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李大釗故居有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觀李大釗故居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觀李大釗故居有感1
乍進入大院觀看,梁贊故居顯然是南方古式平房四合院,從整體面積和室內裝飾不難看出,梁家在當地肯定屬于富裕門第,整座建筑磚木結構,青磚墻七順一丁錯縫壘砌。工藝有木雕、灰雕、彩繪等。寬敞的露天大院在書齋前面,書齋設于大門口右側的大院之后,大院左右兩側建有數間住房。近看整個大院宅舍仍保持古式古貌,青磚綠瓦依舊扎實,雕梁人物花鳥清晰可見,門墻院地的花崗巖石板雖有些陳舊但是卻潔凈無塵,大院露天處高低有序,和諧自然。古裕章先生向我們介紹,此粱家大院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乃贊先生年輕時與父攜巨資回鄉建造,由于歷經多年變故,故居內的木人樁、木馬樁、棍樁、刀樁,以及刀棍槍等文物已蕩然無存。而梁贊的后人很早就移居美國、加拿大等國謀生,開枝散葉。
古金明先生把我們領進書齋大門口,向我們詳盡地介紹了梁贊祖師的家世和習武師承(古修玄按:由于本人已在《詠春拳祖師梁贊》一文中介紹過梁贊祖師的情況,在此不再細表)。古勞同門邊介紹邊把我們帶進書齋大堂。書齋呈長方形,足有百余平方米,墻高兩丈有余,雕梁壁畫、花木人鳥,栩栩如生,生動精妙。大堂內墻正中擺放著一張舊式神臺,上方對聯是“拳伏深山猛虎,棍打海底蛟龍”,橫額是:“詠春派”,對聯的.中間是一個“武”字。堂聯左右兩邊掛著介紹梁贊祖師生前習武的故事及其傳承后人的一些情況,其中也介紹了李小龍隨葉問學詠春拳的事情及畫像。在大堂的左側則放著一個兵器架,上面傳統的七尺二鼠畏單頭棍和與眉齊高的雙頭棍,地上豎著一個極具詠春拳特色的三手一腳的木人樁。(古修玄按:1999年5月31日,詠春拳第四代弟子梁挺博士率領印度、匈牙利兩國的詠春拳徒子徒孫,以及中央電視臺、香港亞洲電視臺、佛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前往古勞鎮墟東便村梁贊故居拜祖,事后葉問之子葉準也率弟子到古勞梁贊故居拜祖,自此每年也有世界各國的詠春拳弟子蒞l臨梁贊故居認祖歸宗。鶴山政府正準備籌備興建梁贊紀念館,以方便各地的詠春拳傳人和愛好者到梁贊故居拜祖。然而,中國武術源遠流長,論起派系不外乎少林、武當、峨嵋、崆峒、昆侖幾派,詠春拳實屬南少林一脈,就算自立門戶也只能稱詠春門,而當地卻把“牌匾”寫成“詠春派”,本人認為不妥。)
古機華師傅見我摸了一下木人樁,馬上為我解疑:“古勞詠春拳原無木人樁法,現在的木人樁尺寸是馮根珠(外號“豬頭皮”)師傅和葉問的弟子之一古生(古振和)從香港帶回來的。除了套路,古勞詠春拳更重視的是單式對拆、散手、混合黏手、步法等的單項訓練。況且對拆法是機械固定式的,真正的跟手靈變功夫卻完全依賴師承者的領悟與言傳身教,并與學者的實踐、天賦以及文化修養而自成風格,亦因為古勞詠春理法深奧無窮,又式式好用,雖同出梁贊之古勞詠春,但各師承傳人對訓練中的技術、用勁、變化也不相同,打法上也有差異。”
勞廣誠師傅說:“我習詠春拳三十多年從未打過木人樁,靠木人樁練出來的功夫不是梁贊詠春的最好功夫,而是靠內功心法與精神意識練出來的,與外力練出的功力不相同。”接著他又直言:“20xx年梁家后人(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聞說是梁壁之孫)首次從國外返鄉,交談中我誠言拜教一下梁家真功,前輩亦有此意即允。但見前輩出手快如閃電,一搭手即把我彈出丈外,我頓覺神奇,于是我重新振作精神,全力以赴,又請教前輩試手幾次,結果每次還是把我放出丈外,我一敗涂地之余又莫名其妙,心想以往我常與人切磋,對各種拳手均能應付自如,為何此次不堪一擊呢。后來前輩又親自試了我的手法說:‘你的手法還算可以,但缺乏結合內功心法的訓練。’”
由于時間的關系,古勞的同門又帶我們觀光了王華三、古兆龍、林德聯、馮威廉等生前的住處并拍照留念,而后我們順路到古修玄家中一敘,又到沙坪由古錦志師傅開辦的“志道”會館一敘,大家彼此派出代表表演了各自訓練的對拆和黏手,霎時間將在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參觀李大釗故居有感2
殘陽的余輝映射在微波蕩漾的小河上,似一位蒼老的學子揮灑著血淚的記憶……
那逃去如飛的日子里,我用一個孤獨者的悲哀去扼腕嘆息命運的不濟,而忘記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古訓,任由燦爛如金的青春年華在風中悄悄逝去;我借一堆膩人的“冰淇淋”去冷藏夏日如火的熱情,而忽略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無奈,任由歲月的長河在身邊靜靜流過。
“爾若愛千古,爾當愛現在。”我仿佛聽到耶曼孫那富于哲理的話語正敲響我心中的警鐘。
我獨自漫步在校園的小道上,揀拾起一片不為人知的落葉。它的葉片早已枯黃,而那清楚的脈絡分明在告訴我它那一生的經歷。那么,我呢?匆匆十幾載,在我的嬉游中,在我的無度揮霍中愈顯短暫而蒼白。在那一張本應絢爛多彩的十幾年的人生答卷上,我只留下了一幅可笑而愚蠢的漫畫。
“時間這個東西,不因為吾人貴他愛他稍稍在人間留戀。”李大釗沉重的聲音在風中飄蕩著。“今”有多久呢?一天?一小時?一分鐘?抑或一秒?惟有時間在嘀嘀嗒嗒邁著匆忙的腳步。也許當那片枯黃的葉子從樹上飄落的那一剎那,“今”已悄無聲息地過去了。我不得不去想那早已逝去的時光,不得不去追尋通向理想殿堂的大門。雁過無痕,縱使我拼卻全身的力氣去抓住歲月的.衣襟,也無法回到曾經快樂如夢的童年;夢影無蹤,縱使我奮身躍上時間的快車,也無法實現未來遙不可及的夢想。那么,今呢?如果我牢牢握住了“今”的雙手,一切定會是另一般神奇!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古人的諄諄教誨如春風滋潤著我的心靈,與其面對虛度的光陰發出一聲聲沉重的嘆息,何不現在聽取古人的教誨惜取那寶貴的少年時呢?
若愛千古,爾當愛現在。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95-10378.html參觀李大釗故居有感
相關文章:
教師踐行立德樹人心得體會11-26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讀后感11-23
我愛讀書五年級演講稿08-16
描寫我的假期生活作文02-19
未來的自行車作文12-05
牽蝸牛散步07-23
福建省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學校專業 惠安職業中專學校學費08-28
我的長生果教案01-31
幼兒園種植活動計劃11-02
地震演練逃生方法范文8篇08-15
七夕手抄報內容08-13
鼓勵病人戰勝病魔的話02-12
簡潔的哲理的人生語句78條12-28
給女朋友寫情書12-12
廚房個人工作計劃12-05
法學畢業生畢業實習報告10-22
秋季學生會工作計劃09-10
教師師德準則情況述職報告07-17
配送站經營合同08-15
給女友道歉信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