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精選14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精選1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了解全國愛耳日的意義和重要性。
2. 提高幼兒對耳朵的認識和保護意識。
3. 通過互動游戲和活動,讓幼兒學習正確的耳朵護理方法。
活動準備:
1. 耳朵模型或圖片
2. 耳朵保健知識卡片
3. 音頻設備,播放與耳朵相關的兒歌或故事
4. 棉花球、軟布等耳朵清潔用品
5. 繪畫工具,如彩色筆、紙張等
活動流程:
一、引入活動
1. 向幼兒介紹全國愛耳日的由來和目的,告訴幼兒耳朵對我們的重要性。
2. 展示耳朵模型或圖片,讓幼兒觀察耳朵的結構。
二、耳朵知識講解
1. 使用耳朵保健知識卡片,向幼兒介紹耳朵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 講解如何保護耳朵,避免耳朵受傷或感染。
3. 提醒幼兒不要長時間戴耳機,不要將異物塞入耳朵,遇到耳朵不適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
三、互動游戲
1. 進行聽力測試游戲,如播放不同聲音的'音頻,讓幼兒猜猜是什么聲音。
2. 角色扮演游戲,如扮演醫生為小朋友檢查耳朵,教他們正確的耳朵檢查方法。
四、耳朵保健實踐
1. 示范正確的耳朵清潔方法,如用棉花球輕輕擦拭外耳。
2. 讓幼兒嘗試為模型耳朵清潔,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五、創意繪畫
1. 提供繪畫工具,讓幼兒畫出自己心目中的耳朵。
2. 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創作有趣的耳朵主題畫作。
六、活動總結
1. 回顧今天學到的耳朵知識和保護方法。
2. 鼓勵幼兒將所學到的知識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活動延伸:
1. 在家中,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探索更多關于耳朵的知識,如閱讀相關書籍、觀看視頻等。
2. 家長可以定期為幼兒檢查耳朵,關注耳朵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耳朵問題。
活動意義:
通過本次全國愛耳日活動,幼兒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耳朵的結構和功能,提高耳朵保護意識,掌握正確的耳朵護理方法。同時,活動還能促進幼兒與家長的互動,增進親子關系。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2
教學目標:
1. 讓幼兒了解全國愛耳日的意義,認識到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 培養幼兒良好的聽力習慣和自我保護能力。
3. 通過互動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保護耳朵的知識。
教學準備:
1. 準備一些關于耳朵的圖畫、繪本或實物模型。
2. 準備音頻設備,播放柔和的音樂和模擬噪音的聲音。
3. 準備小獎品,如貼紙、小玩具等,以鼓勵幼兒的積極參與。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引入(5分鐘)
1. 教師向幼兒介紹全國愛耳日的由來和意義,讓幼兒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2. 教師播放柔和的音樂,讓幼兒閉上眼睛傾聽,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
二、認識耳朵(10分鐘)
1. 教師展示耳朵的圖畫或實物模型,讓幼兒觀察耳朵的外形和結構。
2. 教師簡單介紹耳朵的功能,如聽覺、平衡等。
3. 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讓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關于耳朵的知識。
三、保護耳朵(10分鐘)
1. 教師播放模擬噪音的'聲音,讓幼兒感受噪音對耳朵的影響。
2. 教師講解保護耳朵的方法,如不長時間戴耳機、遠離噪音、保持耳朵清潔等。
3. 教師與幼兒一起制定保護耳朵的承諾,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些承諾。
四、互動游戲(10分鐘)
1. 教師設計一些與耳朵相關的游戲,如“聽聲音猜物品”、“找耳朵”等,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
2. 教師給積極參與游戲的幼兒頒發小獎品,以鼓勵他們的表現。
五、總結(5分鐘)
1. 教師總結今天的學習內容,強調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 教師鼓勵幼兒回家后與家人分享所學的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教學意義:
通過這個教案,幼兒可以了解全國愛耳日的意義,認識到保護耳朵的重要性,并學會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同時,通過互動游戲,幼兒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聽力習慣和自我保護能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并學會正確的自護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愛耳日,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多媒體、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
摸摸小耳朵,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兒看不見。
二、討論耳朵的作用。
1、介紹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們知道耳朵是用來干嗎的.嗎?(幼兒回答)先請幼兒用耳朵去聽音樂,然后請幼兒用雙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聽到聲音。
2、幼兒講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出不同的聲音。
3、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讓幼兒聽辨。
4、請幼兒閉上眼睛,請一位小朋友們熟悉的老師說一句話,讓幼兒猜測,再次體會耳朵能聽見聲音。
5、教師小結: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
三、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
1、那耳多對我們重不重要啊?
2、耳朵對我們來講真的很重要,那我們在生活中要怎樣去保護自己的耳朵呢(請幼兒回答)
3、我們要怎么樣保護耳朵呢?
(1)防藥物中毒。藥雖然能治病,但有些藥有很強的負作用,吃的量過大或不適當,會造成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因此,小朋友吃藥一定要按照醫生規定的數量和時間服用,千萬別多吃亂吃。耳疼或不舒服應馬上去醫院檢查。即使沒毛病,每年也應去體檢一兩次。
(2)防噪聲。過大的聲音,刺耳的聲音都是噪聲,它們能損害人的聽力。要注意遠離噪聲。當突然出現噪聲時,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張大嘴巴。兒童最好不用耳機聽收音機。
(3)防進水。游泳或洗澡、洗臉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水進入耳內。如感覺耳里進水,應立即側耳單腳跳,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球棍輕輕放進去,把水吸出來。
(4)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對耳有害。
(5)不挖耳。有些小朋友愛用耳勺或發卡、別針等物掏耳,這是不好的習慣,應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環。有些小女孩喜歡扎耳朵眼,佩戴耳環、耳墜等裝飾物,這對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邊掛個金屬物,玩時容易將耳朵拉扯壞。
(7)了解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師: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我們發現班上有個別小朋友喜歡將紙塞到耳朵里。今天,小朋友們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不能將東西塞進耳朵,說話要輕聲,不大聲說話等。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了解全國愛耳日的由來和意義,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2. 通過互動游戲和實踐活動,讓幼兒了解耳朵的結構和功能,學習正確的護耳方法。
3. 培養幼兒愛護自己和他人的耳朵,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教學準備
1. 耳朵模型或圖片
2. 護耳知識小冊子
3. 音樂播放器和適合幼兒的聽力音樂
4. 互動游戲道具,如耳塞、棉花球等
三、教學內容
1. 全國愛耳日簡介
(1)介紹全國愛耳日的由來和目的。
(2)講解耳朵的重要性和保護耳朵的必要性。
2. 耳朵的結構和功能
(1)使用耳朵模型或圖片,向幼兒介紹耳朵的外部結構。
(2)講解耳朵的聽覺功能,如何幫助我們感知聲音。
3. 護耳方法與實踐
(1)分發護耳知識小冊子,讓幼兒了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2)播放適合幼兒的聽力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妙,同時提醒他們不要長時間使用耳機。
(3)進行互動游戲,如“小小護耳使者”,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如何正確使用耳塞、避免噪音等護耳技巧。
4.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1)教育幼兒不要隨意挖耳朵,保持耳朵清潔。
(2)提醒幼兒在洗澡時避免水流入耳朵,以免引發感染。
四、教學流程
1. 導入新課:通過講述一個關于耳朵的小故事,激發幼兒的興趣。
2. 全國愛耳日簡介:向幼兒介紹全國愛耳日的由來和意義。
3. 耳朵的結構和功能:使用耳朵模型或圖片,向幼兒介紹耳朵的結構和功能。
4. 護耳方法與實踐:分發護耳知識小冊子,播放聽力音樂,進行互動游戲。
5.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幼兒保持耳朵清潔,避免水流入耳朵。
6. 課堂總結:回顧本節課學到的知識點,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愛護自己的耳朵。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幼兒對全國愛耳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也學會了正確的護耳方法和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繼續加強幼兒對保護耳朵的意識,讓他們從小養成愛護自己和他人的好習慣。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了解全國愛耳日的意義和重要性。
2. 提高幼兒對耳朵的認識和保護意識。
3. 通過互動游戲和實踐活動,幫助幼兒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活動準備:
1. 準備一些關于耳朵的圖片和模型。
2. 準備音頻設備,播放與耳朵相關的兒歌或故事。
3. 準備一些簡單的耳朵保健工具,如耳塞、耳罩等。
活動流程:
一、導入(5分鐘)
1. 老師向幼兒介紹全國愛耳日的由來和意義,告訴幼兒耳朵的重要性。
2. 通過圖片和模型,向幼兒展示耳朵的結構和功能。
二、主題活動(20分鐘)
1. 耳朵保健知識講解:向幼兒介紹如何保護耳朵,如避免長時間戴耳機、不要挖耳朵等。
2. 互動游戲:設計一些與耳朵相關的游戲,如“聽聲音猜物品”、“找耳朵”等,幫助幼兒在游戲中了解耳朵的功能。
3. 實踐活動:請幼兒親自嘗試使用耳塞、耳罩等耳朵保健工具,感受它們的作用。
三、總結與分享(5分鐘)
1. 讓幼兒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和收獲。
2. 老師總結活動內容,強調保護耳朵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
活動延伸:
1. 家長參與:請家長與幼兒一起關注耳朵健康,共同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2. 環境創設:在幼兒園內設置耳朵保護宣傳欄,提醒幼兒和家長注意耳朵保健。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耳朵的.認識和保護意識得到了提高。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互動游戲和實踐活動,學習到了保護耳朵的方法。然而,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幼兒對耳朵保健知識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加強引導。總體來說,本次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6
教案目標:
1. 讓幼兒了解全國愛耳日的由來和意義。
2. 教育幼兒愛護耳朵,掌握正確的護耳方法。
3. 提高幼兒對聽力保健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教學準備:
1. 準備一些與耳朵相關的圖片和模型,如耳朵結構圖、耳機等。
2. 準備一些簡單的聽力測試工具,如聽力測試儀或簡單的聲音識別游戲。
3. 準備一些與聽力保健相關的宣傳資料,如宣傳冊、海報等。
教學內容:
一、引入環節
1. 老師向幼兒介紹全國愛耳日的由來和意義,告訴幼兒愛護耳朵的重要性。
二、認知環節
1. 通過展示耳朵的模型或圖片,向幼兒介紹耳朵的結構和功能。
2. 讓幼兒了解聽力損失的危害和原因,如長時間戴耳機、長時間處于嘈雜環境中等。
三、實踐環節
1. 老師演示正確的護耳方法,如避免長時間戴耳機、避免過度清潔耳朵等。
2. 讓幼兒參與簡單的聽力測試游戲,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
四、情感環節
1. 通過播放一些與聽力相關的感人故事或視頻,讓幼兒感受到聽力的重要性。
2. 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聽力保健的宣傳活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方法:
1. 采用圖示法和講解法,幫助幼兒了解耳朵的結構和功能。
2. 通過游戲和互動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
3. 通過情感引導,增強幼兒對聽力保健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教學評估:
1. 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評估他們對聽力保健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2. 通過簡單的聽力測試游戲,評估幼兒的聽力狀況。
教學意義:
通過本次全國愛耳日幼兒園教案的教學,幼兒能夠了解全國愛耳日的由來和意義,掌握正確的護耳方法,提高對聽力保健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同時,通過參與活動和游戲,幼兒也能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耳朵的結構,了解耳朵的作用。
2、會區分噪音及保護耳朵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耳朵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耳朵的結構
二、展開
1、分組討論耳朵的作用。
2、保護耳朵及用耳衛生的方法。
(1)保護聽力,噪音大的場所盡可能少去
(2)使用耳機、Mp3等,要選擇質量好的
(3)聽的'時候音量不要太大,能聽清就行,每天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4)如果發現自己最近總要把音量調大才能聽清,看電視也要調大音量的時候,就應該停止使用耳機,立即去耳科檢查。
(5)遠離噪聲:人的聽覺所能承受的極限是90分貝,超過這個限度,就視為噪聲。
(6)噪聲對聽力的損傷是緩慢的、進行性的,由偶爾耳鳴變成頻繁耳鳴,引起聽覺衰弱、耳疲勞,甚至出現失聰。所以不要頻繁置身在嘈雜的環境里,注意緩解耳朵壓力。
(7)慎重用藥:一些抗感染藥,如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會損害人的內耳、耳蝸,造成耳聾。所以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向醫生詢問,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癥。
(8)小心挖耳:挖耳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進耳道,而且用力不當還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甚至影響張嘴和吃東西。若耳朵癢得難受,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或用棉簽輕擦。
(9)調整飲食:多吃富含鋅、鐵、鈣的食物,有助于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類食物,勿暴飲暴食。
(10)切忌進水:游泳或洗澡時,切忌耳朵進水。若不小心流入,可以側身將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簽輕輕擦干,喜歡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
3、記住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
三、結束
尋找周圍的優美聲音和刺耳的噪音。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了解耳朵的功能,知道耳朵能聽聲音,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2、知道“愛耳日”的來歷、意義。
【活動準備】
耳朵模型、請保健醫生進課堂、音樂、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耳朵的秘密:
1、出示耳朵模型,引起幼兒興趣。請保健醫生給小朋友介紹耳朵的構造,講解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討論:我們怎么樣來保護耳朵?
3、小結:我們不能把臟東西塞入耳朵,不能隨便挖耳朵,也不能大聲吵鬧,很大的聲音耳朵聽了會不舒服的,遇到噪音要捂著耳朵張大嘴巴等科學的護耳方法。
4、幼兒一起模仿遇到噪音要捂著耳朵張大嘴巴護耳方法。
5、兒歌:《我是輕輕》
“我是輕輕”的活動,教育幼兒說話輕輕,走路輕輕,搬放東西也要輕輕…,引導幼兒從自身做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噪音,保護聽力,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小小耳朵本領大。
1、聽歌曲《聲音的世界》小雨彈琴淅瀝淅瀝,小鳥歌唱嘰嘰嘰嘰,聲音的世界是多么奇妙…讓孩子們感受美妙的聲音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游戲體驗:
游戲一:請你猜猜我是誰?
請全部幼兒蒙上眼睛,然后請其中一個幼兒說一句話,其他幼兒猜猜剛才說話的是誰?
游戲二:我是聾人
讓幼兒捂起耳朵,體驗聾人聽不到聲音的感受,體驗耳朵的重要性。
游戲三:小小耳朵本領大
引導幼兒傾聽各種聲音(汽笛聲、動物叫聲、雨聲、風聲),讓幼兒模仿各種聽到的聲音。
3、小結:耳朵是我們身體重要的器官,我們身邊的所有聲音都是依靠耳朵的聽覺來完成的,生活中有各種聲音,我們只要安靜地傾聽就能發現和感受。
三、“愛耳日”里爭做小小“愛耳宣傳員”。
1、教師簡要講解“愛耳日”的'來歷及意義。
我們的耳朵本領可真大,小朋友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的耳朵,我們國家還把每年的3月3日定為“愛耳日”,為的就是提高全社會對愛耳護耳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大家養成健康用耳習慣,自覺減少噪聲影響,保護聽力健康。
2、爭做小小“愛耳宣傳員”。
我們小朋友都知道保護耳朵的重要性,也學到了保護耳朵的方法,可是還有好多人不知道,我們來做“愛耳宣傳員”,把我們知道的保護耳朵的知識告訴更多的人。
3、師幼共同設計“愛耳日”宣傳海報。
【活動延伸】
3月3日“愛耳日”師幼帶宣傳海報到社區或在幼兒園門口向大家宣傳愛耳護耳的知識。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9
主題:
保護耳朵,珍惜聽力――全國愛耳日
時間:
一天
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如何保護耳朵,珍惜聽力,培養愛護自己聽力的意識。
活動安排:
1. 早晨:集體活動時間,播放有關愛耳日的兒歌或故事,引入主題。
2. 語言活動:老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什么是噪音,如何保護耳朵免受噪音的傷害。
3. 美術活動:讓幼兒用彩色紙、顏料等制作耳朵的.手工作品,激發他們對耳朵的興趣。
4. 游戲時間:進行聽力游戲,比如聽聲音猜物品的游戲,培養幼兒的聽力敏感度。
5. 運動時間:進行有節奏的身體運動,讓幼兒感受到身體運動對聽力的影響。
6. 下午茶時間:準備一些對聽力有益的食物,如核桃、胡蘿卜等,讓幼兒了解食物與聽力的關系。
7. 收尾:集體唱一首關于愛耳日的歌曲,結束當天的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幼兒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如何保護耳朵,珍惜聽力,同時也提高他們的聽力意識和保護耳朵的能力。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10
班會主題:
珍愛聽力,健康成長
活動目的:
為有效開展聾兒預防工作,減少耳聾發生,通過愛耳班會活動,使學生知道愛耳的重要性,掌握愛護耳朵的一些知識,喚起學生的防聾意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活動準備:
學生查找歷次我國愛耳日的主題內容及了解相關的愛耳知識資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情
(播放音樂,令學生陶醉在悠揚的樂聲中)
主持人: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是啊,悠揚的樂聲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如果耳朵失聰了,那又會是怎樣呢?(指名回答)
二、珍愛聽力知識搶答
主持人:耳朵是語言交際、音樂欣賞所不可缺少的"接收器"。2007年3月3日是第八次全國愛耳日,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2004萬、言語殘疾人127萬,這是一個數量眾多、困難突出的社會群體,聽力損傷與耳聾已成為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是社會發展的生力軍,聽力健康直接關系到我們的發育與成長。我們青少年一定要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問題1:“愛耳日”為幾月幾日?(3月3日)
問題2:我國愛耳日活動從哪一年開始?
問題3:為什么要設立愛耳日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的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發生,提高人口素質)
問題4:今年3月3日為第幾個“愛耳日”?
三、珍愛聽力知識園
主持人:目前,我國聽力語言障礙人數高達2057萬,北京現有聽力語言殘疾人達20多萬,而這一數字,正在以每年2萬至4萬的`速度遞增。在這些存在聽力障礙的人當中,因為不在意保護而造成后天失聰的占80%以上。專家表示,耳部及聽力受傷害的群體越來越趨向年輕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耳方式都會對脆弱的耳朵產生傷害,如果不注意用耳健康,那么您將遭遇名副其實的“無聲”。加強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僅僅是衛生部或殘聯的活動,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誰通過查資料,知道耳的預防保健知識?
1、耳不妄聽不同的聲音或語言對大腦是一種刺激。因此,不聽對健康不利的東西,且音量要適宜。聽廣播也要有選擇地聽。
2、耳勿久聽如久聽噪音可發生噪音性耳聾。強烈的聲音對聽力損害更大,可閉口掩耳避免之。聽時間久應休息一會兒,避免聽力疲勞,如有時開長會,中間不休息,效果就會降低。
3、叩鳴天鼓靜坐閉目養神,用雙手心緊貼兩耳孔,五指貼耳后腦部,用示指、中指和無名指叩后腦部24次,然后快速將雙手掌離開耳孔,如此,連續做10次。此運動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有醒腦強志、聰耳明目等作用,可防耳病。
4、耳常按摩用雙手按、揉摩兩耳廓,再牽拉兩耳廓,以其發熱發紅為度,反復進行多次。可在鳴天鼓后進行。
5、防藥損耳有些抗生素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毒素和氯霉素等,可引起藥物性耳聾,盡量不用或少用。
6、切忌挖耳欲話說:“耳不掏不聾”是有一定道理的。耳癢用火柴棒、頭發夾和毛線針等硬物挖耳道,可引起耳道損傷發炎化膿,應當禁止。耳癢可用酒精棉簽洗擦,耳癢可用酒精棉簽洗擦,必要時可就醫耳科檢查處理。
主持人:其實,要保護您的耳朵,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讓自己更聰一點,不算太難,注意、呵護有關耳朵的細節,就一定會讓你擁有一對健康的耳朵,享有健康的聽力。說說你以后會怎樣注意保護自己的耳朵?
1.避免長時間待在太嘈雜的地方,如歌廳、迪廳、演藝酒吧。
2.在高噪聲的環境下工作,要配戴適當的護耳罩及耳塞。
3.耳朵發炎或耳鳴,要立刻看醫生。
4.用耳機聽CD、MP3等時,不要把音量調得太高,時間別太長。
5.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別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只會將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
6.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游泳時要用防水耳塞。
主持人:珍愛聽力,快樂成長。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做好耳朵的保健。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聽聲音,懂得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使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關于耳朵為什么能聽音的科學視頻;
2、耳朵的結構圖;
3、各種聲音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板畫“3(反著) 3”
師: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看圖,像我們身體的哪個器官?
2、師:你們知道嗎,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要來上一節班會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認識我們的耳朵。
二、活動
1、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討論交流:
(1)耳朵有什么作用?
A:耳朵可以聽聲音。
B:耳朵是用來聽話的。
C:耳朵可以聽故事。
D:耳朵可以聽音樂。
E:眼鏡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們沒有了耳朵會怎么樣?(學生回答)
2、認識耳朵的結構。
師:同學們,耳朵為什么能幫助我們聽到聲音呢?我們聽聽醫生是怎么說的?
(播放關于耳朵的科學視頻)
師:誰聽明白了?(讓學生復述)
3、引導學生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師: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使我們聽故事、聽聲音......
說明我們的耳朵很有用,那么我們該怎樣保護耳朵呢?
(2)討論交流:
A:不能對著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里塞東西。
C:洗澡時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
D:聽到很響的聲音要捂住耳朵……
(3)師生共同小結:
不隨便挖耳朵;
不隨便往耳朵里塞東西;
不對著耳朵大聲喊叫或說話;
聽到很響的聲音人要走開或張大嘴巴;
當有水進入耳朵時,請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凈;如果左耳進水就抬起右腿,把頭偏向左側,用手拍右耳,使水從左耳流出來。
(4)師:如果不保護耳朵,耳朵會怎么樣呢?
A:耳朵會受傷
B:耳朵會聽不見聲音
C:耳朵會聾
教師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并補充介紹:如果不保護耳朵就可能會使耳朵的內部一些部位受傷,耳膜如果破了就會聽不見聲音。
5、游戲“看誰耳朵靈”
(1)師:“小朋友們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護耳朵。現在老師想試一試你們的耳朵靈不靈!”
師:“靈!”
師:“好,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做個游戲‘看誰耳朵靈’”
(2)游戲。(播放聲音,學生猜一猜是什么聲音。)
三、總結
1、交流收獲:通過今天的班會課,你有哪些收獲?(生回答)
2、師: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的耳朵。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12
活動主題:
珍惜聽力,健康成長
活動時間:
20xx年3月3日
活動地點:
小班(3)教室
活動人員:
全體學生
活動目的:
通過愛耳日班會活動,使學生知道愛耳的重要性,掌握愛護耳朵的一些知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猜不著,你再聽我說一遍。
二、講授耳朵結構
由外向內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鼓室、咽鼓管;內耳:(前庭、半規管)、耳蝸。
聽覺的形成:外界聲波被耳廓收集,經過外耳道傳遞,引起鼓膜振動。振動波通過聽小骨增大振動力量,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著聽神經,傳入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三、保護耳朵的方法
1、洗澡時,用棉花球輕輕堵住耳朵,防止水流入。
2、感冒時不要老吸鼻涕。
3、有聽力的同學,聽到巨響,要迅速張開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隨便掏耳朵。
5、經常捏耳垂,促進內耳血液循環。
四、助聽器的作用
助聽器只是一種輔助裝置,它能幫助人們聽到聲音,從而有力的幫助人們學習語言,但不能代替人們學習掌握語言。助聽器的作用是讓我們“聽到”聲音,而“聽懂”(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聽得清楚)聲音則是由大腦的語言識別中樞系統來完成的,而不再是耳朵的功能了。
五、正確佩戴助聽器
初步帶助聽器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先在家里這樣安靜的環境下帶,一天帶兩三個小時,每天佩帶的'時間逐步增加,大約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全天佩帶。之后就可以去大街上等一些嘈雜的地方佩帶就沒有問題了,佩帶助聽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最好是天天佩帶,一方面解決您的聽覺困難,言語分辨不清的現狀;另一方面可以保護自己的殘余聽力,免受過大聲音的刺激;第三方面就是可以長時間刺激大腦神經,恢復大腦對某些頻率聲音的記憶功能,提高分辨率。有利而無害!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13
主題:
愛護耳朵,關愛健康
一、目標:
1. 了解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認識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 培養學生愛護耳朵的意識,掌握正確的聽力保護方法;
3. 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學會珍惜自己的身體。
二、活動安排:
1. 開場活動:歡迎致辭
班主任或指定學生致辭,介紹今天班會的主題和目的。
2. 知識普及環節:了解耳朵
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介紹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讓學生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3. 互動環節:保護耳朵小貼士
分組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日常生活中保護耳朵的方法,并結合實際情況給出建議。
4. 情感體驗環節:聽力保護游戲
設計聽力保護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正確的聽力保護方法,如遠離噪音、適度調整音量等。
5. 知識檢測環節:耳朵知識問答
進行耳朵相關知識問答環節,檢測學生對于耳朵的了解程度。
6. 總結與展望:
班主任或指定學生總結今天的班會內容,強調保護耳朵的重要性,并展望未來將繼續關注健康主題。
7. 結束語:
班主任或指定學生發表結束語,鼓勵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耳朵,關愛自己的健康。
三、其他安排:
可以準備一些小禮品或獎勵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班會活動;
鼓勵學生在班會結束后,繼續關注耳朵健康問題,并在家庭、社區中傳播相關知識。
通過這樣一場愛耳日主題班會,幫助學生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培養健康生活習慣,讓他們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
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14
教學目標:
1、了解愛耳日
2、孩子為什么會聾?
3、怎樣防治?
教學重點: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教學難點:
預防耳聾
教學過程:
一、愛耳日
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的“愛耳日”,其目的是為了樹立全民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的發生,加強耳病的防治,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體素質。
二、為什么會耳聾
孩子為什么會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有后天的。有由于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聾而藥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在每年新增的3萬多名聾兒中,大約有一半是由于藥物中毒導致的耳聾!一個健康的孩子因為在發燒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或鏈霉素,病好之后卻發現孩子耳朵聽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
三、耳朵的組成
人的耳朵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1.人有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
2.外耳、中耳具有集音、傳音、擴音作用;
3.內耳具有位置覺、平衡覺和感音作用。
四、耳聾能遺傳嗎?
先天聾的發病率約占我國聾人的50%,而遺傳聾約占先天聾的85%,其大多數為常染色體穩性遺傳。具有關文獻報道,在正常群體中,近親結婚率僅為2‰為近親結婚。可見近親結婚是并發遺傳聾的主要因素。
五、預防耳聾
先天遺傳聾應以預防為主,首先要做到:
(1)嚴格執行婚姻法,絕對禁止近親結婚。
(2)兩名先天遺傳聾人之間不應結婚,如各種原因非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絕育。
(3)先天遺傳聾人可與非遺傳后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
(4)如果先天遺傳聾人與非遺傳后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第一胎為先天聾兒,絕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聾青年男女,通過耳聾遺傳咨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遺傳史。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4-4971.html愛耳日主題活動教案
相關文章:
教師評語簡短(精選13篇)12-05
二月再見三月你好文案最新版03-10
學校地震演練應急預案最新10-05
中秋節宣傳標語09-21
一年級學生的自我介紹08-16
二月二龍抬頭發朋友圈的句子02-26
心情的美句摘抄12-23
婚禮上的證婚祝詞11-09
道家的名言10-26
歷史個人教學總結10-05
生活權益部成員工作計劃08-17
家政服務協議書07-07
單位離職證明08-10
天山天池導游詞11-09
讀秋天的懷念有感08-10
為自己豎起大拇指初中作文03-10
五年級五單元作文02-26
旅游后的感想作文08-23
我的壓歲錢小學作文08-13
2024下半年寧夏教資面試準考證打印入口(已開通)12-09
音樂藝術生高考二本分數線大概多少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