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藥劑科;應用
近幾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各行各業都有開發應用,醫藥行業更是不甘落后。有資料統計,目前在我國各地二級以上大、中型醫院都已普及微機管理。這是醫院實現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的必然趨勢。藥劑科作為醫院的一個重要部門,運用微機管理亦在逐步開發應用之中[1]。為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數據傳輸自動化、減少錯誤、提高工作效率,在醫院藥劑科內部進行計算機聯網是一個十分有效的科學管理手段。本文結合實際工作情況簡述計算機網絡在藥劑科的應用。
1計算機網絡中央室(科主任室)
醫院藥劑科下設二級科室較多,工作性質差別較大,事情瑣碎,同時各部門在醫院的布局分散,給管理帶來諸多不便。建立計算機網絡后,可在每個部門設立一個站點,在科主任辦公室設立計算機網絡中央室,與各個部門互相配合完成相應的功能。主任可以通過在中央室隨時訪問各個站點,及時了解各部門每天的工作情況。收集、處理、匯總各種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預測,為管理決策者提供可靠、便捷的信息和數據,以利于制訂新的發展計劃。在中央室還可建立品名辭典庫、科室設置、簽字鑒樣等各站點的共同數據,減輕各站點的工作量。還可以在網上布置工作任務、開展教學,從而實現自動化、科學化處理藥劑科日常管理工作。系統設計要求界面美觀、內容詳細、操作簡單快捷。
2臨床藥學室
臨床藥學室是藥劑科配合醫院臨床科室合理用藥,體現藥劑科發展水平的科研部門。應建立藥物咨詢系統,能夠提供藥品的各種情報資料,包括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藥代動力學等。此網絡應與各病區、各門診科室聯網,為全院醫護人員提供藥物咨詢,為臨床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藥學情報。能及時查詢病人的醫囑內容和處方用藥情況,就可對患者的用藥動態、用藥合理性進行統計分析,對臨床合理用藥有重要意義。有條件的可利用“Internet”網上的“藥學資源”不斷地充實、更新藥學情報資料,在咨詢系統中增加新的欄目如:食品衛生、生物制品、化妝品、健康與人類等方面的相關信息,為臨床和患者提供更深層次的服務。
3藥庫管理
藥庫管理系統對藥品的來源及去向作月度、季度及年度統計,包括藥品入庫數量金額、進批差價、庫存數量金額、出庫數量金額等進行統計處理。可查詢藥品進貨渠道、生產廠家、批號,也可查詢任何一天的藥品出入庫情況,隨時可做月末盤點,及時了解庫存情況。還應設有缺貨預報、效期警報、出入庫藥品數量超過上下限報警,告急藥品、呆滯藥品通知等功能。建立藥品分析系統如:藥品預測模型[2]、ABC分類分析、百分比分析、消耗規律分析等,自動生成藥品的常規儲備量,與當前庫存量相比較自動生成藥品下月理論計劃量,再通過全屏幕修改以期理論數更接近實際數。修改的同時查詢同名藥上月出庫存量及當前庫存量。所有藥品的發放通過網絡傳輸,讓各相關部門能及時掌握藥品的來源、規格、價格等變化情況,使藥庫的管理決策更加科學化,減少隨意性、盲目性。
4藥房管理
藥房是藥劑科的窗口部門,主要工作有劃價、收費、調劑等,分有中西成藥房,住院及門診藥房。攤子大且分散,職工借藥和換藥現象時有發生,加之藥品調價頻繁,給藥品管理增加了難度,有時盤存金額相差數萬元無從查找原因。藥房藥品數量不清,計價不準現象普遍存在。處方數量、金額的統計與整個醫院實現量化管理密切相關,統計工作在不同的部門重復操作,難度較大,并且處方的流失情況無法統計,各方面反映強烈。因此運用計算機網絡不僅能提高藥房管理的層次、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對于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藥房采用計算機管理,屆時工作人員只需將處方上的藥品以特定的編碼輸入計算機,再輸入取藥數量,由計算機自動計算出藥費價格,并將每張處方的金額打印在劃價單上,患者憑劃價單和處方到收費處交費,收費處按劃價單收費后,打印正式的收據交給患者,同時收費信息通過網絡自動傳到藥房。調配人員對收費處方進行掃描登錄,并輸入自己的編碼后,把藥調配好,交核對員核對后,再交給患者,由于系統對藥品的進出能自動沖減,負責人可隨時掌握藥房的藥品庫存數量金額,對藥品實行宏觀和微觀的有效管理。可用于醫生個人日工作量及各科日處方量和處方金額統計,也可用于統計藥房藥物日消耗量、藥房工作人員工作量及處方流失院外的情況,還可查詢醫生處方,定期進行處方分析,對醫院用藥動態、用藥合理性必將提供有益的幫助。
5制劑管理
制劑室是醫院藥劑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生產、管理直接影響著醫院的兩個效益,同時也是藥劑科配合醫院臨床科研的一項科學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該系統應設立原輔料的出入庫、制劑的配制、制劑成品的出庫、制劑核算等,另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專項數據的查詢統計,自動生成制劑室所需的各種表格報表,以實現對制劑的管理。
6藥品采購財務系統
藥品采購財務子系統在整個網絡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應具有藥品采購綜合信息的查詢、分析、藥品檔案管理、采購檔案管理、廠家檔案管理以及采購渠道檔案的管理。根據藥庫的預測模型提供的采購計劃進行重新設計,采購計劃單應標明藥品的批發價、供應價、讓利額、讓利率、購進數量及總金額等。
財務管理能自動完成記帳、結帳,建立藥品數量、金額明細帳及總帳,藥品進批差價、批零差價等。
總之,微機管理的最大優點是細致、準確、迅速、方便。藥劑專業人員只需學基本的微機知識,均可上崗運用。由于手工管理存在勞動強度大、速度慢、容易出差錯等缺點,因此正確運用微機不僅能提高藥劑科管理的層次、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對于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患者的信任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
參考文獻:
[1]吳蓬,唐堯,曹曉天,等.美國、日本和我國醫院藥房管理的發展概況[J].中國藥房,1998,9(1)∶19
[2]王平根,吳海濤,高志平.醫院藥品預測模型[J].中國藥學雜志,1999,34(3)∶200.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第2篇
計算機和網絡的技術在我國開始得到普及,現代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計算機和網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給人們締造了一個超時空的生活概念。但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到來的,還有計算機自身攜帶的程序漏洞和管理漏洞,這些漏洞給計算機用戶的隱私造成很大的威脅。怎么科學的解決這些漏洞,加強計算機的管理機制,對計算機的整體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保證計算機在使用時的安全性,是目前我國計算機技術的重大難題。
2目前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存在那些泄密隱患
2.1電磁泄漏電磁泄漏是計算機或計算機系統設備在運轉時向外發出的電磁波的現象。著一些輻射出去的電磁信號,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電磁接受設備,都能在一定的范圍以內接受到向外擴散的電磁波,特別是利用敏感度高的接受裝置,更是能穩定、清晰的看見計算機正在處理的信息。
2.2介質剩磁效應計算機在儲介質文件然后在刪除后,介質文件仍然可以在計算機的存儲系統中留下可以讀取的信息痕跡。在電腦大多數的操作系統中,計算器在刪除文件時,只是刪除了文件名,可以讀取的文件仍然保存在電腦系統中,從而導致用戶的信息泄露。
2.3計算機操作系統漏洞操作系統是計算機保證方便、有效工作環境的重要因素,但是其自身存在的泄漏點也是非常的多,其中以下六點就是關鍵的所在:
(1)操作系統自身的體系結構就造成計算機就不保密。
(2)計算機系統在創建新進程,新進程可以執行原進程的權限。
(3)操作系統通常都會對進程起到守護作業,這一點可以被黑客利用。
(4)網上傳輸文件是計算機自帶的特點。
(5)調速器與向導是操作系統為用戶提供的軟件。
(6)計算機系統自帶的無口令入口是為電腦系統開發人員提供的便捷入口,當然這也是黑客的入口。
2.4信息網絡數據庫入侵數據庫被入侵是有三點造成的。一是電腦數據庫中存放著當量的數據信息,這些信息有著不同的職責和權力,更具訪問密級的不同,這些數據信息應該有不同的保密措施,如果計算機用戶對這些數據信息保密設置不當的話,這些數據信息時刻的被黑客所篡改、竊取和濫用。二是數據庫中,數據的更新是原地進行的,新數值一更新,舊數值就會被原地摧毀,并且沒有任何可以修復舊數值的方法。三是電腦的數據庫在進行聯網作業時會對多臺計算機進行連接,這樣的隱患也是很大的。
2.5計算機病毒計算機在進行網頁瀏覽時,如果瀏覽帶有電腦病毒的網頁,那么病毒程序就會強行下載,并且沒有任何信息,電腦病毒具有自我保護、漏洞偵查、自行修復等功能,使電腦病毒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計算機病毒也是黑客慣用的入侵手段之一,讓電腦用戶的資料神不知鬼不覺的被切取和利用。
3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防護措施和管理措施
3.1計算機系統的防護措施計算機系統是計算機的核心部分,保護計算機系統就可以很好的保護計算機用戶的隱私,當然這些保護方法是可以得到加強的,使的保護措施隨著科技的進步而進步。對計算機系統的保護措施主要是有以下五點:
(1)計算機操作系統保護。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本身就是具備一定的保護程序,這些程序在當時可能會很有用,但是科技的發展是飛快的,如今的入侵技術已經是很系統化的,所以我們在選擇操作系統時應該選擇可以實時更新的操作系統,跟上時代的腳步。
(2)防火墻技術。計算機的防火墻程序,可以有效的控制計算機內部網絡與外部網路傳遞的數據量,從而解決外部網絡對電腦的非法訪問的問題。
(3)監測技術。監測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防護措施,它通過計算機的各個關鍵點收集系統漏洞和黑客入侵信息。
(4)程序跟蹤。計算機的程序在一般的運行中是沒有受到電腦跟蹤的,使其程序的數據會向都沒有很好的記錄,讓電腦的正在運行的程序的數據得到科學的監管是很好防范系統入侵的方法
(5)防毒與防黑客技術。在計算機用戶使用電腦的時候,盡量避免瀏覽不良的網頁,最好在使用電腦是開啟防火墻和安裝殺毒軟件,讓電腦系統運行的程序受到電腦防護系統的控制,不下載來路不明的軟件。
3.2計算機系統管理目前家用計算機的使用率逐漸增多,保持良好的使用習慣和系統管理方式是保護隱私泄露的有效手段,用戶在對計算機進行操作時,應該對計算機的各級系統程序進行編號和排序,設置計算機的訪問權限,開啟防火墻,對計算機在網絡上的運轉數據做出收集和整理,定期檢查計算機系統工作的情況,從而保證計算機用戶隱私的安全性。
4結束語
伴隨可以的飛速發展,計算機保護技術應該時刻的更新,在網絡技術的領域里,落后就等于挨打,所以我們應該時刻關注網絡安全的信息,及時的做出調整,來應對新的挑戰。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軍隊通信專業晉升中高職專業技術職務培訓;教學內容;優化調整
作者簡介:李雷,男,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技術;畢秋君,女,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技術。
計算機網絡在當今社會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知識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核心作用,軍隊和軍事信息化的過程同樣離不開計算機網絡,基于TCP/IP的新型軍事電子信息網絡環境對我軍的現代化建設起著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為了提高軍隊中高級專業技術干部的任職能力,軍隊依托軍隊院校開展了晉升中高職專業技術職務培訓的工作,而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是通信專業晉升中高職專業技術職務培訓的基礎核心必修課程。
經過多年的探索,通信專業晉升中高職專業技術職務培訓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的課程目標確定為通過課程學習,掌握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原理、理論、方法和工程應用,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最新發展和趨勢,能夠將所學理論與部隊發展實際相結合。
本文結合我院軍隊通信專業任職培訓的專業特點,對軍隊通信專業晉升中高職專業技術職務培訓(以下簡稱“中高職培訓”)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調整進行探索。
1中高職培訓特征變化分析
1.1生源素質與教學需求的變化
中高職培訓的生源主要為我軍優秀專業技術干部,隨著軍隊技術干部構成的變化,生源素質也發生
巨大變化。開始實施培訓的初期,生源結構發展為以具有本科學歷的基層一線技術干部為主體。近年,生源結構繼續發生結構性變化,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技術干部所占比例越來越多,具有一定領導職務的技術干部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在開展中高職培訓的初期,學員對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與理論了解不多,很多人甚至沒有接觸過相關知識,因此,當時的教學是滿足學員學習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與理論的需求。而目前任職培訓的生源結構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學員中很多人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有些學員甚至具有比較深厚的理論知識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從而教學需求也發生很大變化,演變為滿足學員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踐問題能力的需求,滿足學員掌握計算機網絡最新發展、前沿技術和未來發展趨勢,為下一步工作和軍隊發展更好服務的需求。
1.2教學內容優化調整的必要性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工程應用特征非常明顯的課程。在中高職培訓開始初期,結合當時培訓班學員的生源構成特點、教學目標和學院的課程體系,我們采用近似本科學員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內容主要講解分析基本原理與理論,重點講解五層協議體系結構[1]和TCP/IP協議族及相關應用,教學中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由教師組織整個教學進程,系統地進行知識的講授。
當前形勢下,原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已經很難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和教學需求,難以滿足技術骨干任職培訓的需要。一方面是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日新月異,技術更新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中高職培訓的生源構成與學員的學習需求都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再者,中高職培訓的課程教學內容需要以軍事斗爭需求為牽引,優化調整以適應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賦予中高職培訓的使命任務。因此,需要依據生源結構的變化與學員需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更好地滿足中高職培訓的要求。
2教學內容優化調整
2.1優化調整思路
中高職培訓的學員“實踐經驗豐富、知識層次具有差異性、強烈的學習內在需求,接受知識具有指向性”[2],因此中高職培訓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內容“應緊緊圍繞著網絡建設、應用和管理這一主線進行,突出實用性、先進性”[3],調整思路可以總結為“減小深度、降低難度、擴展廣度、貼近應用”。減小深度,就是將教學內容的理論深度降低,把理論深度較大的內容去除或者變為簡單介紹,重點講解與應用緊密相關的理論知識,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貼近應用和實際;降低難度,即對原教學內容中保留下來的理論知識不做深入探討,僅從原理上進行介紹,從而降低掌握難度;擴展廣度,就是增加計算機網絡最新發展和前沿領域的介紹,從而使學員及時了解更多更新的技術及發展動態;貼近應用,就是根據中高職培訓的目的要求,從部隊的網絡應用實際出發,結合部隊需求,有重點、有前瞻性地進行相關知識的介紹和講解。
同時,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學員對于計算機網絡知識獲取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因此,對于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調整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每屆開課前教員都要和學員進行交流,以確定調整的內容,并且在課程進行中還要根據學員的反映不斷進行調整。
2.2優化調整方法與實踐
2.2.1簡化基本理論教學
中高職培訓學員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具有一定的應用實踐知識,他們以后的工作主要是網絡的應用實踐和技術管理,或者是行政管理,因此他們不需要深入了解理論的細節,而只需要掌握理論的基本要點和原理,能夠較好地進行應用實踐即可,因而,我們可以簡化基本理論教學,將基本理論的內容進行縮減,難度適當降低,而不去探討理論內部的算法等細節,同時,可以將一些底層的理論進行裁剪,適當地加以介紹和講解。
為了更好地進行針對性教學,我們將教學內容的次序也進行了調整。我們在授課過程中采用自頂向下的方法[4]進行講解,從應用層協議開始沿協議棧向下講解,使學員從直觀感受出發,逐步進入到網絡的理論世界。
例如,我們在物理層的講授過程中,首先從網絡的應用出發,結合學員使用的網絡應用,延伸到數據傳輸的信道,從而自然地進入到物理層的講解。對于物理層的知識進行一定的裁剪,比如仙農定理,由于學員大多畢業于通信專業,已經掌握了相關知識,所以不再進行講解,而對于CDMA原理等理論及相關算法也不再進行講解,而是把重點講解放到各種傳輸方式及其應用場景的介紹上,并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大量的擴充,對各種傳輸方式及其技術特點、應用領域、應用方式、最新發展及下一步發展趨勢進行充分的介紹,以期使學員掌握不同傳輸方式的應用特點和發展趨勢,可以在實際工作中進行選擇應用。
2.2.2增加網絡應用內容
學員大多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但所學專業又非計算機網絡,因此,在工作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許多學員將來會走上領導崗位,對于部隊如何更好地應用網絡有著很強的知識需求,而現有教材多以理論講解為主,因此,我們需要重點進行網絡應用的介紹并與部隊實際工作緊密結合。
例如,在同多批次學員的交流中,我們發現該類學員由于部隊發展和自身實際工作的需要,非常希望了解網絡設計與實施相關的知識。而原有教材對于這部分內容的介紹很少,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我們以專題的方式增設網絡綜合布線章節,結合我校園區網的設計與實施,重點介紹網絡設計與布線的相關知識。
再如,在課程實踐中,我們增加了當前主流網絡應用的應用方式、內容、應用領域的介紹,并結合部隊實際展開如何將新的網絡應用模式應用到部隊工作的討論,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總結出若干將新的網絡應用應用到部隊工作中的模式。
又如,網絡安全對于軍隊信息化建設有決定性作用,當前部隊對于提高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有著迫切的需求。這種需求并非是理論研究的需求,而是對于如何綜合采用各種網絡安全手段、系統地提高網絡安全保障能力這一應用能力的需求。因此,在網絡安全這一章節,我們不再深入地探討加密算法等基礎理論,而是概述性地介紹各類網絡安全技術手段的原理、特點和應用場景,尤其是結合大學園區網實例介紹如何針對網絡應用的特點綜合應用不同的網絡安全手段來提高網絡安全水平。在進行介紹時,我們結合實驗課程,從網絡安全常用命令的使用,到常用網絡安全工具的使用,再到安全的網絡架構,重點進行應用技術的介紹。
2.2.3增加前沿領域介紹
培訓班的學員很多將走上技術領導或者行政領導崗位,對于了解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和領域,以及部隊如何應用這些技術有著強烈的需求,同時他們未來的工作更需要很好地了解計算機網絡未來的發展趨勢,而這部分內容在原有課程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小,僅是在概述部分安排了對于前沿領域的介紹,且教材中也沒有這部分的內容安排,因此,需要增加前沿技術和領域的介紹。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大篇幅地增加了前沿技術與領域知識的介紹,采用技術專題和講座的方式,選擇一些與部隊發展需求密切的、比較熱門的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和領域,穿插到教材相關的部分中,并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和討論式教學法,在對前沿技術和領域進行概要介紹的基礎上,引導學員對這些前沿技術和領域的發展趨勢、應用背景以及技術特點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對這些前沿技術和領域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前景及如何與本職工作相結合進行深入廣泛的討論,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們在課程主要內容講述完畢后,增加了“物聯網”這一技術專題,介紹了物聯網的發展歷史、物聯網的相關技術、物聯網的體系結構以及物聯網的應用現狀、實例和發展趨勢,重點結合物聯網的軍事應用進行相關內容的介紹。在此基礎上,啟發學員思
考物聯網技術的優缺點、如何進行軍事應用,并開展多次討論。特別是專門進行了如何將相關技術與自己工作相結合的討論,比如介紹RFID及實時定位系統時,大家就如何將它們應用到部隊通信裝備管理進行了非常熱烈的討論。
2.2.4考核方式的改進
本課程原有的考核方式為閉卷考試。我們認為,對于中高職培訓班的學員,其學習目的是增加知識儲備,提高理論水平和應用實踐能力,閉卷考試的考核方式并不適合他們。因此,我們將考核方式調整為提交論文,同時結合平時成績,論文成績占總成績的80%,學員的課堂討論、課后小論文等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20%,對學員進行綜合評價。
在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提交的論文設計為綜合性論文,從第一次課就提出考核方式、論文主題和要求,要求學員將全程課程教學的所學內容和自己所擔負或即將擔負的軍隊工作實踐相結合,撰寫一篇綜合性論文。
3結語
從課程內容調整的實施結果來看,對于課程教學內容的動態優化調整較好地適應了該類學員的學習需求,滿足了他們計算機網絡知識獲取的需求。另外,在課程教學中綜合采用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教學法,調動了學員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具體反映在所提交的課程小論文和課終論文水平穩步提高,并且與部隊應用實際結合較為緊密,它解決了一些學員在所在部隊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部分問題。
計算機網絡處在持續不斷的變革之中,尤其是當前,它處于一個重大變化的時期,同時,中高職培訓的生源構成、教學需求也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需要“相對穩定與滾動發展相協調”[5],對其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我們需要進行持續優化和調整,以更好地滿足軍隊發展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的需要。我們在課程實踐的基礎上,對中高職培訓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的優化和調整進行探索,希望以此為基礎繼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也希望我們的研究工作能夠對兄弟院校有一些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謝希仁. 計算機網絡[M]. 4版.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23.
[2] 徐海濤,楊騰馳,王猛. 堅持以問題為中心深化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教學改革[J]. 軍事經濟學院學報,2005,12(3):76-78.
[3] 溫志萍. 基于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J]. 計算機教育,2008(22):12-15.
[4] James F. Kurose,Keith W. Ross. 計算機網絡――自頂向下方法 [M]. 4版. 陳鳴,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43.
[5] 俞坤東,高桂清,李勇翔. 對軍隊院校任職教育綜合實踐性教學體系建設的思考[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 152-153.
Optimal Adjustment for Teaching Content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of Military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 Advancem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osition Training
LI Lei, BI Qiuju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7,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existed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of Military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 Advancem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osition Training.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s on Military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 Advancem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osition Training class in our institute, we research how to adjust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compute network for this position training optimistical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student source and demands of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dea of adjust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introduces the methods of adjustment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its teaching effects.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第4篇
論文摘要: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在我院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筆者從三本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出發,在總結分析傳統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中的弊端和不足,實踐結合教學,對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教學模式提出新的思路,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一、我院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的特點
計算機網絡不斷的普及和發展,網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院校的特點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他們計算機網絡操作水平。我院大部分專業都開設了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程。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而且應該深入的了解計算機網絡原理。而對于把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作為非專業基礎課的會計類、管理類、文科類專業的學生來說,既不能涉及過深的理論知識,又不能完全拋棄理論知識。學生在實際學生過程中通常對理論知識學習沒有興趣,但是沒有理論的指導,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又難以提高。
二、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教學方法的思考
會計類、管理類、文科類專業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詳細的講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體系結構、協議、工作原理等不適合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際應用,應該思考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要求學生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在實際中的應用。如果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缺乏良好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會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想辦法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對知識進行積極探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實例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和計算機基礎有著本質的區別,學生可能長時間看不到自己的學習成果,也不能做出自己才產品,這樣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總結一些實例,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如講述米特尼克如何人侵五角大樓,馬化騰如何利用網絡成功,怎么樣使我們上網更安全,如何更好的利用網絡學習……通過各種實例,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的學習興趣。
三本院校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缺乏藍管,則會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比如上實驗課,有的同學看nba,有的同學聊天,沒有幾個認真的做實驗的,導致實驗效果不理想。
四、動畫演示基礎理論
三本院校的學生知識素養不同于一本、二本的學生,但是理論知識又是必不可少的。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的理論知識對一些學生存在一定的難度。如何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興趣,是教學的難點。比如osi參考模型的時候,很多學生不理解,不明白七層模型的基本功能,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會造成相當大的困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動畫效果,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將枯燥的理論和顯示生活中的例子結合起來,力求形象生動。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會提高。
五、實驗課上動手能力的培養
網絡設備是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的基本,熟練掌握網絡設備的應用,是學好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的基礎。隨著我院教學設施的不斷完善,教學環境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但對于教學方面還是相對薄弱些,特別是設備的更新。計算機網絡教學設備價格相對比較高,更新的速度又非常的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講交換機如何配置,服務器如何配置,一般問題的表現等,學生沒有實際動手操作過,甚至有的連交換機都沒有見過,對學生來說,老師講的就是天方夜潭,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教學過程中,應克服各種困難,想方設法讓學生多接觸網絡設備。課余時間可以讓學生參觀學校的計算機網絡建設,讓學生真正體會一下網絡環境和應用。還可以利用學生都擁有自己的計算機,在宿舍可以引導他們組建宿舍局域網,然后利用adsl或者校園網直接連接到internet進行實例教學,效果非常好。
在組織學生進行宿舍組網的具體步驟:
1、首先要規劃好計算機安放的位置,網線的布線,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認識網絡規劃的重要性,提高設備的穩定性。
2、規劃好網絡后,開始動手進行網絡的組建。首先讓學生了解到rj-45水晶頭的制作,會制作雙絞線568a和568b國際標準的線序,通過測試設備的連通性,學習整個網線的制作過程。測試完成后,要進行網絡連接,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認識modem、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了解它們的連接順序,還可以了解硬件設備的相關屬性設置。
3、網絡連接完成以后,要對網絡進行相關配置,包括計算機名稱的設置,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dns服務器的設置。通過這些,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相關協議的使用,ip地址的作用、形式、子網劃分等概念。對dns服務器的作用。
4、網絡連接完成后,還要對路由器進行相關的設置,如網絡連接的設置,可以讓學生pppoe協議,了解modem的工作原理和過程。通過對dhcp服務器的設置,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dhcp服務器的設置,了解dhcp協議的配置過程。
5、完成相關配置后,要對網絡進行應用。主要有文件共享、打印機共享。通過文件共享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局域網的特點,熟練掌握文件共享。
6、最后還應該注意處理好防火墻的使用、殺毒軟件的使用、網絡安全、密碼丟失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熟練掌握防火墻的配置和使用,認識到網絡安全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7、實驗完成后,要總結組網過程,結合osi和tcplip參考模型,講解網絡模型的知識和應用,解決網絡模型在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中的難點。
六、結束語
傳統的紙質試卷進行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知識考試方式,通常是一卷定終身,不能全面顯示學生實際水平,不符合三本教育培養目標。我認為應采用上機加筆試等多種考試方式相結合的方法,結合學生平時實驗和大作業的成績,給出學生綜合考試分數,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實現三本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教學目標。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高職高專 教學改革
當前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經濟信息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金融與商務電子化、生產過程控制、企業管理、辦公自動化、遠程教育、信息服務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在當今網絡時代,《計算機網絡》課程已成為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熟悉網絡協議以及網絡的一些具體應用,掌握網絡組建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自學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依據高職高專培養目標,調整教學內容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經過認真學習和深入思考后,可將該門課程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兩個部分。
結合培養目標,精選理論教學內容在課程理論內容的選擇上注重把握計算機網絡理論體系的系統性和高職高專理論教育的“必需、夠用”原則,將理論教學內容分為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局域網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網絡應用四個部分。其中,網絡基礎知識主要介紹數據通信技術和網絡體系結構,局域網技術重點介紹以太網技術和交換與虛擬局域網技術,網絡互聯技術重點介紹廣域網技術,網絡應用部分重點介紹TCP/IP協議體系和網絡系統與服務等。在這四個部分的基礎上適當介紹Internet接入技術和網絡安全技術,使整個理論體系更加完整,更加合理。
結合能力培養,按階段組織實踐教學根據理論教學內容,可將實踐教學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教學目標為:熟悉網絡架構,識別常用網絡設備;第二階段的教學目標為:熟練掌握雙絞線的制作、測試等技術,以太網和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虛擬局域網的構建、安裝、配置、測試技術、子網劃分技術等;第三階段的教學目標為:掌握路由器、交換機的配置技術;第四階段的教學目標為:掌握網絡的應用技術,包括DNS的配置、FTP的配置、Web站點的配置、電子郵件系統的配置技術及網絡安全維護技能等。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對枯燥的理論知識產生畏難和厭煩情緒,因此,在每個理論教學模塊結束后,都要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環節,從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
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社會需求和學生的長遠發展為目標,經過不斷的、積極的探索,改變以往單一、單調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教學的內容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根據理論知識特點,采取針對性教學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強,概念較多,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應該突出重點和難點,著重介紹基本概念和原理,舉一反三,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并熟練掌握所學知識。對與網絡基礎理論的應用息息相關的新技術,例如網絡操作系統管理、網絡安全、多層交換技術、防火墻技術、路由器技術等幾個熱門方向,可在教師的綜合指導下,以單個學生或分組提交論文的方式進行學習。這種方法可以促使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豐富的資源進行歸納總結式的自學,使其自學能力、信息檢索能力及對專業新動向的敏感度都會有較大的提高。在實施這種教學方法時,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問題:(1)題目難度要適中,太難或太容易都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2)專題要貼近實際應用,符合計算機網絡應用及其發展方向;(3)強調必須經過充分思考,防止個別學生照抄照搬現成的文章。為防止個別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可以為每位學生提交的論文打分,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借此提高他們的重視程度,促使他們認真思考。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課堂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為了避免計算機網絡原理部分的枯燥乏味,應該將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課堂,使原理教學變得直觀生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理解全面,記憶深刻。可以參照國家級精品課的標準,使用PPT、動畫、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充實授課過程,并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資源,建立網絡課堂,提供課件、授課錄像以及試題庫,使課堂教學得以延伸,方便學生課外學習。
采取互動式、啟發式等符合現代教學理念的教學手段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采用提問式、啟發式教學方法,以問題的形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并引導其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提問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一是教師自問自答;二是問學生,在關鍵點提出難易適中、與實際應用息息相關的問題;三是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善于思考,活躍思維;四是在下課前給學生提出課后思考題,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余時間。
為了使學生對整個網絡系統有比較全面、透徹的理解,課程結束時,教師可重點講解一個現成的網絡,如校園網。從建網的背景、拓撲結構、主要設備(交換機、路由器等)的選擇、各主要站點的配置(操作系統、協議、管理軟件等)到日常維護,進行比較全面的介紹,再結合日常的應用加以講解,使抽象、神秘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
三、側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創新能力
減少不必要的演示性、驗證性實驗,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崗位能力和培養目標,突出實用部分,把模擬組建和管理局域網作為實驗的重點。根據事先制定的實驗實訓大綱,注意培訓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操作中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應變能力,為學生今后獨立組建計算機網絡打好基礎。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及高職高專教育體系改革的深入,如何使《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更符合職業教育的需要,如何深化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以便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專業技能,應該是我們今后不斷探索的課題,也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注重總結,虛心學習成功經驗,深入探討《計算機網絡》課程改革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吳守一.提高課堂講授效果的探討[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1):70—76.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第6篇
論文摘要:要確保網絡安全,一是需要多種網絡安全技術結合,形成完整有效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二是不能靜態地看待網絡安全問題,要關注網絡安全,病毒的最街發展,不斷地完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三是共認識到僅金網絡安全技術構成的安全防護體系是不夠的,還妥健全和完菩網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形成技術和管理雙管齊下,才能確保網絡安全。
1概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范圍的擴大,電力信息化的不斷深人,計算機在電力系統中已從簡單數據計算為主發展到數據庫處理、實時控制和信息管理等應用領域,并在oa系統、電能電量計費系統、電力營銷系統、電力isp業務、經營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電力系統內,它已經成為各項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由于各單位、各部門之間的現存的計算機網絡硬件設備與操作系統千差萬別,應用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在計算機網絡覆蓋全球,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討論和研究電力系統計算機的應用及安全性則顯得尤為重要。
2電力系統的計算機網絡應用和管理
電力系統的計算機網絡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并且將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這里從interanet方面討論電力系統的應用。首先各個單位應該申請工nternet國際域名和注冊地址,建立省電力系統/company/">企業形象,而且可以將各種電力信息與產品進行工nternet,為了安全可以設立獨立的服務器。建立電力系統的e-mail服務,使所有部門和員工擁有自己的電子信箱,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接收電子信件。建立電力系統的ftp服務,使計算機文件方便地在intranet和internet上傳遞。建立電力系統的bbs服務,使所有分布在全省各個地區的員工在開設的不同交談站進行實時交流。建立電力系統的服務,對系統內的新聞進行播放,同時開辟news討論主題,給所有員工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與場所,群策群力討論企業的發展與建議。
電力系統的計算機網絡管理應對各方面管理進行集成,來管理帶寬、安全、通訊量、存儲和內容。同時進行數據信息標準化和數據資源共享,保證系統的完整性和靈活性,適應不斷變化的要求,滿足系統多層次的不同應用,使系統的開放性符合國家標準和規范,保證應用軟件和數據資源有較長的生命期,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擴充性,體現集中與分布式的管理原則。
(1) 集中就是由省局統一規劃全省的計
算機網絡結構,統一對全省的計算機網絡應用進行協調;對已有的局域網進行論證分析,使其從結構上與總網相適應,對建立的新網進行指導與監督;對網絡的通訊建設統一規劃管理。建立一個范圍廣泛的工ntranet,應使用廣域網網管,提供與工nternet的出口并進行防火墻技術安全管理,對于在系統內有廣泛共性的工作要進行統一的開發與推廣。
(2)分布式管理就是體現基層部門的內部管理,各個不同部門在其內部進行網絡應用管理,基層部門與省局聯系時進行統一的協議管理,保持全省通訊與應用協調一致,又根據單位性質的不同,開發不同特點的intranete。
3電力系統計算機應用的現狀及問題
計算機安全是指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計算機危害主要指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軟硬件資源遭到破壞、更改或泄露,系統不能正常運行。要保障計算機系統安全就必須治理(即清除、控制或預防)計算機危害。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與不安全是從多方面反映的,從目前使用和發現的情況看,系統運行不穩定、內部資料外泄、網絡利用率低等是主要常見的現象。
通過計算機網絡使得電力系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管理范圍擴大了,工作人員的辦事能力增強了,但計算機系統網絡安全問題也隨之變得更加嚴重了。例如:通過電子郵件感染病毒,電力系統管理網絡互聯接口的防火墻只配置了包過濾規則,提供的安全保證很低,容易受到基于ip欺騙的攻擊,泄露企業機密,有些局域網沒有進行虛擬網絡vlan劃分和管理,造成網絡阻塞,使工作效率減低。絕大多數操作系統是非正版軟件,或網上下載免費軟件,不能夠做到及時補丁(patch)系統,造成系統漏洞,給攻擊者留下木馬后門;絕大多數工作站沒有關閉不必要的通訊端口,使得計算機易受遠程攻擊病毒可以長驅直人,等等。
4解決問題的措施和方法
安全性是電力系統計算機網絡最重要的部分。安全性既包括網絡設施本身的安全,也包括信息的安全;既要防止外界有害信息的侵入和散布,又要保證自身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提高網絡的安全性:
(i)提高網絡操作系統的可靠性。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網絡的核心,應選用運行穩定、具有完善的訪問控制和系統設計的操作系統,若有多個版本供選擇,應選用用戶少的版本。在目前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選用un工x或linux。不論選用何種操作系,均應及時安裝最新的補丁程序,提高操作系的安全性。
(2)防病毒。防病毒分為單機和網絡兩種。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病毒的危害越來越大,因此,必須采用單機和網絡防毒結合的防毒體系。單機防毒程序安裝在工作站上,保護工作站免受病毒侵擾。主機防護程序安裝在主機上,主機的操作系統可以是windows, un工x,linux等。群件防毒程序安裝在exchange,lotus等群件服務器中。防病毒墻安裝在網關處,及時查殺企圖進人內網的網絡病毒。防毒控管中心安裝在某臺網絡的機器上,監控整個網絡的病毒情況,防毒控管中心可以主動升級,并把升級包通過網絡分發給各個機器,完成整個網絡的升級。
(3)合理地使用防火墻。防火墻可以阻斷非法的數據包,屏蔽針對網絡的非法攻擊,阻斷黑客人侵。一般情況下,防火墻設置會導致信息傳輸的明顯延時,因此,在需要考慮實時性要求的系統,建議采用實時系統專用的防火墻組件,以降低通用防火墻軟件延時帶來的影響。
(4)對重要網絡采用和mis網物理隔離的方法保證安全。物理隔離是在物理線路上進行隔離,是一種最安全的防護技術。
5結語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第7篇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電力系統網絡安全
1概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范圍的擴大,電力信息化的不斷深人,計算機在電力系統中已從簡單數據計算為主發展到數據庫處理、實時控制和信息管理等應用領域,并在OA系統、電能電量計費系統、電力營銷系統、電力ISP業務、經營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電力系統內,它已經成為各項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由于各單位、各部門之間的現存的計算機網絡硬件設備與操作系統千差萬別,應用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在計算機網絡覆蓋全球,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討論和研究電力系統計算機的應用及安全性則顯得尤為重要。
2電力系統的計算機網絡應用和管理
電力系統的計算機網絡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并且將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這里從Interanet方面討論電力系統的應用。首先各個單位應該申請工nternet國際域名和注冊地址,建立省電力系統WWW服務。將各個部門的公用信息和數據進行WWW,使所有的具有不同計算機水平的員工都可以用瀏覽器對文檔方便地進行調用、查詢、瀏覽和維護,并且建立面對Inter-net的WWW主頁服務,不僅宣傳企業形象,而且可以將各種電力信息與產品進行工nternet,為了安全可以設立獨立的服務器。建立電力系統的E-mail服務,使所有部門和員工擁有自己的電子信箱,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接收電子信件。建立電力系統的FTP服務,使計算機文件方便地在Intranet和Internet上傳遞。建立電力系統的BBS服務,使所有分布在全省各個地區的員工在開設的不同交談站進行實時交流。建立電力系統的服務,對系統內的新聞進行播放,同時開辟NEWS討論主題,給所有員工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與場所,群策群力討論企業的發展與建議。
電力系統的計算機網絡管理應對各方面管理進行集成,來管理帶寬、安全、通訊量、存儲和內容。同時進行數據信息標準化和數據資源共享,保證系統的完整性和靈活性,適應不斷變化的要求,滿足系統多層次的不同應用,使系統的開放性符合國家標準和規范,保證應用軟件和數據資源有較長的生命期,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擴充性,體現集中與分布式的管理原則。
(1)集中就是由省局統一規劃全省的計
算機網絡結構,統一對全省的計算機網絡應用進行協調;對已有的局域網進行論證分析,使其從結構上與總網相適應,對建立的新網進行指導與監督;對網絡的通訊建設統一規劃管理。建立一個范圍廣泛的工ntranet,應使用廣域網網管,提供與工nternet的出口并進行防火墻技術安全管理,對于在系統內有廣泛共性的工作要進行統一的開發與推廣。
(2)分布式管理就是體現基層部門的內部管理,各個不同部門在其內部進行網絡應用管理,基層部門與省局聯系時進行統一的協議管理,保持全省通訊與應用協調一致,又根據單位性質的不同,開發不同特點的Intranete。
3電力系統計算機應用的現狀及問題
計算機安全是指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計算機危害主要指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軟硬件資源遭到破壞、更改或泄露,系統不能正常運行。要保障計算機系統安全就必須治理(即清除、控制或預防)計算機危害。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與不安全是從多方面反映的,從目前使用和發現的情況看,系統運行不穩定、內部資料外泄、網絡利用率低等是主要常見的現象。
通過計算機網絡使得電力系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管理范圍擴大了,工作人員的辦事能力增強了,但計算機系統網絡安全問題也隨之變得更加嚴重了。例如:通過電子郵件感染病毒,電力系統管理網絡互聯接口的防火墻只配置了包過濾規則,提供的安全保證很低,容易受到基于IP欺騙的攻擊,泄露企業機密,有些局域網沒有進行虛擬網絡VLAN劃分和管理,造成網絡阻塞,使工作效率減低。絕大多數操作系統是非正版軟件,或網上下載免費軟件,不能夠做到及時補丁(PATCH)系統,造成系統漏洞,給攻擊者留下木馬后門;絕大多數工作站沒有關閉不必要的通訊端口,使得計算機易受遠程攻擊病毒可以長驅直人,等等。
4解決問題的措施和方法
安全性是電力系統計算機網絡最重要的部分。安全性既包括網絡設施本身的安全,也包括信息的安全;既要防止外界有害信息的侵入和散布,又要保證自身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提高網絡的安全性:
(I)提高網絡操作系統的可靠性。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網絡的核心,應選用運行穩定、具有完善的訪問控制和系統設計的操作系統,若有多個版本供選擇,應選用用戶少的版本。在目前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選用UN工X或LINUX。不論選用何種操作系,均應及時安裝最新的補丁程序,提高操作系的安全性。
(2)防病毒。防病毒分為單機和網絡兩種。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病毒的危害越來越大,因此,必須采用單機和網絡防毒結合的防毒體系。單機防毒程序安裝在工作站上,保護工作站免受病毒侵擾。主機防護程序安裝在主機上,主機的操作系統可以是WINDOWS,UN工X,LINUX等。群件防毒程序安裝在Exchange,Lotus等群件服務器中。防病毒墻安裝在網關處,及時查殺企圖進人內網的網絡病毒。防毒控管中心安裝在某臺網絡的機器上,監控整個網絡的病毒情況,防毒控管中心可以主動升級,并把升級包通過網絡分發給各個機器,完成整個網絡的升級。
(3)合理地使用防火墻。防火墻可以阻斷非法的數據包,屏蔽針對網絡的非法攻擊,阻斷黑客人侵。一般情況下,防火墻設置會導致信息傳輸的明顯延時,因此,在需要考慮實時性要求的系統,建議采用實時系統專用的防火墻組件,以降低通用防火墻軟件延時帶來的影響。
(4)對重要網絡采用和MIS網物理隔離的方法保證安全。物理隔離是在物理線路上進行隔離,是一種最安全的防護技術。
5結語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第8篇
論文摘要:計算機和網絡應用基礎性教育是現代化、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技術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論述了信息教育中網絡應用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存在的內容滯后、實驗不實用等問題,并通過詳細列舉了幾個經典可行的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實驗,為網絡課程建設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并分析了網絡應用基礎教學的重點和今后發展方向。
一、信息技術教育形勢和網絡應用基礎課現狀
隨著全球數字化、信息化和網絡化技術的全面發展,計算機正日益深人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計算機網絡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網絡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水平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的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水平,而且己經成為衡量其國力及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計算機和網絡知識已經成為當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掌握計算機和網絡的基本知識、基本操作與應用,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的一個必備的技能。在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作為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已不僅僅是一種強有力的技術基礎教育,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基礎的教育,是人才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是信息化社會的需求,更是各學科發展的需要。
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面向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計算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網絡的使用方法,并為后續的計算機課程打下一個較為扎實的基礎。作為計算機基礎課程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正在成為學生最迫切掌握的內容部分,其受重視程度逐年遞增。由于信息技術發展迅猛,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教學從教材到課程設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內容滯后狀況。針對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使用計一算機的方法和技巧,教學內容和當前主流內容脫節會嚴重降低教學質量,引起學生不滿。
作者從實際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有關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的比較經典的實驗內容,在實際教學當中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貼近實用、內容較新、實施方便。以下就是具體實驗設計內容。
二、在教學環境下精心設計的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實驗
作為計算機教學的必備條件之一,聯網的多媒體機房是必不可少的。機房里的學生用機應該有主流的硬件配置,安裝較新的操作系統和常用的工具軟件,而且機器組成局域網狀態。當然,還有一些要求也最好滿足,比如:學生用機安裝還原卡以方便維護和管理,教師用機和學生機都安裝某種教學系統軟件以提高教學質量,機房配備專用服務器以保障機房整體性能等。滿足了以上軟硬件要求,我們就可以設計網絡應用基礎實驗,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1、辦公局域網相關使用技巧
作為網絡技術的基礎及其重要組成部分,局域網(lan)被廣泛應用到中小企業、辦公室、家庭、網吧及學校cai教學中,是我們計算機網絡應用教學的重點。其內容大致包括:簡單局域網配置、網絡共享、用戶管理、網絡驅動器、網絡打印機等。
組建網絡是網絡應用的基礎,是必須要掌握的內容。在實驗課上,教師找出一根雙絞線網線,讓學生觀看物理構造,然后教師用專業網絡用鉗子現場制作水晶頭,并告訴同學們雙機對聯和標準多機互聯兩種情況下網線不同的排線方式,在完成后用測線儀進行測試。帶領同學們參觀并講解多媒體網絡機房的布線情況、機柜里面的交換機,加強理解網絡拓撲結構內容。最后帶領同學們組建一個對等的局域網環境,配置“網絡連接”的各種屬性,包括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dns地址等,在配置的過程當中重新回顧理論課上的內容。
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是網絡的一大功能,也是應用的最廣泛的技術。在機房環境,讓同學們學會共享一個文件夾,并設置成各種模式:是否允許別人修改共享文件夾內容、是否讓別人在網上鄰居里面看到自己共享的文件夾(在共享名后面加“$”符號)、不使用簡單文件共享方式而針對多個用戶配置不同的權限。學生們組成兩人或多人的實驗小組,每個同學都親自體驗共享者、訪問者等多重角色。在win 2000以后的版本中用戶概念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讓同學們在windows xp環境下創建多個用戶,在共享的時候實現遠程訪問共享的安全策略。
在長期、頻繁的需要共享和訪問的時候,就可以創建網絡驅動器,使用網絡啟動器把共同使用資料放在某服務器上,提高數據的使用效率、降低數據冗余。打印機等昂貴辦公器材的共享,也讓同學們進行實際操作,可以在教師機上連接一臺打印機,學生機進行網絡打印機的配置,在配置成功后,每位同學利用網絡打印機打印一份自己的作業或實驗報告以檢測實驗效果。
2、遠程桌面和遠程協助
使用計算機網絡我們還可以實現遠程辦公、遠程技術支持、遠程交流和遠程維護管理這些功能,而windows xp操作系統本身自帶了這些功能,在教學機房里里面我們就可以進行這方面的實驗課程。
在遠程桌面實驗中使學生掌握:遠程桌面的使用環境、必備軟硬件條件、用戶認證、在遠程登陸連接后可以進行的權限和應用。進行完了遠程桌面實驗以后,引人特定案例環境,例如:遠程用戶需要遠程協助、在線解決問題等,把windows xp另外一個自帶重要功能—遠程協助引人教學。遠程協助實驗實行座位臨近的學生兩人一組形式,每個同學都完整的進行一次不同角色的任務,即充當求助者也充當遠程專家,把遠程協助的技巧和功能充分掌握。其中,學生們還會碰到很多相關的技術問題,比如:把遠程協助的邀請函文件進行傳遞的時候就會用到帶權限限制的文件共享問題、郵件發送接受問題;在遠程協助過程當中還會使用到實時通信功能,其中可以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語音形式。在解決很多實際碰到的技術問題時,學生們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都會大大的提高。
遠程桌面和遠程協助功能強大,實驗效果非常好,開闊了視野,而平時學生會用的比較少,所以反映強烈,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3、互聯網使用技巧
國際互聯網(因特網、internet)代表著當代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發展的重要方向,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與應用。國內互聯網發展迅速,無論從網民數量還是與網絡相關的產業經濟都令世人矚目。人們可以使用因特網瀏覽信息、查找資料、讀書、購物,甚至可以進行娛樂、交友,因特網正在迅速地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們在進行有關互聯網的網絡應用技能培訓時,內容涉及:ie瀏覽器的使用技巧、電子郵件系統及兩種使用方法.ftp 服務的應用、網絡論壇體驗等。每項內容都是采取先理論、再模仿、最后自己實驗的方式,在網絡機房模擬真實internet環境教學。ie瀏覽器教學中,在機房服務器上創建一個網站或利用校園網上現成的網站供學生進行訪問,掌握ie瀏覽器internet選項配置、收藏夾應用、網頁保存、脫機瀏覽等實用技術。采用imail等郵件服務器軟件,在服務器上配置局域網環境下的電子郵件環境,讓學生使用web方式和郵件收發工具(outlook express)方式進行電子郵件的收發。同樣,由任課教師自己配置的ftp系統、論壇系統,進行實驗的時候內容豐富、靈活,更容易配置出符合教學要求的網絡環境來。
4、網絡安全知識普及
目前,整個國內乃至世界網絡安全形勢都非常嚴峻,網絡人侵、信息泄密、黑客控制、病毒木馬等正利用網絡平臺危害著整個社會,給人民群眾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作為網絡應用基礎課,網絡安全部分的教育應該逐漸提升其位置和所占比例,使我們的學生不僅會利用網絡,還要會安全的使用網絡。網絡安全普及型教育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網絡安全道德倫理方面的教育;網絡安全威脅的各種手段介紹;基本網絡安全預防知識和技巧。在教學手段上,可以使用貼近實際的活生生的網絡安全案例來給學生講解其重要性、危害性。用一些掃描、漏洞攻擊、木馬控制和暴力破解軟件,在機房現場演示來給學生加深理解黑客攻擊的技術手段。
三、實驗內容的效果及網絡應用基礎課還應加強的方面
做了以上實驗內容,從局域網實用小技巧到互聯網常用功能的使用,再到網絡安全教育,學生都會有一個具體感性的認識,改變了以往重理論輕實驗、實驗內容不實用等問題,教學效果比較理想,學生實驗熱情高漲、滿意度很高。在實驗課教學中我們更加容易的進行各種教學改革,比如:啟發式教學、研究式教學、問題式教學等。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各種新產品、新服務層出不窮,面對這種形勢,信息教育、網絡教育應該做到以下兩點:理論知識教學一定打牢,很多不同的軟件、產品、服務它們基于的理論知識是一致的,理論上明白了很多時候可以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實驗課程精心設計,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創建、模擬出貼近實際的教學環境,給學生一個大膽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豐富自己的知識。
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第9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現狀 信息安全
一、計算機網絡的概述
(一)計算機網絡的含義
計算機網絡的含義是指部分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具有一定自治功能的計算機的集合。
(二)計算機網絡定義的層次劃分
首先,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絡是以傳輸信息為目標,使用通信線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絡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兩部分。
其次,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絡為自動管理的網絡操作系統。通過這個操作系統來實現用戶所調用的資源,整個網絡類似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對用戶是透明的。計算機網絡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的,是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所構成的系統。
總體來說,計算機網絡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較大、功能較強的系統,從而使多數的計算機可以便捷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件、軟件、數據信息等資源。
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現狀
(一)計算機網絡當前所面臨的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在社會各個領域的不斷滲透,互聯網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但是由于傳統的網絡體系結構的缺點及不足,網絡體系結構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傳統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缺乏有效的資源控制能力,沒有在網絡資源的控制和管理方面實施相應的措施,也沒有建立高效共享資源的可行性方案、措施和技術。傳統的計算機網絡提供的服務質量、效率相當有限,體系結構也相對簡單,無法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譬如,若使多媒體應用能夠快速發展,則需要計算機網絡提供多媒體應用系統的多方面技術保障,對于傳統的計算機網絡很難滿足廣大網民的需求。
其次,傳統的計算機網絡主要是圍繞互連、互通、互操作等要求的通信基礎設施進行的研究,大多把重心放在研究網絡系統的連接、傳輸等方面。但是,這種薄弱的服務定制能力和固定的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個性化的需求,對計算機網絡速度、性能、效率、形態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升,隨著計算機網絡普及度的不斷提高,用戶規模的不斷,互聯網的安全性也在面臨巨大的考驗。
(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趨勢
20世紀90年代到現如今為止,隨著不同種類的網絡應用和服務的發展,傳統的計算機網絡已經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其缺陷也引起廣大科學家們的關注與探索,近年來,圍繞計算機網絡的缺陷問題而展開的研究工作也越來越多。通過研究表明,由于網絡應用的多樣化,通過改造核心網絡來滿足網絡應用的行為,被證明已不可實行。
近年來計算機領域的研究逐漸深入和相關技術的支持以及相關技術的日趨成熟,研究人員將研究視野和研究方法進行了擴充,從而加強在網絡端系統方面的互聯網方面的能力。根據以上的研究工作表明,現代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已經從通信向服務的方向轉變,為研究下一代的計算機網絡做足充分的準備,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三、網絡信息安全性的研究
(一)網絡信息所面臨的安全威脅
首先,由于計算機信息系作為智能的機器,現如今很少用戶使用的計算機空間有防震、防火、防水、避雷、防電磁泄漏或干擾等功能,因此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基本為零。
其次,由于網絡系統本身的開放性,導致容易受到攻擊,并且網絡所依賴的tcp/ip協議的自身安全性就很低,導致網絡系統容易受到惡意的破壞。同時,對于用戶來說,自身的安全意識本來就不高,隨意泄露自身的信息,對網絡的安全也會帶來威脅。
人為惡意的攻擊對計算機網絡的威脅相對來說最大,現如今使用的大多數網絡軟件還處在完善的階段,都有自身的缺陷和漏洞,網絡黑客通過采用非法的手段破壞網絡的正常運行及信息的安全,導致系統癱瘓,對個人亦或是國家,損失都非常巨大。
另外,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很大,近年來惡意進行信息傳播的大多是利用此手段。還有一些人利用間
軟件和垃圾郵件對系統造成破壞,竊取網絡用戶的信息,無論對于自身的隱私還是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犯罪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通過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方式,惡意的進行破壞,造成許多的犯罪行為。
(二)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
網絡安全體系的建設對于構建網絡安全體系和營造安全的網絡環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加強對網絡運行的防護、網絡安全的評估及使用安全防護的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建設,提供安全的網絡環境和網絡信息的保密措施,如下圖所示。
四、結語
本文首先對計算機網絡進行簡要的概述并介紹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現狀以及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今后發展的趨勢,其次,對網絡信息安全的研究進行概述,提出網絡信息所面臨的的威脅,通過分析設立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對近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計算機網絡的演進與發展趨勢進行了概括。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不斷深入,為廣大的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網絡信息安全屬于持續更新換代的領域,通過綜合運用各種防護措施,集思廣益,相互合作及配合建立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體系。然而,對于網絡用戶來說,需謹慎對待網絡信息的安全防護,共同承擔起保護網絡信息安全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楊鵬,劉業.互聯網體系結構剖析.計算機科學, 2006, 33(6):15~20
[2]彭曉明.應對飛速發展的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技術探索[j].硅谷,2009(11):86
[3]李勇.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防范[j].蚌埠黨校學報,2009(1):30~31
[4]藺婧娜.淺談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防御[j].經營管理者,2009(11):335
[5] 汪淵. 網絡安全量化評估方法研究[d]. 中國科技大學博士論文,2003.
作者簡介: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1-2397.html計算機網絡應用論文范文10篇
相關文章:
人保財險面試自我介紹12-07
發展現代農業宣傳標語11-09
化工班組精神口號10-18
包子鋪廣告牌標語08-22
行政工作試用期工作總結(8篇)10-19
會計實訓個人總結500字09-23
護理專業個人簡歷自薦信12-23
大學軍訓第三天心得11-28
應聘工作會用到的個人簡歷10-18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討論個人發言稿08-22
美麗的校園五年級作文01-07
我學習的地方作文1000字12-05
做好自己作文12-05
敬業與樂業的優秀讀書筆記11-26
日本設計專業留學的院校選擇 申請日本設計專業事項 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的漫畫專業入學的具體要求是?09-29
動物狼的歇后語170個01-07
蒲松《地震》原文及譯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