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蔡桓公》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
[原文]
扁鵲見①蔡桓公,立有間②,扁鵲曰:“君③有疾④在腠理⑤,不治將⑥恐⑦深⑧。”桓侯曰:“寡人⑨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⑩好(11)治不病(12)以為功!”
居(13十)日,扁鵲復見(14),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15)深。”桓侯不應(16)。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17)桓侯而(18)還(19)走(20)。桓侯故(21)使(22)人問之(23),扁鵲曰:“疾在腠理,湯(24)熨(25)之所及(26)也;在肌膚,針石(27)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28)之所及;在骨髓,司命(29)之所屬(30),無奈何(31)也。今在骨髓,臣(32)是以(33)無請(34)也。”
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35)扁鵲,已逃秦矣(36)。桓侯遂(37)死。
[注釋]
①見:進見,謁(yè)見。②有間(jiàn):短時間,有一會兒。③君:古代據有土地的統治者的通稱。臣下對君主說話時要敬稱“君”,譯作“君王”或“您”。④疾:病。古人將“疾”、“病”分開對舉時,“疾”指小病,“病”指大病。⑤腠(còu)理:中醫術語,指皮下肌肉間的空隙和皮膚的紋理。⑥將:將會。⑦恐:恐怕。⑧深:原指水深,引申為程度深,這里指疾病加深,病情加重。⑨寡人:寡德之人,意為道德修養不好的人。古代王侯或士大夫的自謙之詞,唐以后才為皇帝所專用。⑩之:結構助詞,用在“醫好治不病”這個小句子的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11)好(hào):喜好。(12)不病:沒病的人。這里的“病”,指病了的人,動詞用如名詞。(13)以為:“以之為”的省略,以,把。之,指“好治不病”的事。為,當作。(13)居:止息,停留,這里,是“待(dāi)”的意思。(14)復:又。(14)扁鵲復見:即“扁鵲復見桓公”的省略。(15)益:副詞,更,加,越來越。(16)應(yìng):應答,理睬。(17)望:向遠處看,這里是“遠遠望見”的意思。(18)而:就。(19)還(xuán):同“旋”,回轉,這里指“轉身”。(20)走:跑。(20)故:副詞,特意。(22)使:派遣。(23)之:指“望桓侯而還走”的原因。(24)湯:同“燙”,用熱水焐(wù)。(25)熨(wèi):用藥物熱敷。(26)所及:所能達到的地方。及,夠得著。(27)針石:金屬針和石針,這里借指針刺療法。(28)火齊(jì):火劑湯,一種清火、治腸胃病的湯藥。“齊”,同“劑”。(29)司命:傳說中主宰生命的神。(30)所屬:所管轄的地方。屬,管。(31)無奈何:無能為力。奈何,如何,怎么辦。(32)臣:先秦時的官吏、百姓對國君和貴族官僚自稱為臣,表示謙卑,可譯為“我”。(33)是以:即“以是”,因此。以,因為,由于。(34)無請:不問,不再說什么。(35)索:求,找。(36)已逃秦矣:即“扁鵲已逃于秦”的省略。扁鵲,承前省略。于,到。(37)遂:終于。
[譯文]
扁鵲進見蔡桓公,站了有一會兒,扁鵲說:“您有病,病在皮膚的紋路里,要是不治,恐怕會加重。”桓公說:“我沒有病。”扁鵲走后,桓公說:“醫生總好給沒病的人治病,把這當作功勞!”
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蔡桓公,說:“您的病如今在皮膚肌肉之間了,要是不治,就會更加厲害的。”桓公沒有理睬(他)。扁鵲走后,桓公又(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桓公,說道:“您的病在腸胃一帶了,要是不治,還會更惡化的。”桓公還是不理睬他。扁鵲走了以后,桓公又很不高興。
(再)過十天,扁鵲望見桓公,轉身就跑。桓公特意派人去問他(為什么跑),扁鵲回答道:“病在皮膚的紋路里,熱水焐和藥物熱敷的力量就能夠得著;病在肌肉一帶是針刺療法的力量就夠得著的;病在腸胃一帶,是火齊湯的力量能夠得著的;(要是)病在骨髓一帶,那就是管生死的閻王爺的事了,(人是)無能為力的。現在病已經在骨髓里了,所以我不(再)過問了。”
過了五天,桓公感到周身疼痛,派人找扁鵲,扁鵲已經跑到秦國去了。(不久)蔡桓公終于病死了。
[鑒賞]
扁鵲四見蔡桓公的故事,告訴人們諱(huì)疾忌醫的后果的嚴重性,它能給我們許多重要的啟示,比如:究竟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如何對待別人正確的批評,如何見微而知著,防患于未然等。
故事一開始寫扁鵲三勸桓公及早治病,而桓公“不悅”、“不應”,反而懷疑扁鵲想“治不病以為功”,直到病入膏肓,扁鵲“望而還走”,仍不覺悟。接著通過扁鵲回答桓公派來的人的質詢,點明文章的中心――要“圖難于其易”,如果病入膏肓,就不可救藥了。最后,以桓公之死證明扁鵲的預見和不“圖難于其易”的惡果。
文章是以時間為線索,記敘桓公病情的發展,層層推進,脈絡分明。文章的語言既準確又生動。隨著病情的發展,扁鵲的語氣也因之而異:“病在腠理”時用“疾”,“疾”加深后用“病”,輕重分明。說對方的病“將恐深”時還只是擔心,說“將益深”時是肯定,說“無奈何”時則是絕望。再如寫桓侯聽到扁鵲說他“有病”時,不是“不應”就是“不悅”,甚至懷疑對方用心不良,斷言“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剛愎自用,傲氣凌人,可是等到“體痛”難熬時,他又派人急“索”扁鵲,那種病入膏肓,急于求治,害怕喪命的惶恐心情與前面的剛愎自用,諱疾忌醫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了聽慣了頌歌的統治者的頑固和愚昧。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3080.html《扁鵲見蔡桓公》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
相關文章:
雨霖鈴原文、翻譯及賞析11-09
周瑜打黃蓋的歇后語07-20
鄉鎮衛生院自查報告08-10
人生的美文12-09
贊美孩子的話語08-31
外貿業務員工作總結與計劃(6篇)08-26
銷售的工作總結簡短(6篇)08-26
生產的實習總結體會10篇08-16
土木工程實習總結07-26
給老師自我反省檢討書11-16
教師讀書感想隨筆01-30
校學生會競選稿09-07
親子運動會新聞稿07-26
景色的作文300字12-26
朋友初三作文12-06
哲理故事及感悟10-26
西安石油大學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