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小組活動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朗誦小組活動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朗誦小組活動計劃1
一、活動目標
朗誦是一種美讀,可以刺激聽者的興趣,并在情緒上引起共鳴作用。因為聲音的優美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并使兒童更加了解詩歌內容及情意。什么是朗誦呢?簡單地說朗讀就是以清晰響亮的聲音,正確標準的普通話,把文章有感情地誦讀出來。透過朗誦,可以把文字透徹地表達,使書面、靜態的`字句充滿立體動態感。學生透過朗誦可以增加語文的趣味性,并且學習正確的語音、語法、語調、語氣,充分欣賞文學的美。本興趣小組活動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同時活躍學生的課余生活,讓他們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增強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活動形式
以短小精悍、詞語優美又朗朗上口的詩歌或國學經典作為基本學習內容。小組活動以讀、練的形式為主,以真實、感人的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用有效的啟發達到培養學生思維和想象力的效果?;顒舆€穿插有名篇朗誦欣賞、分小組的比賽及討論、演講錄像觀看等內容,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活動時間與內容安排
第2周:宣傳、發動、學生名單的確定。
第3周:自我介紹,朗誦一首小詩了解成員的情況。第4周:普通話正音訓練。
第5周:優秀朗誦作品欣賞,初步了解朗誦類型。第6周:優秀朗誦作品欣賞,了解朗誦的根本要素。第7周:優秀朗誦作品欣賞,掌握朗誦技巧選擇朗誦材料。
第8周:優秀朗誦作品欣賞,掌握朗誦技巧把握作品的內容。
第9周:優秀朗誦作品欣賞,掌握朗誦技巧用普通話語音朗誦。
第10周:朗誦競賽。第11周:普通話強化訓練。
第12周:練習朗誦,普通話運用技巧停頓。第13周:練習朗誦,普通話運用技巧語速。第14周:練習朗誦,普通話運用技巧重音。第15周:練習朗誦,普通話運用技巧升降調。第16周:自選作品朗誦競賽。
第17周:配樂練習朗誦古代詩歌。第18周:配樂練習朗誦現代詩歌。第19周:學生談談朗誦訓練的心得體會。
第20周:總結一學期的活動情況,評選優秀學員。
朗誦小組活動計劃2
“誦讀經典,傳承文明?!薄ⅰ捌肺督浀?,光亮人生?!薄ⅰ把叛詡鞒形拿?,經典浸潤人生”。這些話語已成為當前的文化熱潮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各種誦讀活動的宗旨所在。因此,為了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升廣大師生的精神氣,在威寧兩年提速發展的背景下,本學期將“吟誦經典詩文、朗誦經典詩文、演唱經典歌曲”作為開展本期活動的總體目標。
一、具體工作措施
1、做好報名工作,擴大群眾中基礎。
先初步設定誦讀活動興趣小組成員人數為40人左右,由各班主任利用班會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學生自愿報名,學校再根據各班得報名人數從中選出30名個具有一定普通話基礎的學生作為學員,活動地點為學校的七(1)班教室,時間為每周四下午第4:40。此外,聯合語文教師或班主任做好朗誦人才的推薦工作。
2、加強組織管理,提升小組凝聚力。
為能更好地完成誦讀活動的學習目標,成立興趣小組組織機構,由學生擔任小組組長,協助老師對成員進行有效地管理;此外,輔導教師必須做到認真備課,耐心輔導,精心組織,課前簽到,全面關心愛護學生,管理組織教育好學生遵守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守紀律。要個按照《新河學校朗誦興趣小組組織學習制度》淘汰不合格學員,并做好其思想工作。
3、重視普通話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朗誦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是學好一門課的內驅動力。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就要求我們在普通話課中,要從語言的產生、發展、最新動態的有關常識的介紹,結合本地區、本校利用Internet網絡進行形體訓練、發聲練習、體態訓練、語音基礎訓練等方面的實踐,最大限度地讓學生了解到朗誦的重要作用,學習普通話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個人成才的需要,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注重實際誦讀能力訓練,使學習興趣持久不息。
朗誦學是一門實踐操作極強的學科,應該說操作時間占70%。知識課只占30%。學生誦讀練習的過程是一個融閱讀、理解思考和觀察、驗證于一體的過程。學生剛開始學習時還有興趣,但慢慢地對朗誦的熱情就會下降,不感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設下疑難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誦讀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給學生“主動發展”的空間,大力推行“發現式”和“參與式”教學,同時要保證學生充裕的訓練時間,著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夠解答某一問題,必將會熟練掌握該項操作技能,增添一份喜悅之情,充滿一股學習朗誦的熱情,讓學習興趣持久不息。
5、發揮“小老師”的作用,激發學習熱情。
學生當“小老師”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間單向傳遞知識的方式,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傳授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對教學中的一些簡單知識內容,而且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如在“練聲”的教學中,事先告訴學生教學目標,讓學生自己組織上課,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以自己最好的教學方式,扮演“小老師”。同時,在誦讀實踐課中,教師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這時讓一部分朗誦較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對其他同學在學習過程遇到的一些難題給予解答,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激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6、改變課堂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在朗誦活動過程中,采取“課前:一支歌、一誦讀、一吊嗓;課中:一微笑、一對練、一表演;課后:一感悟、一展示、一收集”。即在上課前組織學生唱一支經典歌曲,誦讀一篇經典文章,進行練氣、練聲;在上課過程中,穿插表情練習,分小組對抗練習,互幫互學,表演一些節目;在課后要求學生寫一篇心得體會或讀后感;每周定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朗誦作品),并收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詩文,記錄在專用的本子上,引導學生養成積累或記誦優秀篇目的習慣。
7、朗誦作品展示,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每周組織學生分小組把上一周的朗誦作品放在下一周的星期一展示,激發學生參與朗誦活動的熱情,并給予一定鼓勵,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8、組織朗誦比賽,提升學生的競爭力。
在朗誦活動后期,組織本組成員參加朗誦比賽,評出前十名選手,并頒發獎狀或榮譽證書,既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增強他們的競爭力。
二、具體活動內容:
本學期由于興趣小組成員少,學生年齡結構大,水平不一樣,所以將活動內容初步定為“呼吸訓練”、“練聲”、“普通話發音訓練”分階段練習、“朗誦作品訓練”分小組進行,輔導老師進行有針對性輔導。興趣小組成員在完成規定的篇目之外,必須熟練誦讀國學經典《三字經》、《詩經》、《大學》、《中庸》、《孟子》、《論語》、《弟子規》、《百家姓》、《千家詩》等。同時要學會唱一些經典紅歌、經典勵志歌曲。
三、朗誦評選活動
在期末活動結束時,結合學校的安排,不僅要對興趣小組成員的學習與練習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而且要對活動小組的成員進行評優,評出優秀學員。
四、開展朗誦水平測試,做好期末總結工作。
五、做好優秀作品的錄音、錄像工作。
六、做好相關資料的存檔工作。
七、做好贈送紀念品工作。
朗誦小組活動計劃3
朗誦是一種美讀,可以刺激聽者的興趣,并在情緒上引起共鳴作用。因為聲音的優美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并使兒童更加了解詩歌內容及情意。什么是朗誦呢?簡單地說朗讀就是以清晰響亮的聲音,正確標準的普通話,把文章有感情地誦讀出來。透過朗誦,可以把文字透徹地表達,使書面、靜態的字句充滿立體動態感。兒童透過朗誦可以增加語文的趣味性,并且學習正確的語音、語法、語調、語氣...充分欣賞文學的美。我們的朗誦組活動是以短小精悍、詞語優美又朗朗上口的兒童詩歌或小散文為作為基本學習內容的。朗誦活動具有獨特的促進兒童語言發展和想象力的功能,組織好朗誦活動的關鍵在于以真實、感人的情境引發孩子的興趣,用有效的啟發達到培養孩子思維和想象力的效果。
本小組全部是三四年級學生。所有的孩子對朗誦有很濃厚的興趣,善于表達。
本學期我們興趣小組,將對學生的朗誦技巧方面加強培訓。
一、停頓
不管是說話或朗讀很自然都要換氣,就是話與話之間的停頓時間。此停頓不只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用來表情達意,使聽話的人更能領略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二、語速
什么是語速?語速是指朗讀時在一定的時間里,容納一定數量的詞語。世間一切事物的運動狀態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總是有千差萬別的。朗讀各種文章時,要正確地表現各種不同的生活現象和人們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須采取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的朗讀速度。
針對以上情況本學期將安排以下活動:
第一周:優秀朗誦作品欣賞,初步了解朗誦類型
第二周:優秀朗誦作品欣賞,了解朗誦的基本要素
第三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四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五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六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七周:朗誦比賽
第八周:自選作品,朗誦
第九周:自選作品,朗誦
第十周:自選作品,朗誦
第十一周:準備作品,迎接考核
朗誦小組活動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朗誦是一種美讀,可以刺激聽者的興趣,并在情緒上引起共鳴作用。詩歌朗誦活動具有獨特的促進小學生語言發展和想象力的功能。什么是朗讀呢?簡單的說就是清清楚楚的高聲讀誦。使詩文語氣連貫而見情意。具體的解釋,朗讀就是把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它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發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朗讀有助于情感的傳遞。朱熹要求學生從小養成正確朗讀的習慣,還要求讀書必須逐字逐句透徹理解,進而深入體會,反復揣摩。而且朗讀中,可以讓某個字突出出來,讓人更加能理解讀的文字的意思。
二、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指認式誦讀中擴大學生識字量,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豐富各科知識,激發閱讀興趣,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提高學生的誦讀、識記能力。充分利用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多讀多背傳統經典美文,并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
3.了解民族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是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三、活動時間
每周五下午課外活動
四、活動地點
三四班
五、活動對象
校朗讀愛好者
六、活動形式
以短小精悍、詞語優美又朗朗上口的詩歌或小散文作為基本學習內容。小組活動以讀、練的形式為主,以真實、感人的情境引發孩子的興趣,用有效的啟發達到培養孩子思維和想象力的效果。活動還穿插有名篇朗誦欣賞、分小組的比賽及討論、演講錄像觀看等內容,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七、活動措施
本學期我們興趣小組,將對學生的朗誦技巧加強培訓,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
1、停頓不管是說話或朗讀很自然都要換氣,就是話與話之間的停頓時間。此停頓不只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用來表情達意,使聽話
的人更能領略說話者或朗讀者的意思。停頓時間的長短與段落、句子與標點符號都有關連。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停頓時間最長,接著是句子與句子之間,而標點停頓的時間則較短。
2、速度文章的體裁和內容影響朗讀的速度,通常表現高興、緊張、害怕、激動、憤怒等內容時速度較快,悲傷、失望、生病、哭泣等內容的速度較慢。不過,跟停頓一樣,速度也不是堅守原則一成不變。為了更準確表達作品的情感,可隨時有變通的處理方式,務必要靈活運用。
3、輕重因為重讀的'字詞不同,感覺所強調的重點就不一樣,重音用得適切,可以使語句的意思更加鮮明,而表達不同的意義。
4、升降升降指的是語句里的聲音高、低、升、降的變化。語句里有了這些變化,才會有動聽的語調。所謂聲音的高低升降就是抑、揚、頓、挫的搭配。搭配得宜,節奏感好,詞句就富有音樂的美感。句調的升降變化,雖是對整句說的,但是一句話句調特別顯著的變化,卻是表現在最末一個音節上。一般句調有四種變化:高升調、降抑調、平直調、曲折調。
八、活動時間與內容安排
第1―2周:宣傳、發動
第3周:學生名單的確定及參加活動的要求事項
第4―6周:普通話強化訓練
第7周:朗誦技巧的簡介及美文朗誦欣賞
第8―9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10―12周:配樂朗誦練習
第13―15周:組內朗誦匯報比賽
第16周:學生談談朗誦訓練的心得體會
第17周:開展比賽,選拔朗讀能手
第18周:總結一學期的活動情況,評選優秀學員
朗誦小組活動計劃5
一、指導思想: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燦爛的文化,這些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一代代傳下去。本學期我們興趣班選修了《弟子規》《三字經》等的學習。這些書蘊涵著中華文化精髓,是學生們的生活規范,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它們倡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所以學生學習《弟子規》等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興趣小組成員
三-五年級學生
三、活動時間安排:
每個周一、五第三節
四、活動地點:
國學朗誦教室
五、國學經典誦讀的內容:
《弟子規》《三字經》等
六、指導教師:謝老師
七、教學要求:
1、初步培養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為將來的厚積薄發創造條件。
2、誦讀經典,積累豐富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直面經典,汲取中華文化的精髓,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4、誦中感悟,感受經典蘊含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八、具體工作措施:
1、聯系學生生活,注重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注意挖掘經典與現實的結合點,指導學生加強誦讀、在實踐之中學習。培養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注重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2、引導學生批判性地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媒體,展示經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
3、每周五舉行一次誦讀擂臺賽,評選班級“誦讀之星”,以此激發學生們的誦讀熱情。學期末開展一次經典誦讀主題活動。
九、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延伸:
1、學生可每天利用早讀課進行10分種的國學經典誦讀。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可表演,可吟誦,可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語文課前兩分鐘誦讀。學生堅持天天吟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恰當的背誦量目標。
2、班級文化建設要努力體現國學經典誦讀教育特色,每期的黑板報和圖書角要有一定的國學教育的內容。
3、開展學習型家庭建設。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要求孩子的監護人每天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朗誦小組活動計劃6
朗誦是一種美讀,可以刺激聽者的興趣,并在情緒上引起共鳴作用。因為聲音的優美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并使兒童更加了解詩歌內容及情意。什么是朗誦呢?簡單地說朗讀就是以清晰響亮的聲音,正確標準的普通話,把文章有感情地誦讀出來。透過朗誦,可以把文字透徹地表達,使書面、靜態的字句充滿立體動態感。兒童透過朗誦可以增加語文的趣味性,并且學習正確的語音、語法、語調、語氣...充分欣賞文學的美。我們的朗誦組活動是以短小精悍、詞語優美又朗朗上口的兒童詩歌或小散文為作為基本學習內容的。朗誦活動具有獨特的促進兒童語言發展和想象力的功能,組織好朗誦活動的關鍵在于以真實、感人的情境引發孩子的興趣,用有效的啟發達到培養孩子思維和想象力的效果。
本小組共有學生24人,全部是四五年級學生。所有的孩子對朗誦有很濃厚的興趣,善于表達。
本學期我們興趣小組,將對學生的朗誦技巧方面加強培訓。
一、停頓
不管是說話或朗讀很自然都要換氣,就是話與話之間的停頓時間。此停頓不只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用來表情達意,使聽話的人更能領略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二、語速
什么是語速? 語速是指朗讀時在一定的時間里,容納一定數量的`詞語。世間一切事物的運動狀態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總是有千差萬別的。朗讀各種文章時,要正確地表現各種不同的生活現象和人們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須采取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的朗讀速度。
針對以上情況本學期將安排以下活動:
第一、二周:優秀朗誦作品欣賞,初步了解朗誦類型
第三、四周:優秀朗誦作品欣賞,了解朗誦的基本要素
第五、六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七、八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九、十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十一、十二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十三、十四周:朗誦比賽
第十五、十六周:自選作品,朗誦
第十七、十八周:準備作品,迎接考核
朗誦小組活動計劃7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教育三個面向”精神為指導,圍繞學校工作思路,進一步深入開展素質教育,推進學校的整體水平。本興趣小組提倡興趣小組活動在教師輔導下,
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從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出發。通過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朗誦活動,促進兒童語言發展和想象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朗誦技巧;
2、學會欣賞詩歌,會用富有感情的語調朗誦作品,感受詩歌的.情趣。
3、訓練過程中讓學生逐步具有朗讀的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詩歌朗誦技巧
2、學會朗誦詩歌
四、指導老師:
施陽蕾張陳躍周文肖
五、活動對象及人數:
2-5年級學生,每班由班主任推薦2位,共計劃20人。
六、活動時間:
每周四下午第三節課(單周為二年級,雙周為三、四、五年級)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80-378.html朗誦小組活動計劃
相關文章:
學校基本情況匯報材料08-17
最新銀行信貸員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銀行信貸員年度工作總結(5篇)08-15
自愿離婚協議書電子版12-07
會計人員求職信薦09-12
編導求職簡歷09-12
同學二十年聚會邀請函08-21
春游游記作文12-10
最新《勝券在握》觀后感11-19
哲理故事:燒水的秘訣,做事的感悟11-04
新年燈謎會猜中國地名08-10
常州理工大學在常州什么地方02-15
2024年10月第二階段西藏證券從業資格報名入口已開通10-16
個稅教育申報方式范文8篇08-15
難度大的英語謎語12-14
開展經濟活動分析范文8篇08-15
祝福祖國的話語三年級12-05
經典朋友早安問候語38條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