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2歲那年,周恩來離開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的東北,是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他在沈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
“為什么?”周恩來不解地問。
“那是外國的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
“那又是為什么呢?”周恩來打破砂鍋問到底。
“為什么?中華不振啊!”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么。
不久,周恩來進了東關模范學校讀書。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樣的?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去那,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里?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迷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去看個究竟。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地。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的、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正大聲吵嚷著什么。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一旁哭訴著什么,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替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頓。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的租界地里,誰又敢怎么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從租界地回來后,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課上,聽了周恩來的發言才解開了這個謎。
那天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么讀書?”
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也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為明理而讀書”……
周恩來一直靜靜的坐在那里,沒有搶著發言。魏校長注意到了,打手勢讓大家靜下來,點名讓他回答。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魏校長聽了為之一振!他怎么也沒想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負和胸懷!他睜大眼睛又追問了一句;“你再說一遍,為什么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博得了魏校長的喝彩;“好啊!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到帝國主義的欺凌,就要振興中華。讀書,就要以此為目標。
1.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人物的?
周恩來一直靜靜的坐在那里,沒有搶著發言。
A.外貌
B.行動
C.語言
D.心理
正確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人物的?
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A.外貌
B.心理
C.行動
D.語言
正確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人物的?
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樣的?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去那,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里?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
A.語言
B.行動
C.心理
D.外貌
正確答案:D
4.選擇正確的讀音。
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媽媽背()著我來到了醫院。
A.bēi
B.bèi
正確答案:A
5.選擇正確的讀音。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地。
A.bèi
B.bēi
正確答案:B
6.寫出一個可以替換加橫線部分的詞語。
從租界地回來后,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正確答案:到底
7.寫出一個可以替換加橫線部分的詞語。
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迷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去看個究竟。()
正確答案:清楚
8.回答下列問題。
“從租界地回來后,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結合周恩來看到的“中華不振”的現實與他在修身課上的鏗鏘話語,推想一下他在沉思什么呢?
答:中國人受到洋人的欺侮都是因為“中華不振”,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此時的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這四個字的沉重(chóngzhòng)分量(liangliáng)。怎么把祖國和人民從苦難(nánnàn)和屈辱中拯救出來呢?這個問題像一團(烈列)火一直燃燒在周恩來心中。所以,當修身課上魏校長(提題)出為什么而讀書這個問題時,就有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響亮回答。
1.在正確的字音下面畫上“――”。
2.用“――”畫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
這句話把……比作……,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的作用是
3.說說你是為什么而讀書呢?說說你的理由。
答案
1.zhòngliangnàn烈提
2.這個像一團烈火一直燃燒在周恩來心中。問題烈火說明周總理一心為民的深切情懷。
3.我為中國的科研事業而讀書,要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6-1935.html《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相關文章:
江蘇計算機二級考試試題11-02
愛蓮說原文、譯文及賞析11-02
汪國真詩歌《熱愛生命》08-22
7-9歲的謎語08-10
開學計劃的日記09-13
國慶節祝福語簡短09-27
物業年度工作計劃09-24
買賣物品協議書07-07
入職證明07-20
葬禮答謝親屬致辭09-27
四川游記作文01-20
小學優秀擴寫作文:夸父逐日12-05
笑傲江湖作文450字11-09
環境英語作文09-23
河北2024年經濟師報名繳費時間及費用08-23