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相魯原文翻譯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仲尼相魯原文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仲尼相魯
【原文】
仲尼相魯,景公患之。謂晏子①曰:“鄰國有圣人,敵國之憂也。今孔子相魯若何?”晏子對曰:“君其勿憂。彼魯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陰②重孔子,設以相齊。孔子強諫③而不聽,必驕魯而有齊,君勿納也。夫絕于魯,無主于齊,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魯之齊,景公不納,故困于陳、蔡之間。
(選自《晏子春秋61外篇》)
【注釋】
①晏子:指晏嬰,為春秋時期齊國國相。
②陰:假意。
③強諫:是指竭力規勸。
【譯文】
孔子擔任魯國的宰相,景公認為這就是齊國的憂患。對晏子說:“鄰國有圣人,就是敵對國家的憂患。現在孔子當了魯國的宰相可怎么辦?”晏子回答說:“君主用不用憂愁。拿魯國的國君,是個昏庸軟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眾的宰相。國君不如暗地里表示欽慕孔子的才能,假說許他做齊國的宰相。孔子竭力勸諫而魯君不聽從,孔子一定會認為魯君驕傲而來到齊國。國君不要接納他。這樣,他將自然和魯國斷絕關系,又不能被任用齊國。孔子就窘迫。”過了一年,孔子離開魯國到齊國去,景公不接納,所以孔子被困在陳、蔡兩國之間。
文言知識
動詞的意動用法動詞的意動用法是文言文中動詞活用的一種類型。動詞對它的賓語,含有“認為它(他)怎么樣”或“把它(他)當作什么”的意思,叫意動用法。如上文“景公患之”中的“患”,就是意動用法。“患之”就是“以之為患”,解釋為“認為‘仲尼相魯’這件事是齊國的憂患”。又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中的“恥”,也是意動用法,“不恥下問”,意為“不以下問為恥”。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882.html仲尼相魯原文翻譯
相關文章:
音樂教室標語10-05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意義范文8篇08-15
小雪節氣祝福問候語11-26
近代經典名人名言10-26
挫折的段落摘抄09-13
文明村創建工作計劃10-29
給對象的不喝酒保證書12-16
農村耕地轉讓協議書08-23
部門經理辭職信08-17
高三100日誓師大會家長發言稿02-19
三清山導游詞12-14
酒店管理簡歷11-30
2024年高中軍訓心得體會800字08-20
周杰倫優美的歌詞01-07
我渴望再見到藍天作文400字12-05
論權力與能力作文800字10-26
擠公交作文500字10-26
柬埔寨語專業大學學什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