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課文彩圖和生活經驗,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會寫“間、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3.用過朗讀、表演,了解小動物的部分生活習性,產生觀察小動物,了解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節奏地朗讀兒歌。歸類認識帶有蟲字旁旁的生字。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圖片導入
1.老師最近去了一個非常好玩的動物園,(出示課題動物二字)里面有許多很可愛的小動物,今天特地帶到我們的`課堂上給大家認識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小動物今天也來上課了呢?
2.想知道第一位動物朋友是誰嗎?我們來猜一猜!一架小飛機,飛東又飛西。來去三五里,捉蟲它最行!3.依次出示謎語猜測動物。二、導出課題
今天我們的課就要學習一首關于這些小動物的兒歌。(板書課題小動物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是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平時他們都在做什么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看看這些小動物的日常生活。
三、情境朗讀,了解動物
1.自由朗讀課文
首先請同學們翻開書本54頁,自由朗讀課文,努力把讀正確,讀通順。
然后想想文中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并把它們用筆圈出來。2.歸類識字
師:(出示詞語)現在,老師要增加一點點難度了,我把圖片和拼音都去掉,誰還認識這些動物朋友?(指名讀)
師:請你們仔細觀察生字寶寶,你發現了什么秘密?生:我發現這些字都有“蟲字旁”。師:蟲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關?生:蟲字旁的字大多和蟲子有關。
師:蟲字旁表示生字的意思,我們把它叫做形旁!
師生對讀生字(有偏旁的和去掉偏旁的生字對讀),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生:有的讀音相同,有的讀音相近。
師:表示讀音的部分叫聲旁(出示課件:聲旁)像這樣一半是形旁,一半是聲旁的字叫做――(生:形聲字)
3.圖文并茂,朗讀兒歌(1)逐行讀兒歌。①蜻蜓半空展翅飛
指名讀、指名配動作讀、齊讀。②蝴蝶花間捉迷藏指名讀、
(師:小蝴蝶飛來飛去,就像在玩捉迷藏,多有趣呀!)再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③蚯蚓土里造宮殿指名讀、分組比賽讀。④螞蟻地上運食糧小老師領讀。⑤蝌蚪池中游得歡
指名讀、(師:如果把“游得歡”讀得再歡快一點兒就更好了!)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2、認識“蜻、蜓、迷、藏、造、螞、蟻、食、糧、蜘、蛛、網”12個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間、迷、造、運、池、歡、網”7個漢字。
3、理解兒歌內容,了解幾種常見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4、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動物世界的觀察和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對動物世界的觀察和探究興趣。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2、認識本課的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7個漢字。
3、通過觀察和比較,引導學生發現本課表示小動物的漢字大多用蟲子旁,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互動談話,創設情境
1、師生交流,說說自己在大自然中都見到過哪些小動物,對這些小動物有哪些了解。師根據學生的交流適時出示蜻蜓、蝴蝶、蚯蚓等小動物的圖片。
2、師過渡:看來同學們對大自然的動物世界了解可真不少,今天,就有六種可愛的小動物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中,關于它們還編了一首特別有趣的兒歌呢!
3、師板書課題,指名學生朗讀課題。
二、初讀兒歌,識字學詞
1、師過渡:今天來到我們課堂上的六種小動物究竟是誰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兒歌,在兒歌中找到它們吧!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讀兒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學生交流六種小動物的名稱,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出示詞語卡片: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指名學生認讀,格局學生的認讀情況強調并正音:“蜻、蜓”兩個字都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蜘、蛛”都是翹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認讀。
4、指名學生分句朗讀兒歌。
在朗讀中相機出示卡片:花間、捉迷藏、造宮殿、運食糧、池中、游得歡、結網,指名學生認讀詞語,師生共同正音:“藏、造”是平舌音“食、池”是翹舌音。
5、正音后學生再次練習朗讀兒歌,把兒歌讀正確流利。
6、指名多生朗讀兒歌,師適當進行范讀指導。
7、觀察課文插圖,在圖中找到六種小動物,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它們在干什么。
指名學生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的語言表達要清楚、完整、通順。
三、鞏固識字,發現規律
1、生再次朗讀兒歌。
2、師隨機出示詞語卡片,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再次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
3、獨立出示本課12個生字,引導學生觀察字形,交流識記方法。引導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注意漢字的整體結構,利用熟字加偏旁、形聲字的構字特點來幫助記憶(如:“網”字的字形與網本身的樣子很像“糧”是食物,所以用米字旁等。)
4、重點觀察表示小動物的漢字,引導學生發現其構字特點:
(1)師出示六個小動物詞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
(2)引導學生觀察這12個漢字,發現這些字在字形上的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3)指名學生交流匯報,師小結:這12個漢字中都有蟲部;
(4)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這12個漢字中除蟲部以外的部分讀音與漢字讀音之間有什么關系(師舉例:“蜻”字去掉“蟲”,剩下的“青”字讀音與“蜻”相同)。
(5)學生比較其余11個漢字中去掉蟲部,剩下的部分讀音與這個漢字的讀音的關系。指名學生交流,師小結:這些漢字中除去蟲部,剩下的部分讀音與這個字的讀音相同或相似。像“蜻蜓、蜘蛛”這樣的漢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就叫做形聲字,漢字中的大部分漢字都是形聲字。
(6)適度拓展:鼓勵學生交流還有哪些蟲部的漢字也是形聲字。(如:蚱蜢、螳螂等)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本節課要求會寫的7個漢字:間、迷、造、運、池、歡、網。
2、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結構,指名學生交流:“間、網”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在書寫時先外后內;“迷、造、運”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后寫走之兒;“池、歡”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
3、師范寫并強調:“間”里面的“日”要寫得偏小略瘦;“迷”字中的“米”最后一筆捺畫變點畫;走之兒的寫法較難,共有三筆:點,橫折折撇,平捺,最后一筆捺畫注意運筆的變化。
4、生自主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書寫姿勢。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和大自然中六種常見的小動物交上了朋友,還認識了很多的漢字,發現了漢字中隱藏的小秘密。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認識這六種小動物,進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2、理解兒歌內容,了解六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激發學生對動物世界的觀察和探究熱情。
3、鼓勵學生創編兒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激趣導入
1、出示動物詞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相機張貼六種小動物的圖片。
2、指名學生朗讀兒歌。
3、師談話激趣:瞧,這六個小動物又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這節課,我們就來好好認識它們,和它們成為好朋友吧!
二、理解內容,指導朗讀
1、學習第1句。
(1)指名學生朗讀第1句。
(2)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蜻蜓、小蝴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語言表達清楚、完整。
(3)鼓勵學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蜻蜓和蝴蝶的知識,加強對它們的了解。
(4)拓展想象,練習表達。
師鼓勵學生結合兒歌中的`句子展開想象:說說蜻蜓、蝴蝶長什么樣,在空中飛翔的姿態怎么樣?心情如何?好像在說著什么?
指名學生交流,師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肯定,并注意規范學生的語言表達。
(5)生齊讀兒歌的第1句。
2、學習第2句。
(1)指名學生朗讀第2句,并說說讀了這句話,你對蚯蚓和螞蟻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句子和課文插圖來理解“造宮殿”的意思:蚯蚓生活在黑暗的泥土里,它們松動泥土,挖地道,就好像在地下蓋了一座房子。
(3)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搜集到的相關資料繼續交流對蚯蚓和螞蟻的了解,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把話說通順,說明白。
(4)體會蚯蚓和螞蟻的勤勞。
引導學生觀察蚯蚓和螞蟻的外形,體會其外形之小,再說說它們所做的事情,從而引導學生感受蚯蚓和螞蟻的勤勞和團結,滲透情感教育。
(5)全班齊讀第2句。
3、學習第3句。
(1)指名學生朗讀第3句。
(2)師出示蝌蚪和蜘蛛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外形特點。
(3)指名學生結合文中句子、課文插圖、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對蝌蚪和蜘蛛有哪些了解。
(4)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師適當小結:小蝌蚪在水里快樂地游來游去,漸漸長成了青蛙,捕捉田里的害蟲,成為莊稼的守護神;蜘蛛忙著吐絲結網,吃掉撞進網里的小蟲子。它們都是大自然的捕蟲高手。
(5)全班齊讀第3句。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1)生再次自由朗讀整首兒歌。
(2)指導學生通過拍掌伴奏讀、同位互讀、配上動作表演讀等方式,讀出兒歌的節奏和韻味。
(3)指名學生讀,全班齊讀。
三、適度拓展,創編兒歌
1、師創設情境:聽說同學們學習了動物兒歌,小動物們準備召開一次動物大會,現在老師也想聽聽同學們是如何介紹自己的,誰介紹得準確、有趣,就為誰頒發一枚動物獎章。
2、師介紹游戲:生扮演一種小昆蟲,上臺介紹自己(不能說出這種昆蟲的名字),介紹完畢,讓其他同學猜一猜,猜的同學要說說自己是根據什么猜出來的。
3、生在臺下自主練習,并與同位相互練說。
4、指名生上臺做小動物的自我介紹,師生共同點評,引導學生可以從小動物的外形、生活特點方面進行介紹。
對于介紹得清楚、準確、有趣的同學,師頒發一枚動物獎章(貼畫)。在學生介紹得過程中,要引導臺下的學生認真傾聽,說說自己是根據什么信息猜出來的。
5、創編兒歌。
(1)師:大自然的動物有千千萬萬,聽說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被編進了我們的課文中,它們可羨慕啦,也想和小朋友們交朋友。同學們愿意認識它們嗎?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模仿課文中的句子,把它編到動物兒歌中來。
(2)師引導學生發現文中句子的特點:(什么動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3)生自主創編,并與同位輕聲交流。
(4)指名學生交流自己創編的兒歌,教師適當指導完善。(如:蜜蜂花叢采蜜忙,知了樹上高聲唱,蝸牛路上慢慢爬,等等)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六種小動物的外形和生活特點,擔任了小動物的講解員,和它們成為了好朋友。其實,大自然中的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只要同學們多觀察、多探索,就一定會在奇妙的動物世界里發現更多的奧秘。
板書設計
5動物兒歌
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
空中花間土里地上池中房前
展翅飛捉迷藏造宮殿運食糧游得歡結網忙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3
教材版本:部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下冊
教材簡析:《動物兒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它有節奏、有韻律地介紹了6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形聲字,滲透了形聲字規律,讓孩子在有趣的兒歌學習中,領略漢字的趣味與精妙?!秳游飪焊琛愤€是一首用畫一樣的語言描繪小動物在大自然中快樂生活的兒歌。教材還配有生動有趣的彩圖,展現了動物美好快樂的畫面。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課文彩圖和生活經驗,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會寫“間、迷”等7個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3.通過朗讀、表演,了解小動物的部分生活習性。
4.產生觀察小動物,了解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反復朗讀,了解小動物的一些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歸類認識帶有蟲字旁的形聲字;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田字格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和生活經驗,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會寫“迷、造、運”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過程:
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師:孩子們,你們坐得真端正!大自然中的小動物們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你能在這幅圖中找到它們嗎?
2.指名交流,師引導按順序觀察圖片,并用一句完整的話回答。
3.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圖畫、顏色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學文興趣。他們遇到感興趣的圖片會積極表達、樂于表達。從而抓住契機,訓練說話,巧妙地引出動物名稱?!?span style="display:none">JoU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二、多種方式讀兒歌,圈畫詞語
1.生自讀。(師要求: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2.指名分句讀。(師及時正音,相機評價)
3.男女生對讀。(師要求:讀準音,不拖音)
4.教師范讀,生圈畫動物名稱。
【設計意圖:語文課標對第一學段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目標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币虼嗽谟懈星榈乩首x之前,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大聲讀,讀準確,能夠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兒歌的畫面美,同時也能培養他們認真傾聽的好習慣?!?span style="display:none">JoU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三、識字學文
?。ㄒ唬┳R記“蜻蜓、螞蟻、蜘蛛”,了解形聲字特點
1.師出示動物名稱,生根據拼音自讀并對照。
2.“小老師”領讀。
3.師出示去拼音的詞語“蜻蜓、螞蟻、蜘蛛”,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形聲字規律。
4.師總結:左邊的形旁表示這個字的意思,右邊的聲旁表示他的發音,這樣的字我們叫它形聲字。(師邊總結邊板書)
5.出示蚊子、蜈蚣、蚜蟲的圖片和生字,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特點,認識其他蟲字旁的形聲字。
?。ǘ┳R記“迷”,明確形聲字特點
1.出示形聲字“迷”的字卡,反復指讀“迷”和“米”,引導發現讀音不同。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4
文本解讀:《動物兒歌》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第二個識字單元第一課。這首童謠以孩子們熟悉的動物名稱和動物的生活習性帶出生字。童謠讀起來節奏鮮明,朗朗上口,是孩子們喜歡的語言形式,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培養學生語感。形聲字是本課識字的重點也是一種識字方法。本課主要認識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識記漢字。童謠語言優美,想象豐富,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范例。
設計意圖:結合一年級識字目標和本單元識字任務,將教學重點確立為:通過學習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漢字,并拓展識記一部分蟲字旁的漢字。教學時,從朗讀入手,在讀中感受童謠的節奏和韻律,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學習這首童謠以“誰、在哪兒、干什么”的方式構句,并練習說話。
教學目標:
1.朗讀童謠,讀出童謠的節奏、韻律和趣味,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2.學習蟲字旁的字,了解蟲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有效識記漢字,并拓展識記一部分蟲字旁的漢字。
3.學習“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并練習說話。
4.指導書寫帶有走之旁的“造、運、迷”三個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練習說話。(出示書上插圖)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說一說。
2.結合圖畫試讀動物詞語
二、初讀課文,在文中鞏固識字。
1.借助拼音指讀課文,讀正確。
2.指名讀課文,正音。
3.男女生輪讀,開火車讀課文。
4.自由讀文,找出文中寫到的小動物,用橫線畫下來。
指導學生用規范的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
(一)這首兒歌寫了( )種動物,分別是( )、( )、( )、( )、( )和( )。
?。ǘ┻@首兒歌寫了( )、( )、( )、( )、( )和( ),共( )種動物。
三、識記蟲字旁的字
1.出示這些動物名稱,學生總結這些字的特點。
?。?)都有蟲字旁(這些在古人眼中是蟲子)
a思考為什么這些字帶蟲字旁
b拓展識記蟲字旁的字
?。?)形聲字
根據形聲字這一造字特點,猜測、識記廷、朱、胡等字。
四、朗讀兒歌,隨文識字,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1.分行出示兒歌,相機識記“迷、藏、食、糧、造、網”。
2.理解“造宮殿、游得歡”
3.加上動作讀兒歌。
4.兩隊問答兒歌,了解課文。
五、仿照課文句式說話。
1.思考課文句子的共同特點――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
2.用這種句式練習說話,規范語言,豐富詞匯。
六、指導寫三個帶走之旁的字。(培養學生給漢字歸類,發現同類漢字的書寫規律,培養分類意識)
教后反思:練習說話環節,可以借助課后四字詞語降低難度,即把四字詞語拓展為誰在哪兒干什么,然后再修改成兒歌的節奏。如,知了唱歌。知了在樹上唱歌。知了書上把歌唱。由于課堂容量大,說話環節有點緊張。兒歌朗讀占用時間長,因為了解到有幾個孩子讀書有困難,拖延了時間。以學定教,但是總有學習困難的孩子,我想,對不同層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也許可以調解這個矛盾。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5
一、文本教學解讀
《動物兒歌》是一首有節奏、有韻律、充滿童趣的兒歌。本課兒歌每一句都是以"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介紹了6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教材還配有生動有趣的彩圖,形象地展現了動物活動快樂美好的畫面。全文注音并配圖,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借助漢語拼音、課文彩圖和生活經驗來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1.識寫生字。
本課共要求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字。
生字教學,要注意指導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如"藏、造"是平舌音,"食、蜘、蛛"是翹舌音。還要注意"蜻、蜓、藏、糧、網"都是后鼻音。
認讀"蜻、蜓、螞、蟻、蜘、蛛"6個生字,它們都是帶有"蟲字旁"的形聲字,都是左形右聲,左邊的"蟲字旁"表意,右邊的部件表音。教學時,可以采用歸類識字,宜將生字的音、形結合起來,先借助拼音讀準確,再借助聲旁讀一讀。例如教學"蜻蜓",先借助拼音讀準"蜻蜓",強調后鼻音,再用拆分法拆一拆,變成"蟲+青"合成"蜻","蟲+廷"合成"蜓",引導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得出形聲字可以借助聲旁來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的普遍規律。
認讀"迷、造"2個生字,宜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進行識記,讀一讀字音,記一記字形,然后組一組詞語"迷人、入迷、迷宮","造房子、造句、建造"。
認讀"藏"字,先借助拼音讀一讀,再用字組詞說一說,最后根據字形記一記。先認讀"捉迷藏",再用"藏"組成"冷藏、藏書、秋收冬藏"等詞語,然后用拆分法記一記"藏"的字形,"艸+臧"合成"藏",意思是"躲起來"。
認讀"食、糧"2個字,宜借助圖片,讀一讀生字,認一認事物,將識字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再引導學生觀察,它們有共同的部件"良","人+良"合成"食","米+良"合成"糧"。
認讀"網"字,這是一個象形字,宜用漢字字形演變過程圖,了解"網"的字形變化,記一記"網"的字形,了解"網"的意思。
"間、迷、造、運、池、歡、網"是本課要寫的7個生字。"間、網、迷、造、運"5個生字是半包圍結構的。其中"迷、造、運"3個生字的偏旁都是"走之",書寫時要先內后外。"走之"是學生書寫中第一次出現的偏旁,首先明確"走之"的筆順是:點、橫折折撇、平捺,提醒橫折折撇要從中線起筆,平捺要舒展,托住里面的字。"迷"字中的"米"寫在中心偏右上一些,捺變成點。"間、網"2個字先外后內,"間"的"門字框"要大、要正,豎、橫折鉤都要寫直,里面的"日"要寫小些。"網"字里面的兩個"撇、點"要分布均勻。"池、歡"2個字左窄右寬。"池"字"三點水"呈弧形,第二點寫在橫中線上,右邊"也"的一豎寫在豎中線上,豎彎鉤要舒展。"歡"字右邊的"欠"的第一筆撇從豎中線往右些起筆,第二個撇從中心點往右些起筆,穿插到"又字旁"下面,"人"的撇和捺要舒展。
2.朗讀課文。
這是一首瑯瑯上口又充滿童趣的兒歌,在識字的基礎上,應讓學生自主嘗試朗讀課文。兒歌的每一行都是由"誰""在哪里""干什么"三個部分組成的,三部分也是學生朗讀停頓的依據。在具體朗讀中,應指導學生注意停頓、讀出韻律、讀出趣味。
針對學生自讀中出現的問題,其中,"干什么"這個部分較難讀。首先要讀正確:"捉迷藏"注意平翹舌音的變化,"運食糧"的表達與平時的語言習慣不同,但意思與"運糧食"相同。其次要注意停頓:比如"展翅/飛""游得/歡""結網/忙","捉/迷藏""造/宮殿""運食糧"。
在朗讀中可以運用"問答式"和"對讀式"的方法,幫助學生讀出節奏、讀出韻律。"問答式",我問:"蜻蜓半空干什么?"你答:"蜻蜓半空展翅飛。"你問:"誰在哪里捉迷藏?"我答:"蝴蝶花間捉迷藏""對讀式",可以同桌對讀,你讀一句,我讀一句;可以師生對讀,師讀一句,生讀一句;可以四人小組每人一句拍手讀等。
3.背誦積累。
在朗讀正確、流利、有節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鞏固生字,背誦課文。
可以根據兒歌順序,出示動物的圖片,在旁邊加上"在哪里""干什么"的問句,把整首兒歌串聯起來,背誦全文。
還可以出示兒歌中的生字組成的詞語,放在兒歌中相同的位置,借助詞語,記憶生字,背誦課文。比如出示:
蜻蜓
捉迷藏
蚯蚓造宮殿
螞蟻運食糧
游得歡
蜘蛛結網忙
"人人有法,貴在得法",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背誦。
4.遷移運用。
整首兒歌配上形象的彩圖,用"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介紹了6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教學時,鼓勵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回憶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用(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反復進行說話訓練。
二、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圖片,借助拼音,運用歸類識字和形聲字構字識字等方法,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會寫"間、迷"等7個字。
2.通過獨立朗讀、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形式,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3.通過朗讀、表演,了解兒歌中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并激發了解小動物的興趣,有能力的小朋友可嘗試編寫動物兒歌。
教學重點:
識記12個生字,歸類認識帶有蟲字旁的生字。會寫7個生字。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了解小動物的一些生活習性。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創設情境,圖片導入,引出兒歌主人公
1.創設活動,學習生字。
出示森林王國圖片。
情景語言提示:今天,森林王國要開展一年一度的展示會。小朋友們,快點坐上開往森林王國的列車,我們要出發了?。ㄐ∨笥褌兏蠋熞黄鹱龌疖囬_動的動作,配上音樂,一起出發)
2.學習動物名詞。
?。?)出示小動物的圖片。
師:本次參加展示會的是森林王國的6種小動物。小朋友們來看看,它們都是誰呀?
(2)(出示帶拼音詞語)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
學生拼讀,教師及時正音:蜻蜓(后鼻音)、蚯蚓(前鼻音)、蜘蛛(翹舌音)。
?。?)齊讀動物名稱。
師:第一次見面,我們先跟它們打個招呼,叫叫它們的名字吧!
3.圖文結合,識記生字。
師:展示會是有出場順序的,可是展板上的動物名稱和圖片順序打亂了,誰來讀一讀,擺一擺。(重在通過字和圖片的對應,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板塊二多種形式,識記生字,了解句式
1.發現規律,有效識記生字。
?。?)發現漢字規律。
師:小朋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動物的名稱在字形上面有什么特點?
生:它們都是"蟲字旁"。
師:你很會觀察,哪雙火眼金睛還有發現嗎?
生:這些字都是形聲字,它們都是左形右聲。讀音一般都可以讀聲旁。
師:你的發現很獨特,你很會學習。你聽森林王國的小動物們都為你鼓掌了。接下來就請大家用形聲字識字的方法,記一記這些小動物的名稱。
學生自由讀,讀準生字。
(2)拓展識字。
師:像這樣"蟲字旁"的關于小動物名稱的字還有很多,誰來說一說?(進行拓展:蜈蚣、蟑螂、蝙蝠、蜥蜴……)
2.小動物展示本領。
?。?)用"誰,干什么"的句式引出后面的內容。
師:小動物它們分別展示什么本領呢?
?。≒PT出示)
誰干什么
蜻蜓展翅/飛
蝴蝶捉/迷藏
蚯蚓造/宮殿
螞蟻運/食糧
蝌蚪游得/歡
蜘蛛結網/忙
(2)正音、理解和停頓。
正音:"藏、糧"是后鼻音,拼讀,跟讀。"造"是平舌音,"食"是翹舌音。"食糧"的意思就是"糧食"。
根據學生理解,教師順勢提問:蝴蝶捉迷藏其實是干什么?(飛舞、玩耍)
蚯蚓造宮殿就是在干什么?(松土)
讀好停頓:"展翅/飛""游得/歡""結網/忙","捉/迷藏""造/宮殿""運/食糧"。
(3)重點關注象形字"網"的教學:
?、俪鍪?網"的甲骨文寫法。猜一猜,這個圖形像哪個字?
?、诮Y合甲骨文,講解"網"的意思,識記"網"。
?、劢o"網"找找朋友,組組詞。(上網、網絡、網球、電網)
(4)師生對讀。
師:蜻蜓--生:展翅飛……
同桌拍手對讀。
3.補充兒歌"在哪里"。
師:那這些小動物分別在哪里做這些事呢?
請一名學生根據兒歌內容,把表示地點的詞語放進兒歌中。(PPT出示,以這種方式告訴學生朗讀如何停頓)
誰在哪里干什么
蜻蜓半空展翅飛,蝴蝶花間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宮殿,螞蟻地上運食糧。
蝌蚪池中游得歡,蜘蛛房前結網忙。
板塊三多種形式,朗讀展示,拓展創作
1.師生合作,朗讀兒歌,讀出節奏。
師生問答。師:蜻蜓半空。生:展翅飛(告訴學生你就是小動物,可以根據兒歌內容加上動作)。
2.同桌合作,創作表演,讀出趣味。
可以同桌拍手互讀。生1:蜻蜓半空。生2:展翅飛……
可以一個同學做動作,另一個同學朗讀……
形式可以同桌交流,自己確定。
3.出示詞卡,背兒歌。
師出示詞卡:蜻蜓。生:(邊做動作邊背誦)蜻蜓半空展翅飛。
師出示詞卡:捉迷藏。生:(邊做動作邊背誦)蝴蝶花間捉迷藏。
師出示詞卡:造宮殿。生:(邊做動作邊背誦)蚯蚓土里造宮殿。
……
?。ㄟ@個過程重點是在語境中鞏固生字,并背誦兒歌,一舉兩得。)
4.出示詞語,背誦兒歌。
蜻蜓()(展翅飛)
蝴蝶()(捉迷藏)
蚯蚓()(造宮殿)
螞蟻()(運食糧)
蝌蚪()(游得歡)
蜘蛛()(結網忙)
?。ㄔ谡Z境中背誦兒歌,識記生字,一舉兩得,讓識字不再變得單調、無趣)
5.小詩人創作。
師:假如你也是小詩人,你能不能也用"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形式來寫一寫。
學生作品如下:
猴子樹上蕩秋千,青蛙河邊比跳高。
熊貓林間吃竹子,獅子叢林捕獵物。
小狗門前跑得歡,兔子地上蹦蹦跳。
把自己的作品連起來讀一讀。
板塊四觀察字形,書寫指導
1."迷、造、運"分成一組。
?。?)都是"走之"。
(2)寫法注意點:先內后外,"走之"的平捺要舒展。"走之"的筆順是:點、橫折折撇(提示:在田字格中從橫中線起筆)、平捺。
2."間、網"分成一組。
?。?)都是半包圍結構。先外后內,外框要大。
?。?)"間"的"日"要寫小,放在田字格中心位置。"網"的中間兩個撇點要分布均勻。
3."池、歡"分成一組。
?。?)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池"的"三點水"呈弧形,最后一筆豎彎鉤要舒展。"歡"的撇要穿插到"又"的下面,撇捺要舒展。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6
【授課內容】《動物兒歌》第一課時
【授課之前的集體研討】在教學中,應以表演朗讀為主,讓生讀中知文、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并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說話,培養語感;通過欣賞、擴展練習等增加有關動物兒歌的信息量,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材理解】本課是部編教材識字部分內容,根據其中的生字特點,可以發現形聲字識字規律特點突出。學習本課目的是鞏固形聲字識字方法,再利用這個方法適當拓展識字。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由此,依據文本特點,借助生動有趣的語言環境,以形聲字教學為主體,著力體現識字教學的多樣化。教學中,將分類識字與隨文識字緊密結合,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漢字特點,循序漸進地掌握形聲字的造字規律,使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在畫面中感知,在誦讀中理解,在游戲活動中習得識字方法,從而激發學生識字興趣,從喜歡漢字走向自主識字。
【學情簡介】學生尚處于一年級階段,朗讀課文和認知的水平都比較低下,讀通、讀懂課文難度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以表演朗讀為主,讓生讀中知文、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并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說話,培養語感;通過欣賞、擴展練習等增加有關動物兒歌的信息量,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和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學生通過帶感情、自創動作的表演讀,讓多感官投入獲取知識的過程,符合小學低年級兒童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年齡特征,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也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課文彩圖和生活經驗等多種方式,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會寫"迷、造、運"三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通過朗讀和多種活動,了解小動物的部分生活習性。
4.產生觀察小動物,了解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借助漢語拼音,課文彩圖和生活經驗等多種方式,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會寫"迷、造、運"三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2.直觀教學法;3.以讀代講法;4.游戲教學法。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圖片導入,引出兒歌主人公
1.創設活動,學習生字
出示森林王國圖片。
情境語提示:同學們,今天,森林王國要召開一年一度的展示會。現在我們快點坐上開往森林王國的列車,一起出發,好不好呀?。ㄅ渖匣疖嚶暎?span style="display:none">JoU萬博士范文網-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站Vanbs.com
2.學習動物名詞
?。?)出示小動物圖片
師:本次參加展示會的是森林王國的6種小動物。大家來看看,它們都是誰呀?
(2)出示6種小動物圖片,依次學生叫出它們的名字
(3)齊讀動物名稱
師:第一次見面,我們一起叫出它們名字,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3.過渡:其實呀,小動物的名字,和它們在展示會上展示的本領,都藏在了一首兒歌里。而這首兒歌,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動物兒歌》。跟吳老師,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5.動物兒歌》
(二)初讀兒歌,識記形聲字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圈出6個小動物的名稱(PPT展示開課時六個小動物的圖片),自己練習讀兩遍詞語
3.PPT出示兒歌全文,邊請學生回答老師邊用圓圈依次一句句圈出(孩子們圈正確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請看第一句,你圈出的是哪種小動物的名稱呢?……)
4.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漢字特點,發現規律(蟲字旁,形聲字)
過渡:而這六個小動物的名稱里,還藏著6個本課的生字寶寶,請同學們對照認字表看一看,是哪6個生字寶寶呢?
再請大家看一看,這六個生字寶寶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有蟲子旁)
為什么都有蟲子旁啊?(哦,蟲子旁都與小動物有關)
這些字除了都用左邊的蟲字旁來幫忙提醒我們,它們的意義都與小動物有關之外,他們的`右邊這個字也在幫忙提醒我們,這些字的讀音就和右邊的字差不多,像這樣,左邊提示意思,右邊提示讀音的字,就叫做形聲字。(板書形聲字)
5.生字游戲:摘蘋果
(這6個生字寶寶,還都藏在一棵蘋果樹上呢。有沒有同學,愿意把它們摘下來,教大家讀一讀呢?請同學上臺摘蘋果,并教讀)
(三)通過提問,誦讀兒歌,隨文識字
1.小動物們分別展示了什么本領?
蜻蜓:讀;表演"展翅飛"(個人表演;全班表演)
蝴蝶:學習"迷","藏"
蚯蚓:注意"造"(走之+告)
螞蟻:食,糧(就是糧食的意思。食=人+良;糧=米+良)
蝌蚪:游得歡 蜘蛛:重點學習"網"(甲骨文;組詞)
--重點字詞學習完后,要再讀那一行詩
2.開火車,熟悉本課所有生字
3.齊讀兒歌
4.邊做動作邊讀
?。ㄋ模U展提升,仿寫練習
1.通過PPT展示總結:本首兒歌,每一行的句式都是--誰+在哪里+做什么。
2.讓學生也按這個句式仿寫,說一說。(通過圖片給予一定仿寫提示)
?。ㄎ澹┲笇懽郑n堂總結
教學"歡"
(1)"歡"的結構是什么?(左右結構。)
?。?)注意:左邊又字旁,最后一筆變成了點。(又字旁,有變化,捺筆變成小小點。)右邊最后一筆捺:要寫得舒展,還要有輕重變化和頓筆。
?。?)師范寫,生書空
?。?)生描紅,練寫兩個 (評講)
【板書設計】
5.動物兒歌
蜻蜓 螞蟻 蝌蚪
蜘蛛 蚯蚓 蝴蝶
《動物兒歌》教學反思
《動物兒歌》這篇課文共有3句話,句式工整,語言生動有趣,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們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積極性較高,注意力也比較集中。本節課我是采用圖片的形式導入的,通過看圖說話的形式,我先讓同學們看文中插圖,然后以"我看到了_________ 來湊熱鬧了!"這樣的句式說話導入,這些小動物都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看到圖片的時候也比較有學習的欲望,舉手的孩子明顯多了,積極性明顯高了。有了感性的認識以后,再讓大家自由朗讀兒歌,找一找文中一共介紹了哪些小動物,用橫線畫出來,然后討論交流并隨文學習生字詞。通過分類識記的方法,我把帶有蟲字旁的生字寶寶全都歸類在了一起,一些細心的孩子發現這些這些生字寶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蝌蚪、螞蟻"這些小昆蟲的名字左邊都有個"蟲"字旁,而且它們的讀音都與右半部分有關。通過舉例的方法讓孩子們掌握形聲字這一類字的識記。
整堂課的重點就是在不斷地鼓勵學生大聲朗讀,通過反復朗讀,來深入了解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在朗讀的時候,我采用了我問你答的形式,這樣的朗讀方法非常吸引孩子們,因此孩子們的注意力也非常地集中。除此之外,我也注重了說話練習,我讓孩子們進行了課堂小練筆,模仿課文說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孩子們眾說紛紜,學習效果顯著。這堂課是我聽過優秀視頻以后再進行集體備課和教學的一堂課,明顯感覺自己的課堂效果有了提升,我們這樣的教師,雖教學多年,但平常還應多聽課,多學習,把別人優秀的地方借鑒過來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提升自己。
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動物兒歌》是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一首兒歌。在《動物兒歌》中,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形聲字,滲透了形聲字規律,讓孩子在有趣的兒歌學習中,領略漢字的趣味與精妙。而且《動物兒歌》是一首用畫一樣的語言描繪小動物在夏天快樂景象的、充滿了童趣的兒歌。課文插圖色彩豐富,語言趣味盎然,是學生喜愛的課文。課文里寫的小動物大都是昆蟲,要求認識的字大都有蟲字旁,適合引導學生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運用形聲字規律識字。課文還適合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用多樣、有趣的朗讀讓學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學習目標
1. 會認“蜻、蜓、蜘、蛛”等生字以及一些蟲子旁的生字,會寫“迷、運”兩個生字。
2. 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并學習識記形聲字的方法。
3. 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內容:
1、“一主”教材:《動物兒歌》;
2、《新主題閱讀》:《我家的大花園》。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環節
小小模仿秀
可愛的小動物們,讓我們唱著兒歌走進動物樂園吧?。ò鍟n題,觀察左右結構書寫的要領)
二、“一主”教材自主識字環節
1、識字攀登晉級表,初測。
2、指名讀課文(讀的特別好的學生,當小老師)
3、我讀你指讀(老師范讀課文)
伸出你的小手指,老師讀到哪兒,你就指到哪兒
4、出示自學提示: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文中隱藏的小動物。
5、名稱重重讀
6、師生承接讀。(有拼音)
師:什么半空展翅飛?生:蜻蜓半空展翅飛,
師:什么花間捉迷藏?生:蝴蝶花間捉迷藏。
師:什么土里造宮殿?生:蚯蚓土里造宮殿,
師:什么地上運食糧?生:螞蟻地上運食糧。
師:什么池中游得歡?生:蝌蚪池中游得歡,
師:什么房前結網忙?生:蜘蛛房前結網忙。
7、我問你答讀。(加大難度,無拼音)
問:蜻蜓哪里干什么?答:蜻蜓半空展翅飛。
問:蝴蝶哪里干什么?答:蝴蝶花間捉迷藏。
問:蚯蚓哪里干什么?答:蚯蚓土里造宮殿。
問:螞蟻哪里干什么?答:螞蟻地上運食糧。
問:蝌蚪哪里干什么?答:蝌蚪池中游得歡。
問:蜘蛛哪里干什么?答:蜘蛛房前結網忙。
8、滾雪球讀
讀:飛
誦:飛 飛 展翅飛
讀蜻蜓半空展翅飛......
9、師生問答讀
10、填補空白讀
11、開火車 讀詞語
蜻蜓 捉迷藏 造宮殿 運食糧 螞蟻 蜘蛛 結網
三、部首識字環節
1、觀察動物名稱字體的特點(蟲字旁)
2、觀察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左形右聲)
3、運用構字特點拓展識記蟲子旁的生字。
四、學習書寫生字“運、迷”
1、觀察生字構字規律和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師范寫學生練寫。
五、“以文帶文 拓展識字”環節
1、自學提示:
借助拼音自由讀《新主題閱讀》45頁的《我家的大花園》,注意不認識的生字,把它圈起來。
2、開火車讀詞語
3、你讀我誦,我問你答讀
六、“識字晉級攀登我能行” 再測
七、課后作業
給家長說一說今天認識了哪些生字朋友。
板書設計:
動物兒歌
蟲:蜻蜓 蝴蝶 蚯蚓 螞蟻
走之旁:迷 運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9-5128.html一年級語文下冊《動物兒歌》教學設計
相關文章:
學校安全隱患自查報告10-11
三年級自我介紹作文09-27
初中新學期開學自我介紹08-31
vi設計論文范文10篇08-15
堅持真理的名言12-14
單位用人證明07-27
暢想未來小學作文02-26
寫給家長的一封信五年級作文01-12
五谷豐登的秋天三年級寫景作文10-05
校服英語作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