的早安微信問候語62條11-03
幼兒園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匯報08-17
大學曠課的檢討書11-09
學校教師工作失職檢討書10-05
個體戶入職證明07-27
讀書心得駱駝祥子讀后感09-18
《魯濱遜漂流記》英語讀后感09-07
內(nèi)分泌消化科實習心得體會08-30
國慶節(jié)詞語10-19
開封大學有哪些值得加入的社團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