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即興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行即興原文翻譯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行即興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fù)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詩簡介
《春行寄興》是唐代詩人李華的作品。這是一首描寫景物的小詩。作者春天經(jīng)由宜陽(今河南宜陽縣)時,因?qū)ρ矍熬拔镉兴杏|,即興抒發(fā)了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全詩句句寫景,句句含情,詩中以綠草、芳樹、山泉、鳥語等宜人之景,襯托出詩人感傷、哀愁、凄涼的心境,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之情。
翻譯/譯文
宜陽城外,長滿了繁盛的野草,連綿不絕,山澗溪水向東流去,復(fù)又折回向西。春山之中,樹木繁茂芬芳,然空無一人,花兒自開自落,一路上鳥兒空自鳴啼。
注釋
(1)宜陽:古縣名,在今河南省福昌縣附近,在唐代是個重要的游覽去處,著名的連昌宮就建在這里。
(2)芳樹、春山:這兩句互文見義,即春山之芳樹。
創(chuàng)作背景
李華因在安祿山陷長安時受偽職,被貶為杭州司戶參軍。而此詩正寫于安史之亂平息后不久。當(dāng)時宜陽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宮之一,連昌宮就坐落在這里。境內(nèi)女幾山是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山上古木流泉,鳥語花香,景色妍麗,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園。它年年都吸引著皇室、貴族、墨客、游人前來觀賞。然而,在安史之亂中,這里卻遭到嚴(yán)重破壞,景象荒涼。詩人在安史之亂后經(jīng)由宜陽,對這些景象產(chǎn)生獨特的體驗,因?qū)懴麓嗽姟?span style="display:none">Zmh萬博士范文網(wǎng)-您身邊的范文參考網(wǎng)站Vanbs.com
賞析/鑒賞
“宜陽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頭觀賞景致,只見大片土地荒蕪,處處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接著,一筆便把人們的視野帶到了連昌宮和女幾山一帶:“澗水東流復(fù)向西。”太平時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過的“玉真路”,不僅可以觀看“鳴流走響韻,含笑樹頭花”的美景,而且也會看到農(nóng)民利用澗水灌溉的萬頃良田,但此時,這里清泠泠的山泉卻再沒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東流復(fù)向西”了。昔日,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蒼松,無處不吸引著眾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說那些,就是紅顏吐芳的春花,也早已無人欣賞了。
“芳樹無人花自落”,這里強調(diào)“無人”二字,便道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說明經(jīng)過安史之亂,再也無人來此觀賞,只能任其自開自落了。“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山一路,不僅使人想象到山花爛漫,鳥語宛轉(zhuǎn)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卻成了以樂寫哀,以鬧襯寂,充分顯示了山路的荒寞;這里不僅再也見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連耕農(nóng)、樵夫、村姑都不見了。“自落”和“空啼”相照應(yīng),寫出了詩人面對大好山河的無限寂寞之感。
鑒賞一首詩可以結(jié)合其他同類詩歌進(jìn)行比較理解。這首詩就與一些詩歌有異曲同工之處,可以聯(lián)系起來體會其情感意境。首句可聯(lián)系杜甫《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里“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體會其荒涼的特點。第三句和第四句可聯(lián)系杜甫《蜀相》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頁黃鸝空好音”體會其凄涼冷落的特點。這末二句的“自”和“空”兩個字的作用跟杜甫《蜀相》中的“自”和“空”作用是一樣的,春色大好,但無人欣賞,其實用樂景寫的是哀情,顯出山中的寧靜,從中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另外,“自”和“落”也讓人想起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感慨春光無限好,卻物是人非,滿眼蒼涼景象的詩句:“花自飄零水自流。”因此不難理解全詩表達(dá)了作者面對城破人稀的情景而產(chǎn)生的感世傷懷之情。
李漁《窺詞管見》有云:“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是客。說景即是說情,非借物遣懷,即將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guān)情者。”詩和詞在表現(xiàn)手法上是一致的。這首詩雖然還不能說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寫景,句句含情,卻是比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詩中雖然寫的是綠草、芳樹、山泉、鳥語,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卻構(gòu)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種孤寂、凄涼、愁苦、嘆惋的感情,這些景色都是為襯托詩人凄涼的心境服務(wù)的,它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
作者簡介
李華,約公元715-774年,字遐叔,趙州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是唐代的散文家、詩人.以下是其詳細(xì)介紹:
生平經(jīng)歷: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中進(jìn)士,后又登博學(xué)宏詞科,曾任職監(jiān)察御史、右補闕等。在安史之亂中,李華曾被叛軍抓獲,并被迫任職叛軍鳳閣舍人。安史之亂平定后,李華被貶為杭州司戶參軍,后充任檢校吏部員外郎,一年后因病辭官,并隱居山陽.
文學(xué)成就:他擅長古文,和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與蕭穎士等人共同倡導(dǎo)古文,是韓柳古文運動的先驅(qū)。其文章“大抵以《五經(jīng)》為泉源”,主張“尊經(jīng)”“載道”, 著有《含元殿賦》《吊古戰(zhàn)場文》《四皓銘》等,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輯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古詩特色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詩中描繪了宜陽城下的萋萋野草、東流復(fù)西的澗水、無人欣賞自開自落的芳花以及空自啼鳴的鳥兒等一系列春景,但這些景色并非單純的自然描繪,而是融入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和自身的凄涼心境。如“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以樂景寫哀情,用花開鳥鳴的美好景象,襯托出無人欣賞的寂寞與荒涼,抒發(fā)了詩人對國破家亡、人世滄桑的嘆惋之情.
對仗工整,用詞精妙:詩歌的三四句“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對仗工整,“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使詩句在形式上更加整齊對稱,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同時,“自”和“空”兩個字用得極為精妙, 強調(diào)了無人欣賞的落寞,突出了景物的孤寂與荒涼,更深刻地表達(dá)了詩人內(nèi)心的愁苦之情.
畫面感強,意境深遠(yuǎn):整首詩一句一景,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春行畫卷,有城有草、有水有山、有花有鳥,層次分明,色彩鮮明,構(gòu)成了一幅完整而又生動的暮春景象。而且,詩中的畫面并非簡單的羅列,而是通過詩人的精心構(gòu)思,營造出一種孤寂、凄涼、愁苦的意境,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讓讀者能夠深切地感受到詩人所表達(dá)的情感,引發(fā)共鳴.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2305.html春行即興原文翻譯及賞析
相關(guān)文章:
走心的餃子文案02-26
四年級英語第一學(xué)期復(fù)習(xí)計劃11-16
團(tuán)隊隊名口號11-02
區(qū)域研究理論范文8篇08-15
李彥宏經(jīng)典語錄12-10
小學(xué)家長會會后感言10-19
工地實習(xí)總結(jié)01-30
護(hù)士年終工作匯報09-05
初中家長會邀請函09-13
外出交流心得體會09-06
致4x100米接力運動員的加油稿07-17
迎接高鐵時代征文01-13
鋼鐵是怎樣煉成英語讀后感01-02
錯一道題真要命英語作文11-26
窗外即景五年級上冊作文400字07-23
在大學(xué)考什么證書比較有用?10-30
2024下半年天津中小學(xué)教師資格筆試準(zhǔn)考試準(zhǔn)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9月9日-15日)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