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yǎng)浩山坡羊?未央懷古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元代
山坡羊?未央懷古
朝代:元代|作者:張養(yǎng)浩
三杰當日,俱曾此地,殷勤納諫論興廢。見遺基,怎不傷悲!山河猶帶英雄氣,試上最高處閑坐地。東,也在圖畫里;西,也在圖畫里。
譯文
當年漢室三杰,都曾在這里聚會,漢朝建立后,他們還經常向劉邦誠摯地進諫,談論歷朝歷代的交替興廢。一千多年過去了,如今看到他們當年的遺跡,往事涌上心頭,怎不令人無限傷悲!人事滄桑不斷,而這里的山河還到處誘發(fā)著他們當年的英雄氣概,“鳥盡弓藏”令人悲!登上這未央宮遺址的最高處,坐地觀看:東面,也是如畫的河山;西面,也是如畫的河山。可是,有誰能保有這壯麗的河山永在!
注釋
①未央:漢朝宮殿名。故址在今陜西西安。
②三杰:指漢代張良、蕭何、韓信三人,他們幫助劉邦統(tǒng)一中國。
③納諫:古代君主采納臣下的進諫。
④遺基:指殘留的未央宮廢墟。
⑤閑坐地:閑坐著。
全文賞析
這支懷古曲由緬懷歷史人物寫起,緣事抒情,感情的旋律始抑終揚,先含蓄后明快,起伏跌宕,韻味悠長。
“三杰當日,俱曾此地,殷勤納諫論興廢。 ”一句寫的是作者來到未央宮殿的遺址,登上那高大的土臺基,思接千載,想到“三杰”,將興漢到治漢的歷史概括出來。感情至濃,是敬佩、贊美、欣賞的語氣。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蕭何作后勤保障,從未拖過大軍后腿,為劉邦解了后顧之憂;韓信足智多謀,將兵多多益善。當時臣忠主信,各盡其能。對比反思自己,宦途坎坷,如今“白發(fā)滿頭新”而壯志未酬;想到自己“中年才過便休官”,又曾因上疏諫內廷元夕張燈事被迫棄官歸去。
“見遺基,怎不傷悲!”一句寫的是詩人見到“三杰”曾立功建業(yè)“殷勤納諫”的處所未央宮,而今只剩下一片廢墟,感到悲傷。如今雖接受朝廷任命,在關中救災,但以后的情況又會如何,追憶歷史,憑吊古人,想及現實,感念自身,讓他“見遺基,怎不傷悲”,寫得言真理至,水到渠成,深沉而自然。
“山河猶帶英雄氣,試上最高處閑坐地”二句,這里賦予山河以濃重的感情色彩,好像山河顯示出的是“三杰”的英雄形象,表明了“三杰”的業(yè)績與關中山河并存天壤。這句警句充分表現出作者對“三杰”的熱烈贊揚與崇高的敬意,也蘊含著“鳥盡弓藏”的憤慨。
“東,也在圖畫里;西,也在圖畫里。”寫的是向東望去,美麗的山川如在圖畫之中,向西望去,美麗的山川也如在圖畫當中,祖國的美麗山河,使詩人心中發(fā)出由衷的贊嘆,表現了詩人的愛國熱情。在這里,作者仰慕三杰的英氣長存,為河山生色,也就是仰慕三個人物的壯志與功業(yè),這種仰慕之中自然也就透露出作者想建功立業(yè)、有所作為的雄心壯志。結合作者在關中救災時的勤政愛民諸事來看,這樣的理解就更有根據了。
寫作背景
該曲子大約是張養(yǎng)浩于公元1329年(元文宗天歷二年)在陜西救災期間所寫。
未央宮,在漢長安西南部的西安門內,為劉邦的開國宰相蕭何負責監(jiān)修而成,是由承明、清涼、宣室、麒麟、鳳凰等四十多個宮殿臺閣組成的一個面積很大的宮殿群。在整個西漢王朝,它是最高統(tǒng)治集團政治活動的中樞,富麗堂皇,連劉邦開始也覺得太過分了。故址在今西安西北郊十余華里處,前殿遺址的高大土臺基,在十幾里之外即可望見。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3397.html張養(yǎng)浩山坡羊?未央懷古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元代
相關文章:
自討苦吃自討沒趣的歇后語11-02
高考口號霸氣押韻02-26
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自查報告11-19
兒童發(fā)展心理學論文范文10篇08-15
經典浪漫愛情語錄11-18
中學體育教師年終總結02-26
物料工作計劃01-08
淺論國際服務貿易合同08-15
辦理出生醫(yī)學證明授權的委托書09-28
給父母的慰問信07-16
中學期末考試專題廣播稿11-04
致女子800米加油稿09-28
冷與熱議論文02-26
抒情作文:驅散心靈的霧霾01-14
惡童日記觀后感12-17
新奇寓言故事11-14
齊魯理工學院的藝術類學費多少?10-14
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8-03
《6、7的分與合》教學設計01-23
幼兒園活動區(qū)教案12-05
《學雷鋒》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